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2019-06-25石峰

商情 2019年2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梦新时代

石峰

[摘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离不开正确意识的导引。“中国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了鲜明的旗帜,展现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量。它推动了学术用语向大众语言的现实转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获得人民群众根本认同,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新时代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离不开正确意识的导引。“中国梦”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義大众化树立了鲜明的旗帜,展现了强大的精神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人民有了信仰,国家才有理论,民族才会有希望。这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昭示,也是对当代中国的写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推进,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指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奔价值诉求,有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成为内在信念,外化为行为习惯。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为纵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到了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

首先,实现了学术用语向大众语言的现实转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依赖于以通俗易懂的、人民群众日常语言讲述和回答人民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说,使书面语言、学术语言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用语,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同。1935年,鲁迅先生用“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这样的标准回复了蔡斐君关于诗歌问题的请教。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其中话语转换是关键性因素。“中国梦”创造性地将原本高高在上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白话”,这不仅符合我国意识形态现代化的发展要,而且使学术语言转化为大众话语,十分“接地气”,使广大人民群众容易理解、更容易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一种形象的表达,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表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生动的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中国梦”在短时间内不仅引起了国内强烈的共鸣,在国际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这不仅仅在于“中国梦”视野的宽广、内涵的丰富和意蕴的深远,还在于它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语言张力。“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国泰而民安,民富则国强”。从结构上看,“中国梦”非常简洁,与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三字经”文字结构相同,而且这三个字的音节是逐渐提升的,非常好记,朗朗上口,符合人民大众接受新知识的记忆习惯。从传播学的视角考虑,任何理论与实践主体之间都不可能直接贯通,往往离不开易于沟通的语言作为桥梁连接理论与主体两端。语言的恰当运用,可以实现潜移默化之功效。践行马克思主义是实现意识形态内涵和价值生成向生活与实际运用的转变,是凝聚群众力量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每一个人的梦。“中国梦”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展现了中国人近代的“寻梦”脚步,制定了当代中国人的“追梦”路径,更展望中国人“圆梦”的美好憧憬。

其次,“中国梦”: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第一次被译成英文时是:China Dream(中国的梦),后来转换了译法,翻译为:Chinese Dream(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用共同的梦想,将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紧密连接为一个整体,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为中国梦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从“中国梦”的内涵来看,这个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从表达形式来看,“中国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人民群众深刻了解了,根本认同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方法和话风转向的有益尝试。从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来看,“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人民群众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造福全体人民群众的。从深远的意蕴来看,借助党的通俗性和亲和性消除了社会意识形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感,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意空间,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感和亲切感。

再次,“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范例。中国梦将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最大特点就是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紧密相连,显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起于“救国梦”,发展在“四化梦”、“温饱梦”和“小康梦”,成就于“中国梦”。这一路浸透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甘愿奉献和宝贵生命,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心愿,蕴含着全面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理想,寄托着全国人民的美好夙愿。“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素来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和磨难,也绝不会自干成论,而是始终怀揣民族复兴的梦想,追求光明美好的未来。”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更不是水中月,它既眺望愿望,为人民指明了未来发展之路,又脚踏实地,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中国梦”找到了国家利益与人民个人利益的结合点,而且运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让人民群众便于记忆、理解和运用,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梦”凭借通俗化的语言在国家大政方针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桥梁,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中国梦”与大众表达习惯和利益诉求的契合,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进的精神旗帜;“中国梦”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强有力的“口号”,并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标志性成果,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起点。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梦新时代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