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评估实务》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9-06-27林雅娜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9年5期
关键词:雨课堂微课

林雅娜

摘   要:在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将新兴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以《资产评估实务》为例,以提高课程活跃度、提高教学质量为改革目标,在充分考虑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课堂规模等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模式设计,提出结合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与微课教学思维的轻量级微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为促进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学校相关信息网络设施、资源平台建设、师资保障等需要配套落实。

关键词:微翻转课堂;雨课堂;微课;资产评估实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9-0016-04

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且强调要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与加强学生过程性考核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在“互联网+”逐步深入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新兴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因课制宜制定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资产评估实务》课程建设为例,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建设目标,结合微课教学思维与“雨课堂”,进行了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探索。

一、资产评估课程特点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与考核方式

资产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强、交叉性强的学科,根据资产评估对象的不同,资产评估实务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建筑工程与机械制造等等,资产评估的核心课程一般都具有知识面覆盖广、专业术语多、理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点。《资产评估实务》与全国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联系紧密,是典型的“课证融合”课程,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资产评估实务》一般安排为理论课结合实训课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遵循“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复习-期末笔试考核”的传统学习路径,一般考核分为平时考核(40%)与期末考核(60%),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出勤、课后作业与期中考情况,期末考以闭卷笔试为主。

2.采用传统教学与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紧张,教师一般按照教材内容结构,对学生进行知识漫灌,学生以被动吸收为主;其次,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依靠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法与学生实现良好有效的互动,课堂测验也无法捕捉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无从监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差,依赖他人与搭便车行为非常普遍;再者,在课堂考核上,期末笔试考核占比较高,学生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很难高效合理地對每个学生的课程表现与学习过程进行量化打分,课程平时考核的组成项目过于单调,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准确的过程性考核,而由于缺乏过程性考核机制,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

二、基于微课教学思维与雨课堂的《资产评估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资产评估实务》与全国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关联紧密,其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参考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重难点进行,因此课程知识点明确、知识框架完整,对学生的能力考核要求较高。由于学生众多,如果遵循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该课程将会存在上文提到的诸多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将最新的信息教学技术融入课堂,制定新的教学模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

目前关于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其中,MOOC是一种纯线上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面授与网络课程或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翻转课堂则是通过让学生课前自学、课中讨论的形式来翻转传统课堂。根据《资产评估实务》的教学模式改革目标、课程内容、课堂规模等特点,本文认为,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思维和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进行课堂的微翻转,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翻转课堂、“雨课堂”与微课教学思维

(1)翻转课堂与“雨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对传统教学中课中和课前行为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要完成课程内容基本知识的自学,在课中则主要以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通过课中、课前行为的翻转,从“教而后学”转向“学而后教”,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1]从翻转实现的程度划分,翻转课堂存在三种形式——完全翻转、部分翻转与微翻转。[1][2]一般来讲,课堂可以实现的翻转程度与课堂规模成反比,课堂规模越大,翻转程度越低,完全翻转要求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而人数规模较大的课堂则适用于轻量级的微翻转,同一门课堂的不同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转形式,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安排。[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借助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实现,对于完全翻转的课堂,“雨课堂”可以通过课前课件资源推送、课中测验讨论等轻松实现课堂的翻转,对于轻量级微翻转课堂,“雨课堂”也具备多种功能以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量化。

“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教师研发的一款免费智慧教学工具,是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产物,其通过利用教师与学生最熟悉的两款软件,即PPT和微信,完成智慧教学。具体来说,“雨课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幻灯片实时同步。学生通过微信扫码进入课堂,随着教师上课幻灯片切换,学生手机微信会实时同步收到教师上课所用的幻灯片,待教师上完一节课,这节课的PPT也会完整地输送到学生微信里,便于学生回顾复习。第二,学生“不懂”反馈。学生收到的每一页幻灯片下面都有“不懂”按钮,如果学生尚未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可以按下“不懂”按钮,教师会实时收到该反馈并对教学做出调整。第三,课堂即时测验与统计。“雨课堂”可以设置限时答题,题型多样,而且可以对答题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反馈,利用“课堂红包”奖励答得又快又好的同学。第四,弹幕式讨论。学生可以用弹幕的形式参与课堂实时讨论,平时不敢主动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利用此方式进行发言。第五,课堂数据实时收集与分析。每一次结束授课,雨课堂都会实时推送本次课堂所统计的全部数据,包括学生排名、不懂反馈、习题答题情况等等,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同时也可以以此为依据,作为学生的过程性考核。[3]当然,在课堂之外,雨课堂也可以发挥作用,如课前推送“手机课件”、课后推送作业。

猜你喜欢

雨课堂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雨课堂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