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

2019-06-24尚新周

美术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广西艺术学院种养第一书记

2015年10月我被派驻到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第一书记,到2018年4月结束。这段生活已成回忆。曾经的艰辛现在回味起来也觉得平淡了许多,却沾染了岁月的香气,耐人寻味。

“画说扶贫”,是对我这段时间记忆的符号。

缘起

驻村扶贫工作中,哪有时间画画啊?又怎样开始画的呢?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结束入户精准识别工作后,2016年年初,全区进入精准脱贫阶段,冲锋的号角吹响,精准帮扶深入开展,在贫困的山村,第一书记成为“号手”。在村开展工作中,遇到两问题:一是语言不通,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寻找脱贫道路,发展脱贫产业过程中难以沟通,问什么回答多是“没呶”,群众热情地“敬而远之”,然后他们用土话叽里呱啦讨论,我被晾在一边。二是村里封闭,当时入村道路都没有修通,我是第一任第一书记,是为数不多的外来人,在没有经费、没有项目的情况下,如何让群众认可、让外界知晓成为我思考最多的事情。那段时间经常失眠,不安于这样飘在表面上虚度时光,对“怎样沉下”,“从什么角度钻进去”的思考折磨着我,常常凌晨两三点在宿舍里徘徊,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有诗为证:

夜深孤虫鸣,月高远树深。

徘徊复叹息,灯下远来人。

俯身问种养,谋划在我心。

破壁成一举,无绪难安枕。

画出了心连心的桥梁

为了理清思路,手习惯性地用笔在纸上乱涂乱画。周末不能回城,就拿着速写本在周边写生,群众看见稀罕,孩子、老人、妇女、下田的庄稼汉都围过来,主动用普通话七嘴八舌跟我聊,他们问我,我也问他们,拉家常式地展开话题,渐渐地聊得就多了:屯里适合种什么,养什么,屯里缺什么,群众想什么,甚至家里的老婆怎么样,小孩怎么样。话题不断,笑声不断。无形中找到了一个与群众沟通的方式,不是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间的倾诉,“村里来了一个会画画的书记”在村里传开了,后来因为画鸡,我被他们称为“画鸡书记”,比我的印制名片更好使,话里话外透出亲切感,以后当着我的面他们也多用普通话聊事情,生活中他们也会教我一些简单的土话。

画出了社会关注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2016年上半年,我创作出一幅《东凌山居图》和一幅《云涌东凌镇》,本来是失眠的时候所做的消遣,但“画鸡书记”的名头还是传到当时的县委组织部赖部长耳朵里,广西卫视第一书记节目组来德保县考察,赖部长积极推荐来多脉村看看,当时我拿出“云涌东凌镇”给他们看,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这成为2016年12月我能带着村里的“家养土猪”走进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组演播厅的前因。除此之外,还吸引人民网、当代广西、人民政协报、新华网等媒体的注意,人民网专题报道四次,广西日报头条、中国新闻网、新浪新闻网、凤凰网、网易新闻、时空网、中国商务新闻网等十几家媒体争相转载报道。《当代广西》杂志两次专题报道我村扶贫工作,德保电视台也多次报道我村扶贫工作。2017年,在人民政协报发表扶贫文章两篇,报道一篇。经过社会媒体的报道,扶贫正能量得以传递,吸引优势资源聚焦偏僻的多脉村,逐渐形成当地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扶贫态势。

画出多脉村脱贫出路

做事情要有自知之明。“我的优势力量在哪里?怎样才能将自己所学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怎样整合资源发展多脉村的脱贫产业?”我不断问自己。工作之余画画,画我的工作,画我的理想,画村里的风景和故事。将绘画作品作为宣传我村家庭种养农产品的名片,放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得到很多朋友的关注和点赞。

在广西艺术学院、东凌镇以及德保县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文化+产业”扶贫路子逐渐成型。按计划,我们将通过画展、微电影、摄影展等方式,宣传扶贫和当地产品,同时打造一个集宣传、产业展銷为一体的文化促产业发展平台,为东凌镇和多脉村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广西艺术学院“文化+产业”扶贫思路的逐渐展开,特别是我的“画说扶贫”展览项目的积极筹备,多脉村吸引了众多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来进行产业考察和捐助。

