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解题中逆向及顺向思维的运用探究

2019-06-27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物理试题物块小球

赵 永

(安徽省蒙城县第六中学 233500)

逆向思维指对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反其道而思之”.顺向思维就是常规的、传统的思维方法.在解答高中物理题目中,如采用顺向思维难度较大时,运用逆向思维往往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依托具体例题,为学生讲解逆向及顺向思维的具体应用,使其掌握相关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一、高中物理解题之顺向思维的运用

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起着很好的指引作用,如思维不正确容易走进解题的误区,不仅计算繁琐,而且很难得出正确结果.顺向思维是学生常用的解题思维,从题干创设的情境出发,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根据给出的数据求解未知数据的过程.运用顺向思维解题时,为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及解题效率,一方面,因物理基础知识是解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应深入讲解基础知识,狠抓学生理解关,只有学生正确、深入理解才能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顺向思维的讲解与训练,使学生认识、掌握顺向思维相关知识,尤其通过训练使学生不断积累与掌握顺向思维的应用技巧.

例1如图1甲所示,一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在墙上,左端和质量为0.5kg的物块连接,此时弹簧处在原长状态,物块静止.物块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以物块所处为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建立x轴.现对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其随x轴坐标变化的情况如图1乙,物块运动至x=0.4 m时,速度为零.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g取10 m/s2)( ).

图1

A.3.1J B.3.5J C.1.8J D.2.0J

分析:根据题干描述可知,采用顺序思维便可求解.物块所受的摩擦力f=μmg=1N,物块运动期间做功Wf=fs=0.4J.图1乙中图形围成的面积为力F做的功W=3.5J.物块最终静止,由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可知W-Wf=Ep,A选项正确.

二、高中物理解题之逆向思维的运用

逆向思维是与顺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维,顺向思维从条件推向结论,而逆向思维则是根据结论推向条件,看条件是否满足结论.部分高中物理试题使用顺向思维难度较大,不易下手,此时可考虑应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逆向思维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较为常用,如解答物理选择题时,可逆向考虑物体的运动过程,而后进行计算,哪个选项正确便一目了然.为提高高中物理解题效率,教师应注重向学生灌输逆向思维知识,并结合具体例题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逆向思维在解答物理试题中的妙用.同时,鼓励学生做好高中物理试题类型总结,掌握能够运用逆向思维解题的试题类型,遇到相关试题,及时运用逆向思维分析,迅速得出正确结果.

例2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到b点.其中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从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的时间为( ).

三、高中物理解题之思维的综合运用

顺序思维与逆向思维是解答高中物理试题的重要思维,可指引学生少走弯路,提高解题效率,保证解题正确性.部分物理试题采用单一思维方式解答有一定难度时,可考虑综合运用两种思维.尤其高中物理选择题不注重解题过程,只注重最后的结论,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种思维进行解答.另外,部分高中物理解答题,创设的情境较为复杂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顺向、逆向两种思维进行分析,以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

图2

例3如图2,一光滑细圆管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其中上部1/4轨道不存在.管内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径的小球在运动,且恰能从一个口抛出,无碰撞的进入到另一个口,继续做圆周运动.求小球每次飞跃无管区域的时间.

分析将小球经过无管区域的运动分成甲、乙两部分.将从最高点进入管道中作为甲部分.将从出管口达到最高点作为乙部分.甲部分的运动可采用顺向思维求解.乙部分运用逆向思维求解.甲部分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 ).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因此,任课教师除注重基础知识讲解外,还应做好解题思维的传授.一方面,为学生讲解解题中所用的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提高学生对两种思维的认识.另一方面,结合具体例题讲解,使学生感受两种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掌握两种思维异同,以及相关的应用技巧,不断提高两种思维的应用意识,最终实现解题效率与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物理试题物块小球
物理学科思想在202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应用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小球别跑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试题评析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临界速度的得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