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9-06-22魏志锋陈松杰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坑水利工程混凝土

魏志锋 陈松杰

(1.河南兴河水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濮阳 457000;2.河南大通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漯河 462300)

0 引言

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工程项目较多、露天工作量较大、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较为严格等。为了能够满足这一系列的施工要求,就需要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部门就要提前制定出完备的施工方案,并且还需要与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紧密结合,指定紧急处理补救措施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而下文则基于目前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的技术应用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确保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水利工程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飞速全面的发展,但是就当前的水利工程的整体水平来说,我们国家的水利工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同很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规范性还需要提升,因为规范性做的不够好所以我们的施工质量较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准还是有所差距。另一方面就是当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并且投入使用之后,还存在有一部分的水利工程因为地基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程表面渗漏等问题。水利工程实际上和土方工程及石方工程都很相似。因此,要是想做好一项水利工程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水利相关的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还有常规建筑的施工技术。如果想是水利工程能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就必须熟练地掌握施工技术并能合理的运用。

同大多数的综合性施工项目一样,涉及到的施工对象比较复杂也是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一个特点,因此在建设过程当中有很多的管理形式和施工形式,因为所需注意的比较多,所以如果相关的施工部门对于施工的细节不能够引起重视那么就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怎样才能够在安全控制的状态下进行快速的施工也是目前的水利工程所需要注意攻破的问题。

2 解决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排查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安全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之中,要仔细排查去除在水利施工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因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规模庞大,所以要统一管理各工地之间的联系;单就施工对象来说,所谓的排查安全隐患就是进行规范安全的操作。例如在进行水闸等高等建筑物施工、基坑开挖处理等工程项目的时候,要先利用安全的支撑设备和防护设备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还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在施工之前着手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需要从技术和思想两方面双重着手,以此来实现安全隐患的排除。

2.2 针对施工紧急情况建立紧急预案

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项目,所以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紧急事故或者突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做好及时处理发生的情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施工前就建立和完善紧急预案来提升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以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流沙、管涌为例,建设水利工程基坑项目是开挖性流沙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目前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立即停止进一步的开挖,并且迅速进行回填,以此来保障水位线超过地下水浸润线。当然了出现这些问题之后还需要做的就是紧急闭合基坑周边的二级或是三级井点,这样就使基坑中出现流沙的现象迎刃而解。

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基坑中出现管涌了,一旦出现了管涌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常见的有集水井强排法、深井降水法、注浆法等。接下来我们一集水井强排法为例进行分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管涌的情况,若是基坑底标高在不透水层的下面且并且坑底标高于待挖土体中的地下水浸润线标高低的情况下往往就采用集水井强排法解决问题。若是因为地下承压水的作用出现的管涌现象,那么首先就是尽早的堵住涌口,通常情况下使用堵口的材料是细石和绿豆砂。在堵住之后要做的就是排出坑内的水,并且抢挖坑中的土。挖到坑底标高之后,再用土覆盖集水井,使用潜水泵排水。值得注意的是要设置盲沟来引导管涌的水流入集水井。通常情况下,集水井往往是铁质或是塑料质的直径在600-800mm之间的井。当坑内的水没超过基坑底的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时间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浇筑工作,并且还需要封实集水井口。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就可以在基坑中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2.3 细化技术应用类别,明确质量控制要点

水利工程是一项要求极为严格细致的工程,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要对于技术应用的实际类别进行细化,不仅仅只需要明确重点检查的项目,还应该加强对质量控制要点的掌握。例如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的堤防填筑,而能保证堤防填筑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实现填料质量的保证,对此可以分别从填筑方法和压实方式这两方面进行把控。在填筑的方法上,为了能够保证整体的施工效果和确保最终的工程质量,同样的也为了能在施工中对填筑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就可以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填筑工作分成若干阶段分别进行填筑。每一次的填筑过程都是一次完整独立的施工,所以务必要严格的进行质量的把控和实时监测流程。同填筑工作相同,在之后的压实工作当中,最好也是选用分层压实的方法。

因为水利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从地基处理技术的层面上来看,大多数的水利工程的地质条件是比较差的,这主要体现在了周围土层的含水量大等方面,较差的地质条件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存在不可避免的影响的,因此,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对地基进行加固来避免例如地基崩塌等造成的损失。进行地基加固时常用的技术就是排水砂层固结技术和土层换填技术等。然而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的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比如目前较为常用的加固技术有人工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灌浆加固技术、硅化固结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相较于之前的固结技术不同的就是对原有土层进行了优化,因此保障了地基质量的同时大大的延长了使用寿命。

另一个可以决定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凝结效果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水利工程内部使用的混凝土往往抵不住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而出现开裂,如果混凝土出现了开裂的情况,那么水利工程的磨损速度就会加快,从而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质量。因此,如何能够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等工作就成了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在进行施工的前期就需要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和解决出现的开裂问题。进而确保水闸施工中怎样避免上游铺盖和底板的开裂问题,一般情况下干缩裂缝和框架梁柱等的约束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所以要想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问题的频率,首要研究的就应该是产生这些开裂的原因:一些混凝土的表面是因为表面拉应力与内部拉应力之间产生矛盾所造成的开裂,这种裂缝一般情况下都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在进行水利施工的前期工作中要确保混凝土进行初步凝固的时候不要出现过大的温差变化,如果温差较大的话就会使拉应力出现差异,所以说要想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应从多方面进行把控。首先,在进行混凝土配比中要进行多次试验挑选出最适合的配比,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粉煤灰等高性能的活性混合材料,还需要注意的是就是避免选用会使混凝土内外产生较大温差的水泥,只有通过这样来提升水灰比的状态下才能够满足混凝土的稳定性的要求。在混凝土的施工层面,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变形,还可以在其中放置一定数量的高性能钢筋,这也能够提升混凝土的自身拉应力,只有当内部的拉应力和外部的拉应力保持二力平衡才会避免出现开裂的问题,同时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4 在施工的过程中注重水利工程的养护环节

处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的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并且还有利于对混凝土的凝结过程进行监控。目前的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养护工作有覆膜洒水、裂痕修复等等。当然,除了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之外,对于水利工程周围的维护及结构也要进行检查和养护,要确保模架的稳定性,进行养护工作时切忌不可图快,需要一道一道工序慢慢检查,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3 结语

目前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环节虽然进步飞快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的优化施工的技术应用水平,并要适当引进新的施工技术,掌握水利施工的特点取长补短,从而助我国水利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基坑水利工程混凝土
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中的运用
路桥施工中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探究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探讨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条件下的基坑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