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后勤服务劳动定员标准体系研究

2019-06-29华越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6期
关键词:体系研究电网企业

华越

摘 要:本文梳理分析后勤服务业务工作,综合运用劳动定员研究方法,科学构建研究分析模型,确保劳动定员标准合理、适用,为后勤服务劳动用工管理提供指导,全面提升后勤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电网企业;劳动定员;体系研究

一、研究背景

电网企业不断深化后勤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转变后勤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主动服务公司改革发展。从外部发展形势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格局不断调整,通用服务行业的兴起和成长,以及信息化等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加快了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为后勤工作拓寬管理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管理做法

(一)深化调研分析,提高研究实效

采取多种调研方式,深入基层班组,全面掌握后勤服务业务工作及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开展后勤劳动定员研究奠定基础,提高科学实效性。梳理并分解后勤业务工作。运用“鱼骨图”分析,对后勤专业管理工作进行分解,梳理出需要做哪几方面的专业工作小项,以及这些专业小项包含哪些具体业务工作(见图1)。

(二)加强定员研究,推动工作量化

基于后勤服务调研分析结果,从后勤服务各类专业小项特性出发,全面分析劳动定员研究方法,构建后勤服务劳动定员研究分析模型,明确劳动效率定员法、设备定员法、岗位职责标准配置定员法的综合运用,结合经验估工与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各业务人员需求。

(三)开展结果测算,确保标准合理

根据劳动定员分析模型研究结果,针对后勤服务具有的劳动密集、工作分类多、专业种类多、工作任务繁杂等特点,分别制定各专业小项定员标准,建立起后勤业务与人员配置的相关关系。

三、特色亮点

(一)工作分析更加精细

立足后勤服务业务现状,顺应专业发展趋势,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有序开展业务分解,确保各业务覆盖全面、内容详尽;深入业务基层,全面分析各项工作职责范围、业务流程、环境背景等内容,准确把握各项业务工作特性,为定员研究模型构建提供可靠依据;贯彻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后勤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对接社会通用服务标准,细化落实各专业工作要求,全面促进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定员研究更加科学

根据公司后勤服务实际工作现状,统筹各项业务影响因素分析,在劳动定额和工作时间确定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业务的工作特性,采取不同的定员研究方法,开展针对性的劳动定员测算,建立各专业小项劳动定员标准体系,使整个研究过程更科学、更规范、实操性更强,也使员工工作负荷趋于合理,充分地提高专业劳动效率,发挥劳动定员在用工管理中的作用。

(三)劳动用工更加规范

通过工作分析法,全面梳理后勤服务业务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流程、工作负荷、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因素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保证劳动用工“质”的要求,使管理更加高效有序;坚持以劳动定员标准体系为核心,开展基于业务台账数据的定员测算,提出各项专业、各类性质劳动用工“量”的需求,通过合理分配各业务人员数量,服务于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人员有序流动。

四、典型案例

餐饮服务作为后勤业务的主要专业,主要包括六大类型工作:事务管理、菜肴制作、开餐服务、卫生清洁、外卖制作包装、周末供餐。本研究以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的大型餐厅为例,通过工时测算劳动定额,劳动效率测算定员水平,确定餐饮服务每个工作日所需员工人数。

一是事务管理,主要有食堂内部管理、食堂安全管理、验收管理、仓库管理。按照职责、工作标准,确定工作内容,对每项工作内容确定工作投入人力及时间。按照工作频率天/周/月/年,折算出年度工作总量,再除以全年有效工作日即可算出每个工作日所需人工。

二是是菜肴制作。根据上年度日均用餐人数统计分析,以早餐150人次为标准、中餐300人次为标准、晚餐50人次为标准,测算需要加工的面点、菜肴,对各类食品加工根据满足就餐人员食用标准测算出每餐每日制作时间,得出每天需要人工。

三是开餐服务。确定用餐提供的服务标准,根据标准确定需要做的工作,对确定的每项工作测算每餐需要人数、用时,每餐需投入人数和用时相乘算出每餐需要人工量,三餐相加测算出每天人工量。

四是卫生清洁。对需要的工作内容进行确定,主要包括餐具、加工工器具清洁消毒,操作间、就餐区、库房、卫生间地墙面清洁消毒,对每项工作确定投入人数和时间,人数和时间相乘算出每餐每天用工量。

五是外卖制作、包装。主要包括外卖净菜加工、熟食加工、点心加工,对每项工作确定投入人数和时间,人数和时间相乘算出每餐每天用工量。

六是周六、日供餐。由一名厨师和一名厨工负责周六、日供餐,根据每天工作量算出每餐需要时间,结合周末供餐工作频率(2天/周,全年52周),折算出年度工作总量,再除以全年有效工作日得出每个工作日所需人工。

其中全年有效工作日以220天计算,依据是:全年365日,扣除52个周六、日共104天,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元旦1天、春节3天、清明1天、劳动节1天、端午1天、中秋1天、国庆3天)剩余250天;每周工作工作5天,全年50个工作周,每周0.2天的周例会(1小时/周)和半月安全活动会(0.5小时/周),需减去25天,人均参与培训(3小时/月)以5天估算,再减去5天,剩余的全年有效工作日为220天。

通过将各类工作每个工作日所需人工相加,即可得餐饮服务定员总人数。再根据上年度日均用餐人数统计,建立日平均就餐人数与餐饮服务人员的数量关系,便可由此确定劳动定员标准。

五、实践效果

后勤服务是电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电网核心业务正常开展、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展示电网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后勤服务劳动定员进行深层次研究,强化工作分析,确定定员标准,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后勤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建设,助力后勤服务水平提升。针对结构性缺员、老龄化及潜在用工风险等问题,劳动定员研究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依据,为促进劳动用工管理效率、效益提升,推动内部人力资源市场运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丘佛田.省级供电企业班组劳动定员优化研究——以G公司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156-158.

[2]董车龙,钱强.模型定编法在供电企业定员配置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3):63-65.

猜你喜欢

体系研究电网企业
浅析我国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电网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研究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研究
基于知识经济的财务会计体系研究
“智慧城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