APP下载

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士人情怀

2019-07-01邓晓玲

戏剧之家 2019年16期
关键词:杜甫

邓晓玲

【摘 要】杜甫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现实主义的力作,《三吏》《三别》就是他那“穷年忧黎元”的进步思想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要求高度结合的典范之作。这一组诗真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黎民的苦难,传达了诗人深切的忧患精神及悲悯的士人情怀。

【关键词】杜甫;三吏三别;写实精神;士人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244-01

一、三吏三别的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郭子仪率领唐军平息安史之乱惨败,于河阳沿途抓丁充军,杜甫途经此地,见百姓为兵役所累民不聊生,目睹了山河破碎风飘絮的现状,心中感慨万千,虽有“济苍生,安黎元”之心却无力挽狂澜之力,悲悯情怀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三吏》《三别》来实录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两组既独立又緊密联系的组诗,既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又充溢着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二、三吏三别中的写实精神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杜甫的三吏三别继承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是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苗裔。“三吏”分别是诗人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所作,采用叙事问答的形式,揭露了官兵抓丁充军的暴虐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行至新安,见官军按户籍点兵,询问难道县中没有兵了吗?结果显然,要把全县的男丁都拉走充军,足见战争的残酷和惨烈!“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杜甫亲眼目睹点兵场景,壮男尚有母亲不舍送别,而瘦男却茕茕孑立,形成鲜明的对比。白水东流,声响不绝,连青山也为此生死离别的场景而呜咽哭泣,诗人在此融情于景,巧妙地将现实离别的凄怆氛围和征人与亲人离别的悲伤渲染得淋漓尽致。

杜甫继续西行,来到石壕村借宿,听闻官军敲门,老翁害怕翻墙而走,衣衫褴褛的老妇只得硬着头皮开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官兵凶狠无情,老妇孱弱无依,又构成鲜明对比。诗人听妇哭诉,家中三个儿子,两个已经战死,不知写信的那个是否幸存?家中再无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幼孙和出门无完裙的儿媳。无奈之下老妇只能随军去河阳服役,在清晨与老翁告别,为官军做饭充数。官军抓兵竟连老妇也不放过,可知当时百姓的日子有多难熬,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却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满目疮痍,读来催人肝肠,令人泪下沾襟。杜甫在所经之处,接二连三地见到此种生死离别的场景,在至潼关时,实在不能视若无睹,“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潼关吏》)恳请丈人嘱咐关吏,一定要吸取哥舒翰的教训,慎重用兵,不要让新兵再做无谓的牺牲。而三别则从新婚、垂老、无家三种之别,通过纯粹的送行者之词来记录。纵观“三吏”,杜甫用写实的笔法再现了烽火连绵,征戍不断的战争给黎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也寄寓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正是这种所见所闻所经所感,才使诗人身受感同的推己及人,用那宽容的悲悯之心成了千秋“诗圣”,其诗才成为反映安史之乱的一部“诗史”。

三、三吏三别中的士人情怀

杜甫生于“奉儒守官”的士大夫家庭,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培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精神,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渴望为国尽忠,为民谋福。可惜他生不逢时,面临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三别”中诗人目睹百姓的新婚、垂老、无家之别,心中既有对战争的愤懑憎恶,“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为战乱所苦而痛心疾首大骂“天地终无情”。又因这是关乎江山社稷,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而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一面同情人民的苦难,为民鸣不平,“暮婚晨告别”“守边赴河阳”(《新婚别》)“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无家别》)。另一面又不得不泪眼婆娑苦口劝慰、鼓励从军的战士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为何杜甫一面写新婚夫妇暮婚晨别的难舍难分、老妇卧路啼哭送别老翁的肝肠寸断、男子归来家破人亡的悲苦无奈,而另一方面,又写新婚妻子宽慰丈夫此去勿念,让其满怀信心奔赴战场呢?诗中人物言行看似前后矛盾,这都源于杜甫的“社会良知”。而这种“社会良知”实则包含“忠君”和“爱民”两种思想,而这两种思想可谓贯穿着杜甫及中国士大夫们的一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正是杜甫的这种士人情怀才使他在“三吏三别”中既忧黎民又心系国家;既鞭挞战争,又鼓励从军;既想保全小家,又要顾全大家。所以在唐王朝生死存亡之际,在百姓流离失所之时,在诗人自身都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时,时刻挂怀的仍然是苍生、是君主、是国家。他时刻坚守着士人的本分,哪怕自身难保,还想着要是天下百姓不饥不寒,自己就是冻死也心满意足。

四、结语

从“三吏三别”中我们体会到一颗圣人诗心的纯粹,士人情怀的博大,体会到了百姓的苦难,战争的残酷,是这种实录精神再现了历史的真实,让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杜诗弥补了史书的不足和遗漏,因此他的诗无愧为“诗史”。

参考文献:

[1]萧涤非选注..《杜甫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 [M].重庆出版社.

[3]蒋和森.论“三吏”“三别”.文学遗产.[J].1982(2).

[4]张立.从三吏三别谈杜甫的爱国情怀.教育教学论坛.[J].2014.8(24).

猜你喜欢

杜甫
杜甫的一生
登高
跟着杜甫游成都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绝句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