社会力量的参与,使村民不断得到实惠,他们对我的信任增强,觉得我可靠,有点“小本事”,有能力带领他们做点实事,同时在我身上,也看见脱贫致富的出路和希望,干劲儿也提了起来。我趁热打铁继续利用一切机会,打出组合拳,进行一系列举措:动员有致富想法的村干和致富能人,继续谋划本村的产业发展项目。成立多脉村民村合作社和第一个种养合作社——德保县金凤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狠抓“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规划村脱贫项目,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寻找团结致富能人,发展脱贫产业;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创新思维,筹划“文化+产业”系列扶贫项目,通过媒体宣传,积极打造“多脉村精准扶贫家庭种养产品”品牌;在外多方寻找销路,在内整合资源,改革机制,筹划逐步建立“村民合作社+家庭种养+超市+社区+网络异地销售”的产业链;充分发挥上联下通作用,在认真落实政府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奔走,吸引社会资源,积极拓展社会帮扶渠道,建立“社会爱心捐赠物品领取室”和“农家书屋”等,丰富了扶贫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将多脉村的家庭种养农产品和后盾单位广西艺术学院教师员工需求进行“产销无缝对接”,进行消费扶贫,带动多脉村建立符合本村条件、群众积极参与的脱贫产业,并以后盾单位为跳板,将多脉村家庭种养农产品打进南宁市场。两年间,组织多脉村党员干部集中本村贫困户家庭种养产品:家养菜猪、散养土鸡和放养山羊等,来广西艺术学院开展“多脉村家庭种养产品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教师员工的热烈欢迎,当天全部售空。三次活动接收订单超过160余单,销售猪30头,山羊51头,土鸡280只,土鸭10只,南瓜30个,直接销售金额约计17万余元。通过销售活动,带动多脉村种养产业的启动和发展。

宣传使我扬名在外,外联就得心应手。我带领村干通过对接市场资源,跑销路,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刺激村委干部自我发展意识。带领村干积极对接德保“大润发”超市设立精准扶贫展销摊位,联系南宁“悦农湾”等食材公司和后盾单位,不断谋划建立产销一体产业发展模式。

画出扶贫工作特色

两年来,积攒了百余幅扶贫小画,每幅画里都定格一段驻村扶贫故事,“画说扶贫”让我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书记”。

记得有次急着赶到镇上开会,在路上摩托车抛锚。送我来的小周只能推着摩托车去找地方修理。我一个人走在山路上,一辆车从东凌镇方向开过来,从我身边开过,一分钟之后掉头回来,司机探出车窗热情地问我:“尚书记,您这是要去哪儿?”我奇怪他怎么认识我,回答他说:“要去镇上开会,路上摩托车坏了。”他说:“上车,我送你去。”路上一攀谈才知道,他是刚从镇上出发回县城,路上看到我,特意回头送我。这件事我十分感动。类似这样的事也发生过多次,他们往往给我留下同样一句话:“看您真的不容易,对您的事迹很感动,真心佩服。”

一个人做不了什么,但是如果用一种方式凝聚和团结一帮人,就可能做些事情出来。试想如果不是因为“画说扶贫”,我可能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表哥儿”,或是周末躺在床上睡懒觉,这段生活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结语

“画说扶贫”是我这段驻村扶贫生活的起点,也应该是我这段生活的终点。举办“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画展,既是践行广西艺术学院“文化扶贫”思路,也是为了给村里筹集更多的帮扶资源,对于我来讲,这是我最后用尽全力使出我的“必杀技”,将我的血泪杂糅起来,凝结成晶,奉献给我奋斗过的第二故乡——多脉村。

在多脉村两年半的扶贫经历和生活,成为我创作的动力源泉,駐村日记系列作品,无不讲述我的牵挂和祝福。

尚新周

笔名贯一。研究生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师从梁耀教授,2011年留校任教。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个人画展2次,参加省级画展7次。2015年10月至2018年4月被选派到德保县东凌镇多脉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5月举办“画说扶贫·新周的驻村故事”主题画展。

猜你喜欢

广西艺术学院种养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广西艺术学院油画系2020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登
安徽 大力实施种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驻村第一书记
Contemporary local architecture
袁善楚
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作品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