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宫廷年走近俗大文化众——专访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徐巍

2019-06-25撰文向明供图李忠民王盼向明

中华民居 2019年1期
关键词:北京故宫宫廷器物

撰文向明 供图李忠民 王盼 向明

春节年年过,今年不一样。春节期间,一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大型展览正在火热举行。北京故宫内不仅展出了近千件宫廷年俗用品,更复原了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为此,中华民居杂志社记者专访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徐巍,请他详解本次大展盛况。

徐巍

1968年生于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同年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从事古陶瓷的陈列、保管和研究工作。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先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北京故宫学刊》《中国文化研究》《紫禁城》《文物天地》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Q=《中华民居》

A=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徐巍

Q:近期,“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大型展览正在热闹地举办。请问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如此盛大的宫廷年俗展览吗?

A:是的。这的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如此大型的宫廷年俗展览。在冬季,因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故宫一般不会搞大型展览。因为目前展厅的设施条件有

此次宫廷年俗展览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牵头,书画部、宫廷部及文保科技部等其他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筹办。限,比如一些特殊的书画类文物并不适宜在冬季展出。不过,今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有幸如期举办了这次宫廷年俗大型展览活动。

Q:那么,今年为何会策划组织这次宫廷年俗展览呢?

A:这次展览的背后是有故事的。举办这次宫廷年俗展览与我们的前任院长郑欣淼和现任院长单霁翔这两位院长有着极大的关系。郑欣淼院长是学宫廷史出身的,对宫廷历史深有研究。他曾在北京故宫做过一次有关清宫年节习俗的主题讲座。单霁翔院长也特别推崇传统文化。于是院里决定今年举办一次宫廷年俗展览活动。

此次展览主要由我们器物部牵头,书画部、宫廷部及文保科技部等其他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筹办。我们就展览的主题单元划分、文物的筛选和布置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反复磋商,最终敲定了展览方案。我们分工进行布展,比如我们器物部主要负责准备陶瓷、玉器、漆器、珐琅器、文房四宝等文物,书画部主要负责准备绘画、书法、碑帖类文物,宫廷部主要负责准备宫廷生活类、典章类、宗教类和织绣类文物。另外,这些文物正式上展柜之前,都必须先经过文保科技部的保养处理。保养主要是指除尘保养,还包括对个别受损文物进行修缮。

Q:本次展览主要分为几大单元?展览布置上方面有何特色?

A:本次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文物展览位于午门正楼和东西雁翅楼展厅,实景体验部分则囊括了整个紫禁城游客开放区域。

文物展览共展出文物886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份文物属于“后来者”。那是1月9日下午工匠师傅在养心殿发掘的一份《清乾隆二十四年造办处呈大年三十戏曲节目单》,后来也被送入展厅进行展出。文物展览共分为“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等五个单元。其中,“祈福迎祥”单元主要展示福字、春联、春条、门神等皇宫过年的节物。这些节物宫廷和民间都在使用。当然,像岁朝图、天灯、万寿灯、宫灯则属于宫廷特有的用品。“祭祖行孝”单元主要展示的是皇帝春节祭祖活动的场景。“敦亲睦族”单元主要展示了元旦这天皇帝与宗亲、后妃分别宴饮的场景。“勤政亲贤”单元重点还原了皇帝新年第一次书写仪式—“明窗开笔”的场景,还复原了古代最高规格的皇家音乐—中和韶乐的演奏场景。在“游艺行乐”单元则展示了皇宫过年期间的娱乐活动,比如观赏冰嬉表演、戏曲表演等。实景体验部分以“欢天喜地”为主题,复原了北京故宫游客开放区域内的清宫年节装饰场景。游客走入北京故宫内可以看到,道道宫门上都张贴着门神和春联,长长廊庑上悬挂着各色宫灯,乾清宫、皇极殿丹陛上下都竖立着万寿灯和天灯。另外,在乾清宫东庑内还设有数字模拟沉浸式体验展览,游客可以参与体验。还有,在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会举办“中华老字号,北京故宫过大年”大型年俗展览活动。

因此说,这次展览堪称“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一次展览”。

Q:我们看到此次展出的文物种类非常丰富。请问这些全部都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吗?

A:绝大部分都是,只有极个别的展品是从天坛公园管理处、首都博物馆、沈阳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几家兄弟单位借来的,这主要涉及几幅门神画像和门联。其实这些藏品我们北京故宫博物院也都有,但是有些藏品有残损,没办法用于展出。比如,北京故宫收藏的对联有些版框已经损坏,只剩版心了,也就是只有剩下纸质部分了。但是沈阳北京故宫里的门联无论版框还是版心都保存得非常完好,于是就临时借来展出了。另外,还有几份皇帝的“新年开笔寄语”就是从我们旁边的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借来的。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本是同一家单位,但是后来分开了,分成了两家单位。不过皇帝的“新年开笔寄语”是作为文献档案收藏在中国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所以这次我们还得从他们那里借过来展出。

这次宫廷年俗展览展览堪称『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一次展览』。

Q:此次展出的都是国家级文物吗?有哪些特别贵重的国宝级文物?

A:此次展出的展品都属于国家级文物,尤其是书画作品、衣裳服饰、大宴桌等都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次展出的文物也就只有极个别属于等级略低的资料类文物。

说到贵重的国宝级文物,要重点提到乾隆时期制品“金瓯永固杯”了。该国宝曾上过2018年的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金瓯永固杯使用八成金制成,通体錾刻缠枝花卉,上面还镶嵌有数十颗硕大珍珠,红、蓝宝石和粉色碧玺等。其杯口边还铸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书,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它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的御用酒杯。

Q:此次展览开幕后,客流量情况如何?

A:对于北京故宫来讲,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之前都属于淡季。不过,只要我们能举办一些有新意的活动,就可以吸引来大量游客,让淡季不淡。近年来,春节期间游客慢慢地增多了。有时候游客量甚至接近北京故宫日限流人数8万人次。据初步统计,此次展览自开幕以来,展厅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达2万多人次。因为有的游客从午门进来,就直接往前面的太和殿方向走了,并不会上午门楼上来观展。当然,整体来讲,还是有很多游客对此次展览感兴趣的。考虑到可能会人多拥挤,我们把参观路线设计成单行道,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游客获得较好观展效果。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因此皇帝过年兼具家与国的双重意义。

Q:明年北京故宫还会继续举办宫廷年俗展览吗?这项活动以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A:明年应该不会再办了。年俗展览也不能每年都办,否则,大家看多了就不新鲜了。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围绕这个主题举办一次大型展览,时间应该是在“十一”国庆节之前。

Q:此次举办宫廷年俗展览有何重要意义?

A:不论古代还是今天,不论宫廷还是民间,春节一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为了让观众感受一番宫廷别样年味,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此次宫廷年俗展览活动。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象征,因此皇帝过年兼具家与国的双重意义。而清代宫廷过年更是融入了满族的年俗文化特色。在本次展览中,观众既可以看到平时生活中熟悉的年节场景和物品,还会有一些新奇的发现。当然,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我们也进行了线上传播。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将北京故宫过大年展览的内容及北京故宫文化传播至千家万户。

猜你喜欢

北京故宫宫廷器物
北京故宫游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琳琅满目——中国古代器物之扇子
听古器物讲“孝文化”
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宫廷珍品——孔府一品锅
《长江奉节夔门》《北京故宫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