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省思与超越

2019-06-30杨颖秀

中小学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人工智能

杨颖秀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呼唤新的劳动素质,对学校劳动教育提出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价值,实现劳动教育新的超越。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超越劳动精神和劳动技术的分离、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分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分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人工智能;劳动素质;劳动精神;劳动智慧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5-0023-03

人工智能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和智能,使其在更高层次得以应用的技术,它与基因工程、纳米技术共同成为人类21世纪的三大尖端技术。人工智能在为人类尤其是教育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正在对人的劳动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小学校需要对劳动教育作出新的价值审视和实践超越。

一、人工智能时代呼唤学生新的劳动素质

人类社会经过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不断演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劳动特征。马克思针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人的劳动属性的变更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1]时代在更替,规律在继续,人工智能不仅将信息技术时代推向前进,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社会结合的变革和人的全面流动性,并由此带来劳动形式的变换和职能的更动,这一切必然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呼唤学生新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智慧。人工智能的应用需要更智能化的劳动者,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智能不断变革更新的过程。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对劳动的界定表明,学校的劳动教育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以课程设计为标准,可以分为掌握学科知识的活动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活动,这两方面的活动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过程。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要以更勤奋的精神和坚韧的态度不断学习,掌握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内核,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灵活使用计算机软件,抵御各种不利信息的干扰,使人工智能为发展自己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智慧服务。

其次,人工智能时代呼唤学生新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学生的劳动态度反映其行为的倾向性或准备状态,可以通过学生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意志状况体现出来;学生的劳动态度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程度。人工智能时代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和选择,学生的注意力会越来越多地被各种信息所干扰,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就更需要学生形成新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变化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最后,人工智能时代呼唤学生新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劳动的深刻意义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推进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带来的智能化劳动在减轻学生各种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劳动意义和劳动内涵的理解。而对劳动的片面认识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智能化劳动必须具有的辛勤付出、诚实作为和不断创新的劳动品质,忽略智能劳动更需要的合作共享、协同创新的劳动条件。

二、人工智能时代凸显劳动教育新的育人价值

从人工智能对学生劳动素质的挑战来看,其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也要求学生对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各种信息作出价值判断,这为劳动教育增添了特殊的意义。

首先,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21世纪的中小学生被称为数字技术时代的“原住民”,[2]他们熟悉应用数字技术的环境,但对为什么使用数字技术却无力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中,复杂的脑力劳动往往变成了简单的技术劳动,数字技术本身和数字技术应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影响成为劳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而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应用人工智能的价值是研究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因为这种价值不仅在于使学生强身健体,更在于使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这就需要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引导学生准确判断人工智能的优势,反思人工智能的劣势,激发学生的反思精神,体现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劳动价值。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国中小学生处于“少子化”时代,事事受到来自长辈的关爱和帮扶,由此产生的惰性正在削弱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人工智能的应用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这种惰性,形成学生对现代技术的依赖。而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使学生从双重依赖的惰性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体验其中的快乐,培育热爱劳动的情感,形成劳动的智慧。也就是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不是截然割裂的,二者可以通过教育达成统一。反思与勤奋是创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能在劳动教育中养成乐于反思和勤奋创新的精神,那么这将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生机,促进人工智能时代向前推进。

最后,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人机互动很可能减少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集体合作机会,削弱学生的合作意识,减少思维碰撞的创新几率,影响学生合作素养的提升。劳动教育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环境和智能软件,创造机会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劳动形式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使其学会正确审视和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集体、我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升其合作共赢的国际化素质。

三、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新的超越

劳动教育的价值是永恒的,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责任。我国的教育方针从来没有否认劳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有新的超越。

第一,超越劳动精神和劳动技术的分离。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指示颂扬的是新时代的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劳动教育要体现这一指示的精髓,就不能将劳动精神和劳动技术相分离,因为劳动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得以体现的。一个完整的人不可能仅有生存的理念而没有生存的技术,反之亦然。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融合,更加考验学生劳动精神的提升。崇高的劳动精神将引导学生克服对新技术的各种认识障碍,使新技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同时,在新技术发展不能迅速普及的情况下,劳动精神也将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职业,尊重技术性职业,平等看待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人生观。

第二,超越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分离。学界对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讨论,讨论的焦点之一是德、智、体、美、劳的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提出的“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具有深刻的意义,使教育方针超越对德、智、体、美、劳各育的机械划分,从分离走向融合。劳动教育与各育的融合体现了教育和管理活动的系统性规律,这与国际社会的STEM或STEAM课程的系统建设如出一辙。劳动教育首先是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的教育,这无疑是如何做人的道德教育。其次,劳动教育也是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是掌握劳动技术的教育,这不仅是道德教育也是知识和能力的教育,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又离不开健康的身心和强壮的体魄。同时,以各种学习活动为特征的劳动教育,也无法排除学生对精神美和物质美的欣赏和判断。所以从劳动的内涵出发,学校为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设置的各种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都是通过学生的劳动完成的。劳动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融合作用,使各育能够收到1+1>2的效果。这种融合不仅遵循教育和管理过程的规律,也在系统思考的实践行动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从“1”看“无穷大”,从微观看宏观,从世界看自我,劳动教育与各育的融合必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超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劳动不只是铲子和犁,而且是一种思维。[3]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其意义都不仅仅在于学会对劳动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思维的锤炼,人们正是在劳动过程中学会手脑并用创造财富的。所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本来就是无法分离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在现实中已经无法延续。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劳动教育从技术手段上更有助于为学生创造以劳动经验理解思维过程的条件,有助于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交叉转换中提升对劳动的认识和思维的历练。正如大国工匠精神,虽然表现为手工性的体力劳动,却彰显复杂劳动的精湛技艺和超人的智慧,衬托劳动过程改变心智模式的创新思维。学校的劳动教育如果实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融合,也就彰显了劳动的精神、智慧和品质。

第四,超越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分离。中外许多教育家都积极倡导劳动教育,试图通过劳动教育改变学生做人做事的品位和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需要对学生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再做审视,这种审视关注的是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劳动还是消极被动地劳动。实践中教育者常常将劳动作为惩戒学生的手段,这就使劳动教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冲淡了劳动的精神和品质,与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认知形成反差。惩罚性的劳动,不但不能使學生在劳动体验中形成价值认同,还可能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在此情况下,学生无法成为积极的劳动主体,往往扮演着消极的劳动客体角色。如果劳动无法收到积极的教育效果,那么,体现崇高、美丽等典型劳动特征的志愿者服务等公益性劳动也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劳动应当成为学生的积极主动行为,学生应当成为劳动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劳动中养成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体贴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提升对美与丑、爱与恨、是与非的基本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Lorna Arnott.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Learning in the Early Years[M]. London: Sage,2017.

[3]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