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设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路径与方法探索

2019-06-24林淑敏郑刚强通讯作者徐非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

林淑敏,郑刚强(通讯作者),徐非凡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0)

我国大力推动“中国智造2025”,高新技术成果大量涌现,但面临着“产业化”困难的问题。要提高产业化率,需要技术成果在保证技术进步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十三五”规划中阐明了工业设计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优秀的工业设计可以显著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设计与技术的分离导致许多设计碍于技术止步于概念,也让高新技术的设计利用率低,难以推向市场。如果工业设计积极融入高新技术研发,将有利于工业设计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施。

一、工业设计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分析

(一)工业设计在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中的作用

优秀的工业设计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工业设计并非只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也涵盖了功能结构、品牌塑造及用户的体验设计,是连接产品与用户的桥梁。很多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具有很高的技术复杂性与领先性,但是转化时普遍缺少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作为技术与市场的桥梁,如果与高新技术有机融合,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工业设计创新的动力。工业设计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

(二)我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现状

专利是了解高新技术的重要窗口。《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自2013年以来没有较为显著的提升。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利转化率相对较低,现状并不理想。基于市场分析,企业开发技术时更有针对性,因此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高。(表1 )

> 表1 有效专利产业化率(单位:%)

高新技术领域普遍重科研而轻市场,科研与产业脱节。成本高与需求低都是产业化的阻力。要推进高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就要求高校与科研单位不要“闭门造车”。否则即便孕育大量的科研成果,也缺乏市场前景与实用价值。

(三)国内外工业设计的市场意义研究

企业是工业设计最直接的需求者。虽然专利产业化率最高,但其科研活力与技术领域仍有差距。大量企业不仅保持“引进现有技术”的传统思维,对工业设计的投入也不足。在产品外观、品牌设计以及用户研究上存在巨大缺陷。

图1 一款应用于背包的馈能式机械护具

图2 智来电背负助手

>图3 汉能公司开发的太阳能薄膜

图4 汉能汉伞

图5 汉能汉纸

图6 汉能太阳能发电包

国外的工业设计发展较早,欧洲国家对工业设计高度重视。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工业设计根本上是以市场作为出发点,成为构建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商业效果有明确的追求,美国工业设计对产品产业化的影响力在全球领先。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普遍设计优美而销量极大,在智能手机领域一直是行业风向标。除了利用领先的科技水平让每一代新品都能带来惊喜,苹果又凭借优秀的工业设计与同质化的市场拉开差距,是工业设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典范。

(四)工业设计与高新技术结合的现存问题

当前科技发展迅猛,技术成果转化时仅依靠技术差异取得市场优势十分困难。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往往与市场存在距离,难以进行产能分析和市场评估。同时,高新技术行业缺少与设计单位的信息交流,成果转化的产品缺少设计优化,在市场中缺失核心竞争力。

高校内部的设计学科和科研团体像是两条平行线。设计侧重于基础教学,既缺乏对市场的深度认知,又缺少学科之间的交流,设计成果难以进行实际应用,导致大量设计概念作品被束之高阁。同时许多科研项目在专利申报后也戛然而止,产业化率很低。

设计与技术密不可分,尽管企业专利产业化率相对较高,但是设计资源相对欠缺。企业与工业设计单位缺少合作,会让其技术成果局限于内部项目中,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

二、工业设计促进高技术产品产业化路径解析

(一)工业设计促进高新技术“源头成果市场化”

高校作为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急需推进交叉学科成果的产业化探索。工业设计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工业设计可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提高科研团队的市场意识,以产业化和市场为导向改进技术。工业设计可引导多学科团队在实际项目中分析市场、了解用户需求、掌握产业知识等,在设计中做到“以人为本”,使产品更具有用户亲和力。

很多高校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例如,武汉理工大学的“炫能科技”团队专注于“震动馈能”技术研发,与“天工设计”团队结合开发各类产品。已经将自主研发的智来电背负助手发展到了第四代。工业设计成员在用户研究、外形优化与人机契合方面贡献力量,技术研发团队持续改进技术,智来电背负助手正朝着更适应市场的方向发展。(图1、图2)

图7 OPPO Find X

(二)工业设计促进高新技术的“产品多元化”

工业设计可针对市场提出多种设计方案,促进高新技术运用于更多的产品类型。例如,汉能公司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该企业通过举办“龙腾之星·汉能杯”设计大赛广泛征集新产品设计概念,为技术寻找更多的产业化可能性。让设计师了解技术,并依托技术开发更多品类的产品,才能让技术在市场中实现更大的价值。(图3~6)

(三)工业设计增强高新技术的“产品可视化”

手机行业竞争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各品牌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在工业设计上一较高下。2018年,OPPO手机引入创新机械结构,并通过工业设计进行造型优化,使技术优势用设计“可视化”的形式更好地呈现给用户。Find X的双轨式潜望摄像头设计让“全面屏”显得更为纯粹,在一众“刘海屏”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出色的工业设计很好地展现了OPPO在技术上的研发实力,对推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图7)

三、工业设计推动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方法

(一) 以“前端研发融入法”奠定产业化基础

工业设计尽可能地从前端融入技术及产品研发过程。产品产业化应该是一个“产研学”相结合的过程,工业设计应该贯穿产品的市场调研、定位、开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工业设计融入技术研发,充分了解技术水平,才能将高新技术运用于具体的产品设计。有技术创新为设计注入能量,可以让设计脱离“闭门造车”与“纸上谈笔”的窘况,开发出能被市场接受的产品。

(二)以“产品原型创新法”开发多类产品

工业设计可针对市场与用户需求,为高新技术赋予具体的形式功能,从而设计出各类产品原型。工业设计除了提供外观造型和交互方式之外,还要作为技术与应用之间的桥梁。使高新技术的应用具备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震动馈能技术、太阳能薄膜技术都可以在多类产品设计上体现价值。

(三)以“市场需求引导法”矫正技术方向

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存在天然屏障。工业设计在融入技术研发时可通过市场调研与用户分析,为技术发展提供前瞻性方向。以市场为指导出谋划策,促进技术的改进发展。例如,在智来电背负助手的研发项目中,功能样机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的缺陷。要适应大众市场需求,就要求团队改进装置,让技术成品朝轻量化、易用化方向发展。

企业相比科研单位有着更为敏锐的市场意识,更应该重视工业设计与技术研发融合的价值。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产品向智能化、软硬件一体化、功能极致化发展,企业必须把技术研发与设计创新协同推进,寻求前瞻性发展的方案。让设计师的用户体验与设计创新,与工程师的技术及工艺创新交叉融合,才能开发出引领市场的产品。

四、结语

工业设计可以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竞争力。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应关注工业设计的价值与作用,让工业设计尽可能地融入技术产品研发的过程。高校应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充分利用科研力量和设计资源;企业应重视设计部门与设计人才,推动全产业链设计创新;科研机构也可引入工业设计人才,为高新技术研发提供设计支撑。工业设计可促进技术实施,高新技术也可为工业设计注入能量。二者深度融合,可切实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图表来源:

表1:http://www.sipo.gov.cn/docs/20180403103317809915.pdf

图1、图2:炫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图3~6:http://www.hanergymobileenergy.com/

图7:https://www.oppo.com/cn/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工业人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