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创新研究

2019-06-24吴明珊于善波刘宇会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一带一路创新

吴明珊 于善波 刘宇会

摘  要:自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之后,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国际舞台和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本文首先阐述了打造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要求,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的路径。

关键词: “一带一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路径;创新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JYE684 )。

一、前言

“一带一路”2013年提出,2014年成为国家三大战略之一,2015年完成顶层规划设计,2016年以来已经进入全面落实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都反复重申“一带一路”是一件造福千秋的大好事,既是惠民举措,又是国家战略决策。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但凡是国家强盛时期,均有“文化包容”、“政策开明”、“对外交融”三大特点,例如:汉代踏出了丝绸之路,唐代则是各国商贾云集长安城,长安城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明代则由郑和下西洋开拓出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人的足迹达到了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但是清朝则由于思想观念蔽塞、闭关锁国,导致中华堂堂泱泱大国变得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40年的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源于民族复兴的话语复兴也被党中央、国务院提上了议程。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经济话语权在全球的地位逐步提升,在达沃斯论坛、G20峰会、APEC峰会都大放光彩,中国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推动者、捍卫者,更是将经济全球化的新形态向全世界展现。但是中国还没有在国际上占据绝对的话语权,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和困难并非是在价值观层面和文化层面,而是在于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二、打造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要求

(一)文化自信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保持的坚定信心与充分肯定,并以实际行动来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多次提及文化自信,明确指出要增强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而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用坚决的态度、鲜明的观点、庄严的语境来传递出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理念,更是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还要加上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正面的回答:思想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没有思想文化的国家或者民族,都是无法屹立于世,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道德建设、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当前我国所采用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文化传统、历史传承、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演化与发展而得到的结果。更是因为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够开拓前进、走向未来,若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造性转化,也就不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让中华文化走向全球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还并非是文化强国,还仅停留在文化大国的层次,由此可见,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国运。基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来看,让中华文化走向全球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尤其是要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跨越时空、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文化精神传播出去,这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又要对新时代精神进行弘扬,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方式的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健全等多种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魅力。2004年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的孔子学院已经开办了14年,截至到2018年9月1日,已经在海外建立了中小学孔子课堂1073個、孔子学院511所,注册学员人数已经高达210万人,孔子学院的中外专兼职教师人数高达4.6万,中华文化魅力已经通过孔子学院等多种方式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直接影响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若没有硬实力,那么很有可能一战而败;但是若没有足够的软实力,那么甚至就会出现不打自败的情况。由此可见,打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战略要求。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路径

(一)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文化从来都不是单独出现,而是服务于特定的文化主体或者依附于特定的文化主体。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务必始终清醒地意识到中华民族才是文化主体。若要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就需要坚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华文化长期以来都是出于世界文明之巅,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爆棚”,但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而西方文明却成为了世界各国推崇的文化,“文化自卑”代替了“文化自信”,甚至还有部分国人丧失了独立的“精神自我”。但是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文化又重新恢复了生命力,中华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博弈与冲突中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要坚定“精神自我”,要将中华文化中那些凝心聚力的东西挖掘出来,创造性转化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是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若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那么必然能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快文化产业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更多、更好、更能够引起民族共鸣的文化产品被创造出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品应该要具有“创新性”特点,否则的话,那么必然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总之,只有坚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够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打下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凸显中国元素,提升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之所以没有像古埃及文化、古希腊文化那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较强,能够不断地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以此来提前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当今时代若想通过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那么就应该采用“积极开放”、“兼收并蓄”的态度来对待外来优秀文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兼收并蓄

众所周知,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就是文化,若没有文化来作为底蕴,那么就不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文化在5000年以来都始终以包容的态度与开放的胸怀来吸纳外来文化, 例如,佛教原本诞生于古印度,但自从传入到中国后就与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儒家文化相互融合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中华民族文化带来了难得与外来文化交流沟通的机会,务必要兼收并蓄。

2.积极开放

古语有云“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媒介,为了能够让中国更好、更快地构建属于中国特色的新型国际话语体系,那么就需要坚定文化自信,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特别是要在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构建新理论。第一,构建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覆盖哲学、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并且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予以提炼与总结,最终升华为中国理论。第二,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21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高低会对中国特色新型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这些优秀的人才来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唯有如此,才能够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与理解。

(三) 国际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融合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带动沿线64个国家、多达30余亿人口的发展,沿线各国通过密切合作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促进国际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当基础设施做得越好,当经济发展越快,人民与人民、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会搭建更多了解和沟通的桥梁,这样一来,国际经济发展反过来还会促进文化产业融合,正如中国古话所云“仓廪足而知礼仪”,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中华传统文化本质上属于一种强大的生产力,为了实现百年来中华儿女一直魂牵梦绕的“中国梦”,那么就必须要对文化生产力进行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驱动之下,中华传统文化将与外来文化交流沟通,实现多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当然,我们务必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態度,既不能盲目自大,又不能妄自菲薄,要积极吸取其有益养分,去其“糟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不断推动民族文化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李伟,王建婷.邓小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版),2014,20(6):67-74.

[3]李继高.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5):105-109.

[4]屈菡.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界党员代表热议十八大报告[N].中国文化报,2012-11-12.

[5]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8(12):101-105.

作者简介:

吴明珊 (1996—),  女,汉,黑龙江鹤岗,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于善波(1969—),男,汉,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刘宇会(1973—),女,汉,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一带一路创新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