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维护:食品企业须化解四大风险

2019-06-25张伟勋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舆情监管食品

文/本刊记者 张伟勋

食品企业正面临“四个最严”的政策环境,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一票否决要素,食品企业也是特殊消费群体眼里的唐僧肉。食品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诸多经营风险。食品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呢?在维护食品品牌、化解风险方面,食品企业该怎样行动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化解风险,首先得了解食品企业有哪些风险。据张永建介绍,食品企业面临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目前,企业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舆情、监管、消费、司法等四大方面。

食品舆情引发消费者心理怀疑

“非洲猪瘟蔓延,猪肉还能吃吗?”“益生菌成了‘无益菌’?”“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鱼标准之争”……

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所以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更多,态度也更为敏感,造成的影响也更为严重。对于食品企业来说,做好食品企业舆情风险监测管理尤其必要,积极消除由舆情造成的更为严重和持续性的后果更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在面对食品舆情事件时,消费者心理会产生怀疑情绪,并且公众的无意识行为可能占上风。不少食品企业正是因缺乏对舆情风险的辨识、预防和应对能力,引发了一连串的舆情危机,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为避免食品企业舆情危机的突发,就需做好食品企业舆情风险排查管理,有效预防风险的产生。

“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统计和案例分析,舆情风险往往是食品企业致命的风险。一方面,近年来,自媒体、融媒体异常活跃,引爆了一系列事件,导致多个企业甚至是大企业的消亡;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不了解媒体,不会应对舆情,甚至越描越黑、雪上加霜。” 张永建表示。

据记者了解,2018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食品安全舆情的28个热点做了调研,其中,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做了19期。通过对比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分类可见,对舆情热点的回应由2013年100%下降到2018年的33.3%,下降了2/3;而针对潜在风险的消费提示,由2013年的“零”上升到2018年的66.7%。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整体趋稳,乳业合格率居首,油、肉行业现轻微波动。2018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已由最初以危机应对为出发点的舆情热点解读,逐渐加大为“和平时期”以风险预防为特征的消费者教育。“这是中国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日趋从容、稳健的标志,这一特征在2018年愈加鲜明”。

最严监管得到落实

食品企业面临的第二个外部风险是监管风险。

张永建表示,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法律法现、标准制定、风险监测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四个最严”的要求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理念在监管中得到落实,监管趋严趋紧显而易见,只会更加严厉,仅“百日行动”内,公安机关就破获食品案件3600余起,抓获5100余犯罪嫌疑人。

对于假冒伪劣食品要:了解它 拒绝它关注食品安全

孟素荷则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永远存在。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已从大规模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安全建设,进入到更完善、细致的法规体系建设及治理源头污染、严打假冒伪劣产品的攻坚期。随着食品工业的健康转型,食品原材料真实性、食物过敏原及健康等问题均会是未来工作的着力点,需警钟长鸣。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均将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列为本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年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持“严格监管保安全,强化服务促发展”工作理念,紧紧围绕“3、4、5”做好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即抓好监督检查、监督抽检、生产许可3项日常工作;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乳制品质量安全、猪肉制品专项治理、小作坊综合治理4个提升行动;对调味面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蜂产品、婴幼儿乳粉5类高风险食品实施重点监管。

浙江省武义县对全县食品企业经过严格评定后,确定A级企业32家、B级企业26家、C级企业17家、D级企业1家。武义县市场监管局根据评定结果,确定重点监管企业、检查频次及抽样检测频次,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从源头严守食品质量安全。

消费风险影响企业品牌

张永建介绍说,近年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纠纷大量出现,为此产生的投诉和索赔,对企业的声誉、品牌、市场和经济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对此头疼不已。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企业发展部副主任沈志勇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仅在2016、2017、2018三年中,以秦东一个“职业打假”人为原告,就把重庆市经销鳕鱼片、鱿鱼丝、烤鱼片这类产品的商超和涉及到的企业,以“产品责任纠纷”为由,进行了多宗起诉。这些被起诉的商企,有的“打落门牙肚里咽”,有苦不愿诉;有的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认倒霉;也有身正不怕影子歪的硬商企,与“职业打假”者死磕到底,并最终取得胜利。

尽管很多职业打假人以营利为目的向厂商索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食品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了其可乘之机。

孟素荷则指出了近期中国食品安全的四大短板,即:以环境污染为源头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保健食品掺假。

孟素荷认为,对比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6年及2017年同期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问题逐年降低,说明生产企业的过程控制逐渐到位。但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的问题在逐年升高,说明破解原料污染问题的复杂、艰难与长期。同时,在2018年第三季度,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占据首位。

司法风险打击企业商誉

很多食品企业经营者因面临大量的消费索赔、行政举报、民事诉讼而焦头烂额,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因为涉诉而导致市值缩水、股票停牌等严重后果。

4月17日,大连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重大诉讼公告称,该公司于2019年4月17日收到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涉案资料。因相关诉讼事项尚未开庭审理、判决,暂时无法判断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而在此前的1月份,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项的风险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系大连东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办券商。主办券商在督导过程中发现公司涉及四项诉讼,涉及的借款本金已达 3,450 万元(未计算利息),占最近一期(2018 年 9 月 30 日)未经审计合并净资产的2.67%,且公司目前多个银行账户因诉讼受到冻结,存在无法清偿诉讼债务的风险,日常经营业务受到不利影响。

张永建指出,在法制社会,司法风险随处可见、随时可遇。无论是主动起诉还是被动应诉,打官司都是专业而又严肃的事情,但又往往是企业的软肋。因此,不管是大型食品企业还是中小食品企业,要主动辨识风险、主动预防、有效应对,做到自律自净在前,维护品牌声誉,化解品牌风险,确保品牌安全。

猜你喜欢

舆情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
切实加强对网吧的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