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充满真情“走转改”?

2019-07-01杨晓宁

都市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走转改三贴近稿件

杨晓宁

摘 要:作为中国石油报名牌专栏,“感动在一线”由于接地气,传递正能量,让基层读者喜闻乐见。“感动在一线”是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深度报道石油,抓作风树形象的结果,也体现了只要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专栏就一定会越办越好。

关键词:报纸 专栏 稿件 三贴近 走转改

“感动在一线”是中国石油报名牌专栏,开设在报纸要闻版,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报纸要闻版主要刊发中国石油每日重大新闻和各石油石化企业重要新闻,版面可谓金贵,这一专栏由于接地气,传递正能量,让基层读者喜闻乐见,成为要闻版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专栏主持人之一,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感动在一线栏目稿件的主要特点

一个优秀的专栏离不开质量上乘的作品支持,按照每周至少刊发两次的频次计算,感动在一线专栏每年刊发的稿件数量在百篇左右,这些稿件中不乏优秀作品,有的稿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引发读者讨论,这些作品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人物平凡。感动在一线栏目最初叫做“记者在线”,旨在引导记者从基层视角出发,以生动鲜活的现场新闻反映火热的基层生活,后来个专栏更名为“感动在一线”,则是为了更加突出写艰苦、讲奉献真情的主题,鼓励更多石油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写记者罕至、读者罕知的人和事,讴歌基层一线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感动在一线的主人公,从物探队员,采油工钻井工巡线工到后勤,环卫人员作为一线艰苦岗位,讲述的多是平凡人,平凡事,却给了我们不平凡的感动。

二是情感真挚。从“感动在一线”栏目名称来看,感动是其重要构成要素。什么是感动?杜甫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感动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感动是思想情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显而易见,感动首先是一种情感活动,是由外部客观存在而影响感知者内在心里的一种活动。从栏目的定义来看,这个专栏的稿件是体验式新闻。

如何进行体验,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深入一线融入基层,用一颗感动的心去体会一线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用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寻找内心有亲切的敏感点。想要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感动在一线”的稿件有一个显著特点,即情感真挚,因为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产生看似寻常,却最为奇崛的效果。

三是语言鲜活。“涉深水而抓活鱼”,群众的语言是鲜活的,中国石油企业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石油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语言俚语,常常成为主人公的身份证,也使稿件充满味道。“好巴适哟”“雄起”让我们知道主人公是四川汉子,“维汉兄弟亚克西!”则让我们知道作者来自新疆。符合人物特定身份的特色语言,增加了文章的鲜活性。

在编辑“感动在一线”栏目稿件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稿件几乎毫无例外,有大量的人物对话,使稿件语言呈现口语化特点,这也是语言鲜活的重要体现。

例如《“爸爸,我想讓夏天早点到来”》这篇: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夏天到来的时候。”

“爸爸,夏天什么时候到来?”

“你可以穿裙子的时候。”

“爸爸,我想让夏天早点到来。”

“为什么,想穿裙子了?”

“不是,我想让爸爸早点回家。”

……

在这篇稿件中,标题引用的是人物对话,文章开篇是人物对话,结尾亦是人物对话。父女二人的对话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温情的画面,通过反衬更体现石油人奉献精神的伟大。

四是短小精悍。要闻版的版面寸土寸金,对稿件内容的精炼性提出要求。“感动在一线”栏目的稿件篇幅都在1000字以内,要在这么短的篇幅中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作者运用典型人物、典型语言、典型环境综合排兵布阵,而从刊发的稿件来看,许多故事是片段式的,却在高度凝练中让故事荡气回肠,让人回味隽永。

二、如何传递心中的感动?

《毛诗序》中有这样的话:“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动情是写好体验式新闻的关键,要写动情需要深入并心入。记者通讯员只有深入采访,感同身受,才能写出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别人的稿件,这是传递心中感动的前提条件,这里笔者仅从写作层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作者尽量从文中淡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认为,在意境上说,“无我之境”的作品高于“有我之境”的作品。

“感动在一线”是体验式新闻,是作者参与的主观活动,当然不可避免是一种“有我之境”,然而如果我们在新闻中过多的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就将削弱主人公与读者的交流,作者过多“参与”会使故事的主人公反而成为“第三者”,故事将不是讲述而是转述,缺少现场感,阻断读者与主人公情感共鸣的“通道”。如果在故事中将“我”隐去,直接讲述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客观的陈述有时比主观的判断更令人感动。

2、追求写作手法多样化。法无定则文无定式,只有追求写作手法的多样化,才能使“感动在一线”专栏的稿件姹紫嫣红,各有特色。

3、多用人物对话。正如前面所述,人物对话在文中表现为直接引语,在语言表达方面更为生动,更能深刻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对话如同两个人面对面的话家常,更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

4、注重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有句话说得好,“看一个人,不看他怎么说,而看他怎么做。”细节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夜幕下,月亮悄悄爬上云端,旷野中老刘的影子又长又模糊。由于井站紧邻正在施工建设的南港工业区,整日穿梭的拉土施工大车,将通往井站的唯一道路碾压得坑洼不平。为安全起见,老刘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行走。突然一束刺眼的灯光迎面射来,让推车前行的老刘心里一惊。”

——《月光下的守护》

这段细节描写,既写出了一线采油工工作环境艰苦,也刻画出一个无私奉献、对工作兢兢业业的采油工的形象。

5、注重文图配合。在速读时代,图片远比文字更直观,也更容易吸引眼球,在这个专栏中我们尝试用图片的形式来讲故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6、注意讲故事的节奏。文似看山不喜平,感动在一线专栏刊登的是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如何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既要注重人物刻画,也要对故事背景进行必要的交代,既要注重细节描写又要注重叙事简洁,做到叙事与描写相结合,对话与陈述相结合,使文章好读好看。

三、让“感动在一线”专栏越办越好

“感动在一线”专栏已经成为中国石油报读者喜闻乐见的品牌专栏,多次荣获中国石油记协专栏一等奖和中国产业报协会名牌专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感动在一线”的源头活水,是不畏艰辛默默奉献的百万石油员工,他们的坚守和奉献值得记录,他们对工作的执着和激情值得称颂。

近几年,新闻战线持续展开走转改活动,新闻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写出了一批批鲜活的好新闻。中国石油报社认真落实中央和集团公司部署,记者身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深度报道石油,抓作风树形象,开展“石油记者基层万里行”活动,为“感动在一线”栏目提供了好稿件。可以相信,只要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心里装着读者,精采精编,“感动在一线”专栏就一定会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走转改三贴近稿件
我的问题③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故事细节语言
陈道明越俎代庖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