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2019-06-25陈晴曾梅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老龄化

陈晴 曾梅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依托现有养老资源为老人提供全面丰富的生活服务,一直是养老方向迫切解决的问题,也应对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急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以社区服务为平台,以社区养老为基础,以政府引导为前提,以民间组织协调为纽带的“多元一体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应对目前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老龄化;传统养老模式;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改革措施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划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已经超过13.9亿,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老年人口的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趋势显著等特点影响我国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而我国尚未实现现代化,“未富先老”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使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异常艰巨。

二、传统养老模式弊端

传统的养老模式基本为“4-2-1”家庭养老模式及机构养老模式。

“4-2-1”家庭养老模式从经济上考虑是很划算的,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儒学的国家,“几代同堂”的观念已在老一辈心中根深蒂固,所以这种养老模式在当今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但“4-2-1”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体现在老人在家中得不到专业细致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老人,以至于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现代“4-2-1”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作用。

机构养老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弊端,但其需要支付较高的生活设施费用、需要老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及人际交往、同时也缺少了来自家人的陪伴。且从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国情来看,以养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老人院)和老年公寓为主导的机构养老模式存在着大量的弊端即需要的社会投资成本十分巨大,各方面需要很大投资;老人一般都有原有住房,住到养老机构后,这些都会闲置,造成很大的浪费;有很多老人承担不了金额较大的养老机构;养老院床位供给不足。

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现存问题

(一)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定义

关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定义,国内的学者众说纷纭。陈军指出,社区居家养老,就是劳务由社会承担,精神生活由家庭承担,物质方面由国家、个人等共同承担的养老方式[1]。阎安认为,未来社会养老的主要模式应当是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2]。穆光宗、姚远认为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并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的居家养老体系[3]。综合上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指在政府指导下,社会或福利组织主要运作,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4]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内容单一。目前,从事社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缺乏相关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整体素质偏低,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5]机构专业性设施尚不完善,养老服务相关事项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与此相伴随的是服务项目的单一贫乏化,服务质量的偏低停滞性。[5]目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较为贫乏单一,对老年人的服务还侧重于日常生活照顾与常规家政管理,满足了老年人一般健康需求,但是对于老年人心理等专业化服务明显不足。

硬件设施短缺,人们对该模式认知度不高。硬件设施短缺主要体现在社区居住场所及其设施、社区集体娱乐等软硬件服务设施的缺乏。由于房地产的飞速发展,老龄化集中城市的土地普遍寸土寸金,使得寻找适合城市社区养老固定场所变得十分困难。同时,小区建设大多缺乏方便老人行动的设施、集体活动地点及适合老人的活动设施,以及为老人生理、心理服务的场所及设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虽施行了很多年,但走在街头上询问老年人“您知道什么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吗?”,他们大多会一脸茫然,即使在详细的解释后,很多老年人会因诸多传统观念而推翻,这使得在推行时变得很困难。

法律政策不健全。城市社区养老归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现属于“朝阳产业”,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依然将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性质归类于国家政府的一项公益福利活动,也没有对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国家政府对这种的资金、场所、律法等各方面的支持度低,使得群众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等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认知度低、认可度不高,使我国现存的老龄化问题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

四、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自2000年起源于上海,历经多年在上海、南京、宁波等多个城市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试点,现已打造了“多元一体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多元一体化”意指在服务内容及参与主体、外来资金的多元化。在这里以广州市荔湾区逢源社区的“逢源”模式为例。

逢源社区历经二十余年的建设,开展了养老一条街、一条龙服务,即整合利用一些社会资源,以穗港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辟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逢源”模式的服务内容多元化体现在其开展了康龄社区服务中心、邻舍日间护理中心、敬老院等多个护理机构,开展了大量文体及心理、身体关怀的活动。逢源社区经多年发展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链条式服务,即为能够自理自助,能夠与其他长者正常沟通、运动的老人去康龄中心;在白天需要他人专业照顾“半自理性”的老人去日间护理中心;在昼夜都需要他人专业照顾的“无自理性”老人去社区敬老院。2008年开设了康龄社区大学,下设适合于老年人学科的五大学院,像正常大学一样设置学分制,之后又成立义工中心,设置近十个兴趣小组,充分发挥了老人们“余热”,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2010年广州与香港合作创办广州市首个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由专业的医疗、社会人员组成,以“西关文化”为主要文化基调,设置了专业护士区、心理畅聊室、文化体育活动室等,基本上解决了老人日常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检查、文化体育活动等,极大地照顾了社区内在白天没有家人看护的老人。

“逢源”模式的参与主体、外来资金的多元化体现在逢源社区的穗港综合服务中心是广州与香港联合、政府出资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同时与1996年成立的文昌慈善基金会提供了老人們大部分的养老费用。文昌慈善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及事业单位赞助的福利事业、辖区内居住人员捐赠的物资及钱财、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带头发起的募捐等。这些充分的展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养老机构资助主体及资金来源的丰富性、多元化,同时政府及社会组织资助的力度、宣传的力度也是其他地区开展首要借鉴的。

五、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加强政府支持管理力度,制定相应法律法规

政府首先加大对城市社区养老的资金、宣传、管理的力度,使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顺利推行。这点我国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社会组织为主要执行人,开展相关工作。同时也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约束执行组织的权力。我国现有的对该模式的配套法律尚不够完善,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统筹规划、长期发展的保证。这点我们也应该借鉴国外,很多国家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国家所立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时应及时考虑到现实状况使养老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国家也应据此建立新型的基金、保险制度,保证该模式的顺利推行。

(二)完善配套社区养老产品设施建设

社区管理人员应对社区内部设施进行完整统计,适当修补设施或增加新设施、新活动。就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来说,社区就是整个体系中提供给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场所,社区内的软硬件设施,则是老年人晚年安全、健康的保证,如便于老年人出行的设施、适合老年人的文娱设施、完善的医疗设施——活动中心、医疗站、聊天室等也应该依体系健全建设。

(三)加大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

增加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实行分级的“省、市、县、区”培训制度,给予老年人更专业的照顾。现在人们对该模式的认知度不高,对养老事业的认知不完全正确,使得为养老事业服务的人员不够专业,老人不能完全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持证上岗,另外分级设定专业培训,由专业人员教授,以此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成立有关部门,对服务社区、服务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对社区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四)推动智能养老与城市社区养老结合

借助互联网、机器等多种形式,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使老人更加安全、健康的享受夕阳晚年。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智慧养老”——互联网养老、人工智能、养老医养结合等方式,这些都可将其吸纳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来。加强完善社区内的医疗、安全设施,以此减缓缺少专业服务人员的情况,也能大大的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能带动我国新型企业的建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J].社会,2001(9):22-24.

[2]阎安.论社区居家养老: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新选择[J].科学经济社会,2007(2):86-90.

[3]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纪要[J]人口与经济,1999(2):58-60.

[4]杜翠欣.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5

[5]杜少英,张艳文,冯智聪,冯智敏.城市居家养老现状及对策[A].河北:河北大学护理学院,2013.12-133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