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和谐团队发展

2019-06-25罗剑徐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创新

罗剑 徐欢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005-02

摘 要 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栋梁。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引导广大青年职工积极投身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发挥青年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的平台。通过开展青年创新创效,培养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探索以文化传播推动国有企业青年创新创效的具体做法,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

一、引言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表现,它不存于在表面,却深植于灵魂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发展中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和团队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在凝聚力、导向力、激励力、约束力等方面。

本文所提到的电力IT企业具有专业知识更新快,产业规模扩张迅速等特点。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更多的高学历青年人才成为企业的新鲜血液,员工队伍正朝着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的方向发展,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助理工程师,从博士研究生到本科生,构成了一支有层次梯度、配置合理、懂电力、重技术的专家型科研与产业队伍,并已成为国内电力信息通信领域的主要技术队伍。

针对青年员工多、思想活跃、产业知识更新快的现状,公司充分挖掘IT产业的企业特色,开展一系列企业文化示范点建设和创新工作,并以“虚实结合”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充分发挥高技能青年人才在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自主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

二、创建做法

(一)以创新创效·提升文化内涵

一是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业务技能。开展“青年创新广场”主题活动,并将其作为公司品牌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围绕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等内容,激发青年员工开展学习、调研和具体实践。同时,结合业务发展需要,特聘业内专家及公司内部专家开展“智慧大讲堂”专题系列讲座,为青年员工带来全方面的专业知识,让大家对公司业务各领域各专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并与高校合作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为相关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工作热情。成立“青年创新工作室”。从技术创新、团队学习与交流以及团队凝聚力建设三方面开展自身建设,创新建立微博微信为载体的沟通平台,采用攻關成果积分制、评比表彰等方式,激发青年团队的创新热情。自工作室创建以来,团队先后荣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三是拓宽创新载体·加强学习交流。结合团队成员出差多、工作重的特点,采用移动化、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微培训”、“微课堂”、“微信群”等灵活机动的学习和组织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组织灵活的业务技能培训,形成多方式、多途径的培训学习体制;鼓励员工多读书、读好书,开展“读书点亮青春,励志岗位成才”读书节活动,以学习心得的方式互相交流,主动学习、积极创新。

(二)以“三联共建”加强文化共享

一是开展支部联建·推动团队建设。以“党员服务队”建设为载体,深化交流合作为核心,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党员技术攻关团队”建设,与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结对共建。成立“青年攻关团队”并开展战略合作,围绕项目攻关、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交流座谈与技术研讨,在实践中寻求合作机遇,在交流中促进团结合作。在项目现场开展文化试点交流活动,提升双方党组织在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技术提升等多方面的工作水平。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企业精神得以不断传承与延续,为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开展工作联推·实现合作共赢。在各自攻关的基础上,以团结协作、创新科研为前提,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攻坚克难·合作共赢”主题活动,以专业技术交流、互动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促进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与用户共同成立和建设“党员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团队”,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研讨和专业竞赛等活动,以技术研讨会、新知识讲座、职业技能比武、科研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创新思维加强交流,全力推动合作目标的实现,提升双方合作共赢。

三是开展活动联办·弘扬青春风采。开展“文化传承·知行合一”青年学习求实实践调研活动,提升员工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定期组织策划双方参与的主题活动,开展技术交流、课题研究和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协同工作氛围。通过联合开展各类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注重发掘青年员工技术特长。结合文体协会与虚拟员工建设中心建设开展主题活动,发掘青年员工兴趣特长,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弘扬新时代青年风采,为各项工作开展增添活力、鼓足干劲。

(三)以“四步齐走”推动文化传播

一是加强典型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定期开展“优秀工程服务之星”、“青年岗位能手”评选工作,撰写先进典型事迹,在公司内部以展板、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公司外部以专题宣传稿、经验交流稿等形式开展宣传,营造“学习先进·争创先进”的浓厚氛围,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是组建宣传队伍·创新工作思维。通过部门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选拔一批优秀人才组建政工宣传工作组。召开新闻宣传推进会,通过典型范文讲解、以词造句、看图联想作文等新颖活泼的形式,从政工新闻写作思路、写作技巧和写作形式等方面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建立虚拟载体·提升外部影响。在团队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自主开发“企业在线”手机APP,并在微信、微博开设文明窗口,公开团队服务承诺、活动宣传等,提升团队形象。通过开辟微信、微博、展板、集团网站、集团彩报等专门的宣传阵地,宣传团队政工品牌,报道各类活动进展,大力渲染活动氛围,扩大活动影响,展现青年风采、明确团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

四是深化立体传播·加强经验总结。加大内外宣传渠道建设,对各项政工工作及时报道,提升宣传的策划力和渗透力,全面提高团队影响力。

(四)以“关爱行动”深化文化认同

一是拓宽活动形式·丰富员工生活·依托羽毛球、乒乓球、摄影、书画等“文体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同时,针对员工出差时间较长、地域分散的特点,创新建设“职工虚拟活动中心”,发挥项目组临时党支部、临时分工会的作用,因地制宜,在公司本部和员工长期出差地区同步举办健步走比赛、乒乓球比赛等员工活动,搭建虚拟员工活动平台。

二是拓宽工作手段·加强心理关爱。以座谈、问卷、访谈的常规化手段以及“企业在线”等虚拟化手段,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工作,深入了解青年员工的心理情况,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指导员工开展心理普查和心理帮扶,并将工作经验加以总结、推广。

三是开展社会公益·爱心回馈社会。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推进党建团建活动向社会延伸。持续开展主题“守住希望·放飞梦想”帮扶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打造爱心品牌。积极开展“电力科技进社区”科普活动,组织发动广大青年员工走进社区。引导青年员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社会,发扬奉献社会、热心公益的正能量。

三、工作成效

一是营造团队氛围,推动文化落地。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技术交流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卓越实践活动,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团队中心工作的有机结合。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的开展,党支部不断积累经验,营造出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团队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以精湛的专业技能、稳健的服务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热情,将南瑞信通公司的员工风采展现给客户、企业与社会。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通过组織技能大赛等创新活动,激发青年员工的聪明才智,构建了青年员工交流学习的平台,搭建了青年员工展示技能的舞台,涌现出一批专业人才,形成了模范典型带头,大家你追我赶的创新氛围。近年来,团队共承担国家863项目、“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2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数10项,编著国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1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20多个。团队年均合同额突破3亿元,青年员工充分发挥出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三是推动创新创效,推动中心工作。通过创新平台的搭建,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青年创新广场累计评选出优秀成果20余项,大部分成果在实际工程和生产得到了应用,为公司节约成本近百万元。青年创新工作室的成立,更是掀起了科技创新的高潮,先后承担4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数项,涌现出一批专业人才,发挥了青年员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M·夏彼洛(Stephen·M.Shapiro).永续创新:变革时代企业求生与制胜蓝图[N].电子工业出版社.

[2] 李兴宽.创新型企业文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9).

[3] 李桂荣.创新型企业文化[N].经济管理出版社.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建设国有企业创新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