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鱼类状况与管理建议

2019-06-26龚成陈祖欣程飞

中国水产 2019年6期
关键词:故道江豚饵料

文/龚成 陈祖欣 程飞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分布于长江及附属通江湖泊的濒危保护动物;2017年考察结果显示,当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仅存1012头,保护形势极为严峻。长江江豚主要摄食小型鱼类。饵料鱼资源是影响长江江豚个体营养状况、生长和繁育的关键因素。饵料鱼资源的分布格局直接影响和决定长江江豚的分布、行为规律和栖息偏好。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长江豚类的迁地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本研究拟通过定量调查天鹅洲故道鱼类资源状况,分析保护区饵料鱼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而提出管理建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区域与方法

2014年4月和2015年5月,采用标准复合刺网,在天鹅洲故道(N 29°49'15.99",E 112°36'39.43")开展长江江豚饵料鱼类资源调查。结合前期长江江豚活动频繁区域观察,在故道沿岸浅水区设置6个调查样点,基本覆盖故道全水域;每个样点在傍晚时分设置标准复合刺网1张,第二天清晨收网,记录采样时间。

鉴定鱼类的种类,确定种类组成和数量,测定个体体长、体重。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定义为24小时内一条标准复合刺网采集的渔获物的质量和数量。

(二)数据分析

采用Simpson 指数(D)、Shannon-Wiener 指数(H)和Evenness指数(E)表征鱼类生物多样性状况;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分析群落优势种成分,定义IRI指数大于100的种类为优势种。采用丰满度指数(Condition factor,K)比较个体营养状况。长江江豚饵料鱼定义为体长小于20cm,体高小于6cm,体重小于100g的中上层鱼类。

表1 天鹅洲故道2014、2015年鱼类调查的优势种类

二、结果与分析

(一)渔获物调查结果

调查共采集鱼类6目7科25属29种;其中2014年采集26种,2015年采集鱼类21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含2科7亚科20属24种,占种类数的82.76%;其它目都只含1科1属1种。天鹅洲故道2015年鱼类多样性指数D、H、E分别是0.79、1.95、0.64,略高于2014年的调查结果(D:0.76、H:1.89、E:0.41)。

天鹅洲故道鱼类优势种是贝氏䱗、短颌鲚、亮银鮈、似鳊、似鱎等。其中贝氏䱗、短颌鲚、亮银鮈和似鳊等6种鱼在2014和2015年度均为优势种类;黄颡鱼、间下鱵、蛇鮈和似鱎是2014年保护区水域的优势种,但2015年这些种类的优势度有下降趋势。天鹅洲故道优势种累计数量和重量占全部渔获物的比例在2014和2015两个年度分别是:97.63%、98.71%和94.74%、97.34%。与2014年相比,2015年优势种累计数量和重量占全部渔获物的比例有略微下降(表1)。

图1 渔获物和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

天鹅洲故道2014年和2015年数量CPUE分别是102.00±31.92、70.67±59.44尾/网*24h,重量CPUE分别是937.37±277.49、989.38±807.98g/网*24h。从绝对值上看,2014年鱼类资源密度略高,资源分布较均匀(图1)。

(二)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状况

贝氏䱗、䱗、短颌鲚等11种优势种是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的主要饵料鱼类;2014年和2015年饵料鱼数量CPUE是57.16±19.30、44.53±38.34尾/网*24h,重量CPUE是264.20±87.01、765.48±698.02g/网*24h(图1)。2014年饵料鱼累计数量和重量占全部渔获物的比例分别是52.36%和61.34%,2015年累计数量和重量占比分别是61.34%和84.45%(表1)。2014年饵料鱼的数量CPUE多于2015年,但重量CPUE仅为2015年的三分之一。

2015年饵料鱼类的营养状况相比2014年群体表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在优势饵料鱼类中,䱗、贝氏䱗、似鳊2015年群体的K值明显高于2014年群体,间下鱵和短颌鲚2015年群体的K值略高于2014年群体,差异较小(图2)。

图2 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鱼主要种类的营养状况

三、讨论

(一)天鹅洲保护区饵料鱼供给较为丰富和稳定

调查结果显示,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累计数量和重量占全部渔获物的比例超过半数以上;由于长江江豚是濒危保护动物,自然状况下的饵料鱼偏好难以获得详细数据;但长江江豚受口裂大小的限制,摄食偏好小个体鱼类应该是合理的;此外,基于长江江豚自然状况下捕食的习惯水层观测,可以大体推测出中上层鱼类是长江江豚适宜的摄食对象。因此,我们对长江江豚饵料鱼的定义及其调查结果应该是合理的,并能够反映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的基本状况。

(二)放流对饵料鱼资源的恢复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为强化保护区江豚饵料鱼的保障,保护区管理机构于2014年夏季采用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增殖保护区水域鱼类资源。放流的鱼类早期资源优势种类是贝氏䱗和䱗,这两个种类也是保护区水域饵料鱼的优势种类。调查显示,2015年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明显好于2014年的资源状况。鱼类多样性指数、优势种累计数量和重量占全部渔获物的比例、饵料鱼CPUE和营养状况均暗示了2015年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饵料的供给更稳定和丰富。表明鱼类早期资源放流明显促进了保护区饵料鱼类的供给能力。

(三)放流应该是导致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年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天鹅洲故道鱼类组成和优势种表现出较小的年度差异。2014年采集到的种类数略高于2015年调查结果,但多样性指数显示2015年鱼类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贝氏䱗、似鳊在两年的调查中均是主要的优势种类,且2015年这两种鱼的比例急剧增加。产漂流性卵鱼类,如贝氏䱗、似鳊、鳊、黄尾鲴、寡鳞飘鱼、银鮈等,是导致调查水域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年度变化的关键。这些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需要相应的流水环境;而天鹅洲故道与长江干流隔断,已不具备长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所需的流水环境。因此,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应该是导致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年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对保护区鱼类群聚和饵料鱼资源的重要影响。为增加天鹅洲故道鱼类多样性和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量,建议加大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的力度,补充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资源量,如贝氏䱗、似鳊、寡鳞飘鱼等。此外,䱗、短颌鲚也是长江江豚的重要饵料鱼类,这些鱼类可以在故道水域自然繁殖。改善天鹅洲故道䱗、短颌鲚等鱼类的繁殖和栖息生境(如恢复沿岸浅水区水草资源、保持故道水域面积等),也有利于增加天鹅洲故道鱼类多样性和长江江豚饵料鱼资源量。

猜你喜欢

故道江豚饵料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香饵
香饵
维纳斯黄金苹果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
江豚“归来”
秋风吹彻(组诗)
藤——致树及其它
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梨花开
秘制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