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四大失误导致孩子成绩下滑

2019-06-26晓春

妇女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奖惩考试成绩学习成绩

晓春

众多资深老师提醒,学习兴趣下降是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关键因素,家长应避免以下四大失误,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1.把成绩与自己对孩子的爱挂钩

研究表明,孩子从幼年时期开始,就是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动下了解外部世界的。不少家长的问题在于,他们不注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却主观地向孩子提出各种成绩要求,甚至不断强调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和牺牲,要求孩子拿成绩来回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外部压力下,孩子不得不关注考试成绩,渐渐把学习当成了给父母“打工”,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学习,成绩自然无法保证。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以后,脱离了家长的要求,就荒废了学业,这就是被动学习造成的恶果。

智慧家长善于向孩子提出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主动探究,热爱学习。这样的孩子,上大学以后依然是学霸。

2.把成绩与孩子的智力画等号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与智力发展的程度有关,更与教学效果、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着直接关系。单次考试的成绩,更是离不开偶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孩子某次考试的成绩不满意,可以与孩子共同分析,总结复盘,找出学习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孩子知道了问题在哪儿,付出努力改善,下次考试自然会有进步。

家长千万不要指责孩子笨,把学习成绩不好与孩子的智力画等号。孩子的分辨能力差,家长的说法会让孩子误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好就是因为笨,再努力也没用,丧失了学习兴趣和提高成绩的信心。

3.把学习与孩子的兴趣爱好对立起来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未必与学业直接相关。但有的家长唯成绩论,认为凡是和考试成绩无关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干预孩子兴趣的发展,甚至把孩子的爱好和学习成绩对立了起来,认为学习成绩下降就是因为把时间花在了兴趣上。这种对立,不仅对孩子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而且让学习这件事情在孩子心中变得可恨,孩子也就不会再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了。

孩子主动去学习,与孩子被家长逼着去学习,完全是两码事。这不仅会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更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和意愿造成极大影响。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帮助孩子平衡爱好与学习的关系,全面成长,这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4.把物质奖惩作为激勵孩子学习的主要手段

孩子有通过学习满足自己兴趣和好奇心的内在动力,但很多家长长期把成绩和对孩子的物质奖惩挂钩,导致孩子的学习动机发生了转移。在孩子为了求知而主动学习的情况下,优异的学习成绩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奖赏,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孩子自己就会感到沮丧。而家长的奖罚,表面上是为了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其实却强化了对孩子的心理暗示:你不是为自己学习,你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而学习。渐渐,孩子学习越来越依赖于父母的管理,而随着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管理的效果只会越来越差,导致孩子成绩下滑。

猜你喜欢

奖惩考试成绩学习成绩
兄弟让举
名落孙山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跳过去
斯诗私塾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