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久祥:让孩子安心做孩子

2019-06-25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6期
关键词:战士女儿妈妈

贾方方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他们长大的时光是宝贵的。身为父母,你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温柔的雨露,还是刺骨的寒风?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2019年,本刊将在每一期的“教育会客厅”邀请一位教育大咖来做客,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采访对象:

张久祥,知名实战派心理咨询专家,北京国奥心理医院首席心理医生,中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常务理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30年多年,积累了大量个案和丰富的咨询经验。在抑郁症治疗、青少年心理咨询、家庭婚姻指导等方面有独到的咨询理念和干预技术体系。

专家观点:

唯有把孩子当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地健康成长。

和心理学的缘分有30多年了,接触过很多父母和孩子,这也促使我在思考:父母和孩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表面上,是父母在陪着孩子长大,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这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因为没有任何培训,初为父母时,只是具备了父母的角色,却不具备成熟的功能,常常会陷入关系错位的泥潭。

根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我对这种亲子关系中的错位现象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最常见的3种类型。

把孩子当“成人”,他就真的没办法长大了

从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和社会多元互动的成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按照一定规律逐渐发生的过程。然而,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把孩子当作了成人。

他们把成人的规则和标准一股脑儿地输送给孩子:不准贪玩,必须埋头学习,好好考试;不要怎么舒服怎么坐,而要时刻直挺挺的;不要说幼稚的话,而要谨言慎行……完全摒弃了孩子这个年纪该有的心理滋养,要求孩子按照成人世界的规范行事。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小大人”。有一次,我被邀请录制一期“六一”儿童节的节目,主题是一群小朋友和心理学专家玩儿游戏,说说心里话。很快,主持人带着一群小孩上来了。我一看,这哪是小孩子啊!个个都像是领导干部,说的都是大人的话。我说:“你把这些小孩带走吧,我没法做这个节目。”

有人可能会说,学习、坐姿以及讲话的艺术难道就不教了吗?规矩当然要学,但不是直接把成人的标准丢给孩子,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和接受,从内化到外化。这个过程可能是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父母等不及,特别是恢复高考之后,人们活得很着急,3岁学琴棋书画,5岁学小学的课程……恨不得什么都提前一步。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很多孩子刚上小学就对学习不感兴趣了,“老师讲的东西我都学过了,为什么还要学?”于是,他就开始玩。由于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就可能一直玩到了六年级。另一方面,该玩的年纪被强制学习,日后就会想办法补回来,很多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都是在该玩的时候没玩儿够。

对于父母的这些要求,孩子是不理解的:“为什么这样要求我?”“因为我是你爸(妈)。”“我就是权威,我说的你必须做。”父母不从心理上陪伴孩子,只从行为上约束孩子。于是,双方冲突不断,甚至反目成仇。在做心理访谈节目时,我遇见过很多父母因孩子离家出走来节目组找人的,有的孩子甚至十几年都不肯见父母。

由于心理成长的规律遭到了破坏,孩子就用疾病、社会功能的弱化、社会行为的退避以及自我的不成长和不负责任来报复教育他的人。有一个男孩得了抑郁症,他每天做的事就是气父母,“你们没有教育好我,让我没有承受挫折的能力,我要休学两年,把你们折腾死,我也拜拜了。”这个孩子不是特例。我做过很多个案,他们的目标就是活到35岁,把爸妈的钱花完,死而无憾。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能力和愿望在下降,这些都跑哪儿去了?跑到父母身上去了。所谓不进则退,一共就那么大的空间,父母把自己的角色功能扩大了,孩子那部分就缩小了。

真正好的教育是不焦急教育。沒有一个孩子是被变成社会人的,而是长成社会人的。他长成什么样,父母就陪伴他长成什么样,而不是把他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现实的压力很大。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有所了解,所有的期待必须建立在对他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对自己有所了解,对孩子的期待到底是谁的。我经常对父母说,你把自己的孩子当作邻家小孩,他就好了。有求必应,无求不扰,才能各做自己,各成自己。

