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毅如何回应“今年拿下台湾几个‘邦交国’”

2019-06-28

新传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半岛王毅中美关系

每年两会,中国外长的记者会总是重头戏之一。镜头内外的媒体盯着王毅的一举一动找话题,连挥个拳头、一颦一笑都成了新闻,也可见舆论对王毅的喜爱。其实,记者会最好看的莫过于王毅对敏感热点话题的回应。如何回答,很显功夫。

每年两会,中国外长的记者会总是重头戏之一。从2014年到2018年的五场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共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95个问题。去年,王毅外长更是创纪录地在2个小时内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22个提问。

今年是王毅第六次在两会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也是去年王毅外长升任国务委员后的第一场两会记者会。为抢到好的位置,不少记者凌晨5时就来排队等待入场。3月8日上午接近10时,当王毅一行出现在大厅时,记者们蜂拥至主席台前方,近距离对王毅进行拍摄。王毅依然保持了他儒雅的风范,面对在场记者抛过来的各类问题,平和也好,尖锐也好,一一接招。

代表中国向朝美双方喊话

同去年的外长记者会一样,首个被提问的国际热点问题是朝鲜半岛局势。韩国韩联社记者问道:“朝美领导人第二次会晤未取得成果,半岛局势再次变得复杂难测。对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今年中方有何期待?将发挥何种作用?”

“金特会”意外结束,让韩国特别紧张。最近又有媒体爆料称,朝鲜在重建拆毁的核设施。去年,在中国的斡旋参与下,半岛和平取得重大进展。两次“金特会”上演,再次证明半岛问题上,中国从未被边缘化。

王毅答道:“我们认为这次会晤是政治解决半岛核问题进程当中的重要一步。半岛核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对此应有理性预期。不应从一开始就设置过高的门槛,也不应单方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中国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我们已为此努力了20多年,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下一步,中方将同各方一道,朝着既定目标继续作出我们的贡献。”

王毅“不应……也不应……”这句话,表达出了建设性意见,是代表中国向朝美双方喊话,如果价码过高,谈判怎么可能?并且,王毅再次强调中国的立场。20多年的说法表示,从朝核问题发生开始,中国就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未被边缘化。

“中美两国不会也不应该走向对抗”

中美关系无疑是国内外媒体最关注的问题。英国路透社连问了四个问题:“中美两国是否正在走向冲突?如何来避免这种情况?中方如何来加强和美方的互信?您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会结束吗?”

王毅回答说:“中美关系历来是合作与摩擦并存,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合作是大于分歧的。当然这段时间,正像你所说,两国之间的问题和矛盾看起来是多了一些,但是如果歷史地来看,目前这个现象并不代表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仍然秉持积极的预期。我们认为中美两国不会也不应该走向对抗。”

王毅强调:“40年来,中美关系风雨兼程,既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过去的经验归结到一条,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尽管今天的国际形势和中美两国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条启示仍然是金科玉律。”

王毅说,中美两国的利益已经高度融合。有个别人声称要让中美“脱钩”,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就是与未来“脱钩”,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世界“脱钩”。

展现担当,不当“沉默羔羊”

各大国际媒体几乎都着重报道王毅对华为和孟晚舟案件的回应。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孟晚舟案:“很多舆论认为,很明显是美国在对中国的高技术企业进行政治打压,您怎么看?”王毅回答称:“最近针对中国特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蓄意的政治打压。”

华为3月7日宣布,它已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提起诉讼。在3月8日的记者会上,王毅说:“中国支持相关企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不当‘沉默的羔羊。”他在说这话的时候举起了拳头。

24字总结新中国70年外交

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外交70周年。在这个历史性节点,中国如何全面梳理总结70年来的外交经验,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王毅在记者会上用24字总结新中国70年外交:独立自主、天下为公、公平正义、互利共赢、服务发展、外交为民。

报道称,这是中国政府层面首次就新中国70年外交经验进行全面系统总结。

“今年拿下台湾几个‘邦交国?”

王毅在2个小时内共回答了21个问题,其中没有台湾问题。但台湾问题仍然是记者会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记者会结束时,有记者高声喊出:“有美国议员邀请蔡英文访美,中国会同意吗?”王毅答道:“当然不会了。”随后王毅走下主席台,守候在侧边的记者高喊:“王国委,今年拿下台湾几个‘邦交国?”王毅“哈哈哈”一笑,快速离场。

在去年的外长记者会临近结束时,王毅怒斥“精日分子”的回答引发网友纷纷点赞。而谈到前年的外长记者会,人们又对他表达中国朋友圈扩大时比出的“剪刀手”印象深刻,这种既严肃又亲和的氛围是外长记者会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看来:“中国外交要多一些微笑,表情也是一种外交语言,所以大家或许可以留意一下今天王毅外长的表情。即便是一些严肃的话题,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何展现我们特有的定力与自信?恰恰是要在面对尖锐复杂挑战时用微笑和淡定来应对,展现中国形象。在当前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更多需要去展示和历练我们保持微笑的态度,我们说愤怒很容易表达,往往在面临挑战与不利情况时,微笑更加稀缺。”

(《环球时报》2019.3.9等)

猜你喜欢

半岛王毅中美关系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王毅谈2022年中国外交八大重点
蛇口半岛
毛尖茶韵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My Hometown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