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

2019-06-21王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消化酶复方功能性

王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胃病,临床常见症状为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等,可单独出现或成组出现,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复方消化酶胶囊是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单独用药虽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易出现复发现象,治疗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我院给予观察组患者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干预,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1];无药物过敏史;均自愿参与;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或具有共同障碍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5.31±2.4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5.33±2.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复方消化酶胶囊(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51)口服,1~2粒/次,3次/d。观察组:给予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其中复方消化酶胶囊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针灸干预具体为:取中脘与足三里,采用直径为0.30 mm,长为25~50 mm针灸针,常规消毒局部皮肤,中脘穴直刺25~40 mm,足三里穴直刺25~50 mm,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其中捻转角度范围以90°~180°为宜,提插幅度范围以3~5 mm为宜,频率为60~90次/min,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运转一次。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证候积分:根据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腹胀、吐清水或泛酸、嗳气症状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0~4分5级评分法。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显著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70%~89%;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30%[2]。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40×100.00%。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含:头晕、乳房胀痛、口干、一过性皮疹,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2) 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表3)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脘腹痞满 食少纳呆腹胀 吐清水或泛酸 嗳气观察组 40 0.81±0.02 0.93±0.25 0.99±0.13 0.81±0.05对照组 40 1.56±0.25 2.12±0.23 1.89±0.11 1.68±0.13 t值 18.913 22.155 33.425 39.50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的功能性肠胃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因此疗效不理想,且易出现复发现象[3-5]。复方消化酶为复方制剂,主要是由胃蛋白酶、木瓜酶、淀粉酶、熊去氧胆酸、纤维素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组成,其中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蛋白酶,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肽片段,具有助消化作用;木瓜酶是一种含巯基肽链内切酶,具有蛋白酶和酯酶的活性,能够将蛋白水解物合成类蛋白质,同时对动植物蛋白、多肽、酯、酰胺等有较强的水解能力,可消炎、利胆、止痛、助消化;熊去氧胆酸可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有利胆作用,还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减少肝脏脂肪,抑制消化酶及消化液分泌;纤维素酶是一种具有系统作用的复合酶,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促进不容性纤维素进行转化,加快吸收;胰蛋白酶能够将多肽链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中的羧基侧切断,主要发挥消化酶的作用,还可限制其它酶的前体,发挥活化作用,在蛋白酶中特异性最强[6-8]。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中属“胃脘痛”“痞证”范畴,现代人饮食不节、劳倦失宜是导致脾胃虚弱的根本原因,因此临床治疗时,需以“调通脾胃”为法[9]。报道显示,足三里、中脘穴进行针灸,能够刺激胃分泌增加,从而提升胃动力,同时还可降低内脏敏感性[10]。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将足三里及中脘穴作为针灸处方,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与单独药物治疗比较,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如患者依从性高,操作简便等。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可显著降低临床症状,通过强化肠胃功能,促进肠胃蠕动,从而有效缓解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腹胀及吐清水或泛酸等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本次研究中,两组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独药物治疗,具有相同安全性,不良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且不会导致其不良反应增加。

猜你喜欢

消化酶复方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