把孩子当战士,父母就成了教官

父母觉得社会压力大,竞争越来越激烈,担心孩子竞争能力不够。于是,想方设法地教孩子要争、要抢。一定要拔尖儿,考第一,上重点大学;一定要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找份好工作;一定要成功……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训练战士。战士就是要胜出,要把敌人消灭。班里有50个人,而孩子必须要考进前三名,这不就消灭了47个人吗?这是社会大背景下功利的教育,也是当下很多中国父母在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把孩子当成了战士,把自己变成了教官。

教官实行的是工厂化教育,他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越趋同越成功。不管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必须做统一的事,不能搞个性化;不管你腿长腿短,该多高就得多高,走方阵的时候,抬起来的腿必须在同一位置成一条线……在这样的教育下,战士们到点就要睡觉,到点就得吃饭,而且饭量都是定好的,每个人都整齐划一。这样好不好?当然好,这是为了融入集体,为了上战场打仗。

可是,把这套方法用在孩子身上,问题就来了。要求孩子必须吃多少饭,不行就打就骂。可是,高兴就多吃点,不高兴就少吃点,那是他自己的事,为什么不可以呢?每天必须按时睡觉,不睡就批评教育。可是,小孩天性爱玩,今天玩嗨了,为什么不能偶尔有特例呢?人的教育是柔软的、有张有弛的,而战士的教育则不允许有张力,即便再痛苦也要忍耐。

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要求孩子必须考第一,必须是那个最优秀的。我们确实需要竞争意识,但如果因此没法接纳失败,这个过程就毫无意义了。你永远争第一,那么,第二怎么办?只能自杀了。其实,除了竞争,还有一种关系叫作共生共存。孩子们不是战士,而是和平的使者,借此学习合作。

事实上,如果对孩子的教育如此刻板的话,也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有一个妈妈从小就把女儿当战士一样对待:要求叠的被子必须是豆腐块,恨不得拿放大镜检查,不合格就打;她有洁癖,要求女儿必须把家里打扫得和宾馆一样;要求女儿考试必须是第一,有一次考了97分,不是第一,她打了女儿4个小时,就为了一句话:“那3分给我弄哪儿去了?”你看,妈妈就是教官,女儿就是战士。而且,这个战士被训练得很出色,在家做家务是一把好手,在学校是尖子生,还一直是班干部,小学当班长,初中当团支书,高中一身兼数职。

高考那天,妈妈早上起来就给女儿做思想工作:“我也不让你考全海淀第一,你必须考全校第一。如果考不了第一,你就给我滚。”考完后,女儿觉得考得不错,特别高兴,就在家里做饭和同学们一起庆祝。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家里很乱,怒不可遏,把同学全都赶走,痛骂女儿:“这是我的家!我的家必须一尘不染,你怎么把我的家弄这么乱?”一边是高考的压力,一边是当下的指责,再加上日积月累的怨气和愤恨,女儿突然满地打滚,拿起刀要砍妈妈。最后,家人报了警,把女儿送到了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从18岁发作,到现在已经21年了,这个女儿一直在和抑郁症做斗争,心里对妈妈满是恨,做梦都想要砍她。

孩子不是战场上的战士,而是一个戏中人,在演绎自己的人生。人生有各种角色,有主角,有配角;有群演,也有没上过镜头的;有的人生来就是战士,但有的人真的就不能去打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出戏,不能用一个角色去规制孩子,父母也不要去导演。尤其是在当下,80后、90后的价值融入在自我实现里,有张扬的个性,有自我的想法,需要做他能做的事。父母能做到的就是给孩子适度的物质和温暖的亲情,还有在一些重大转折时的支持和陪伴。

把孩子当作战士,不如把他当作角色。这样,他就不用去争夺,而是去找最适合自己的。而且,所谓最优势的资源,其实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的内心里。

把孩子当情人,孩子就要承担两个角色

一对18岁的双胞胎姐妹从小就光着身子在家里走来走去,到了18岁还被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洗澡。小时候,她们觉得没什么问题,可长大之后就觉得不对劲儿了。这时候,爸爸就会说:“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怕什么,来!”姐妹俩很纠结:去吧,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不去呢,又觉得对不起父母。时间久了,两个人就抑郁了。先是老大,后是老二,都想自杀。

表面上看是孩子出了问题,但实际上是这个家庭的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妻子在外面做生意,丈夫在家做家庭妇男。后来,妻子有了别的男人。丈夫也知道这件事,但他没有揭穿,因为一旦摊开了,这个家的经济支持就断了。对妻子的恨、对自我的压抑导致丈夫不得不找一个出口。而两个女儿长得很漂亮,尤其是成年后,女性特征愈发明显,他就把对妻子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说白了,他把女儿当成了妻子。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是不是?但其实,这种把孩子当情人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当夫妻关系出了问题后,一方就会把注意力转向孩子。有的把对另一半的不满转嫁给孩子,还不直接说,而是转变成挑剔,对孩子各种不满;有的是把对另一半的期待转嫁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过度培养;有的则干脆直接把孩子当成了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要求孩子承担伴侣要承担的责任,比如感情的沟通、爱情的滋养等;还有的则是以上这些兼而有之。

有个案例就特别典型。男孩名牌大学毕业,工作也不错,但是,感情却很不顺,因为他害怕见女孩,完全没办法和对方沟通。每次相亲,都得他妈妈陪着,而且被妈妈挎着胳膊。妈妈打扮得很漂亮,比要见面的女孩打扮得还精心。见面之后,他不说话,全程是妈妈在和对方交流。回来之后,儿子就问妈妈:“你觉得这个女孩怎么样?合适吗?”然后,妈妈就会挑出一堆毛病,以至于相亲对象见得挺多,但一个都没成。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爸爸是个老总,常常彻夜不归,还在外面找女人。妈妈对此很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儿子身上。一方面,她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给他报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希望他能有出息。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她连内裤袜子都帮着洗,一直到儿子工作后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她会把丈夫的种种劣迹全都告诉儿子,诉说自己的不易,发泄负面情绪。儿子对此全盘接受,会跟着一起哭、一起骂,还会不停地安抚她。

很有戏剧性的是,每天晚上,妈妈和爸爸都躺在床上了,儿子必须走进来,也不敲门。然后,他就摸着他妈妈的头说:“喔,体温还好,睡個好觉,晚安。”每天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而是走进妈妈的房间,问:“妈妈,昨天睡得好吗?”妈妈说:“儿子,我睡得很好。”然后,两个人一起来个大大的拥抱。这一系列动作娴熟而亲昵,就好像儿子和妈妈才是夫妻,而爸爸则是个局外人。

很显然,这个儿子一直在承担着双重角色:一会儿是孩子,一会儿是丈夫;一会儿是未成年人,一会儿是成年男性。所以,他不得不在这些角色里不停地跳跃,以至于心理功能紊乱,完全没有办法发展出很多必备的能力,包括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他对女孩有恐惧感,实际上恐惧的是他妈妈对他的控制。但他又不敢离开妈妈,因为他会觉得:“你养了我20多年,我如果和别人在一起了,就是对你不忠。”

不管是成人、战士,还是情人,都是不自然的角色,都是亲子关系的错位,会导致孩子内心的焦虑、恐惧、愤怒及混乱。唯有把孩子当孩子,把父母当父母,父母和孩子各在其位、各谋其职,孩子才能健康成长,亲子关系才能温暖和谐。

(感谢2019年首届全国婚姻家庭调解高峰论坛对此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战士女儿妈妈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鸟妈妈
和女儿的日常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国际主义战士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