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防范化解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风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06-20薛啸岩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储备供给石油

薛啸岩

日本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土地紧缺。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新国家能源战略》以来,把能源从“一般商品”提升为“战略物资”。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为保障经济健康发展,日本政府与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稳定石油供应。

一、日本石油供给的脆弱性,根本原因在于进口量大、对石油依赖度高、进口来源较为单一

日本石油需求量不断下降,但仍然是石油进口需求大国。日本石油进口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达到2886.1亿升。由于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进口持续下降,广场协议后的1986年开始持续攀升,1994年后由于经济发展减速持续下降。进入21世纪后,石油进口量年均减少1.5%。2017年进口量1876.4亿升,略高于1986水平,占全球总产量的3.5%,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中美印三国。

日本能源结构对石油依赖较高。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流体革命”,形成了“油主煤辅”的能源结构。日本在1973年石油的一次能源占比达到75.5%后不断下降,2010年达到最低点39.8%。虽然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石油的一次能源占比连续两年上升,2013年后仍然延续长期的下降趋势,2017下降到了35.5%。

日本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单一。2017年,日本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99%,主要的石油来源国为:沙特阿拉伯(40.2%)、阿联酋(24.2%)、卡塔尔(7.3%)、科威特(7.1%)、俄罗斯(5.8%)。

二、日本的应对之道

为保证大宗商品供应的安全,日本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着手,并通过石油储备战略应对非常情况。日本通过扩大与稳定石油来源保障供给的稳定,通过改善一次、二次能源的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通过多层次的战略储备体系应对极端情况。

(一)确保能源供给上游安全,政府企业多重发力

由于日本石油需求量巨大,国内资源禀赋不足,日本政府鼓励企业投资、并通过能源外交等方式确保能源供给上游安全。

日本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能源市场。日本企业在海外从事能源勘探、开发、运输过程中,要面临政治风险、价格风险、外汇风险,以及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竞争。日本政府通过JOGMEC提供风险投资,支持进军海外能源市场的日本企业。虽然日本没有国有企业,但是日本仍然为能源企业的海外事业提供资金支持。日本政府通过JOGMEC出资和制定选择债务对象方针。2016年初,JOMGMEC为天然气的勘探与企业并购支援共计2544亿日元,对产油国的经济支援出资40亿日元,为海外地质结构调查出资20.5亿日元。

日本以能源为中心,通过直接投资、产业协同、人才交流、技术支援等一系列措施,深入与产油国的关系。2011年日本出资13亿日元在沙特阿拉伯设立电子器械、家电制品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沙特阿拉伯是日本最大的石油来源国,日本是世界最重要的机械制造国之一。两国通过各自擅长领域的合作加强能源合作。日本也在力图扩大民间合作,出资支援对产油国、产气国的共同开发项目、调查勘探项目、人才交流项目。日本共出资2.5亿日元支援坦桑尼亚浮体式LNG净化项目的共同调查研究项目,赞助古巴、肯尼亚官员至日本石油开发机构游学、讲课,出资2.2亿日元对伊拉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日本企业在海外布局中取得了不俗的进展。2009年12月通过竞标,日本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共同获得了伊拉克南部油田的开发权,并签订了为期20年的合同,2016年油田产量达到了23万桶/日。日本还在卡塔尔成立了日卡合同经济委员会,支持日本企业参与卡塔尔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日本也与俄罗斯签订了合约以保证能源供应安全。日本经产省大臣、伊藤忠商事、石油资源开发、丸红等公司共同出资萨哈林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获得了30%的权益。日本还参与建设了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的建设,JOGMEC与俄罗斯合作勘探,原油通过管道到达太平洋沿岸港口后再向海外出口。

(二)优化能源需求结构,稳步推进去石油化

日本的“脱石油化”进展顺利。1973年石油危机时,石油占一次能源供给率达到77.4%,此后不断下降,并在2010年后达到了43.7%。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低油价的背景下,石油占一次能源供给率仍然在下降。

1、一次能源

为减少石油占一次能源比重,日本加大利用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同时,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重新制定了核电政策,并着力解决可再生能源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日本对天然气的依赖不断增加。自2010年起,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就不断提高,从2010年的18.2%提高至2017年的23.4%。相比之下,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37.0%下降至2017年的35.5%。

核能发电今年显著提高,并在未来承担更重要角色。虽然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核能发电量断崖式下跌,但根据2018年7月出台的第五次基本能源計划,2030年核电发电比率计划达到20%至22%。

日本企业在脱碳发电技术上有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燃料电池、地热发电系统、蓄电池(铅、锂)方面,日本企业分别占世界份额的66%、54%、29%。在高效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方面,日本企业占全世界份额的16%、6.9%、0.3%。

2、二次能源

为构建更稳定更高效的能源供给结构,减少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及对外依存度,不仅要优化一次能源结构,还要探讨如何利用二次能源。在二次能源供给方面,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将氢能源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将氢社会作为战略目标的国家。

第二次能源结构中电力将扮演重要角色。电力来源广泛,易于使用,但日本在地理上孤悬于太平洋,无法像欧洲一样实现输出过剩电力、输出不足电力。因此日本政府努力提高家庭、产业电气化率。

日本是唯一将高效利用氢能源作为国家战略的国家。日本在2014年6月制定了《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并在2016年做了一定的修订。至2017年2月,日本普及了19.6万台家用燃料电池。日本从2016年3月开始销售两种以氢能源为动力的汽车。至2017年3月总计建设了90个面对汽车的氢燃料站。从2016年开始,日本开始投资将过剩风力、太阳能产生的电力转化为氢能源并贮藏的技术。2016年,日本提供氢能源供给设备整备事业补助金62亿日元,提供过剩能源转化氢能源供应链构筑实证事业28亿日元。

(三)战略储备

战略储备是日本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石油危机之前,日本就认识到战略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72年,日本就制定了45天储备量的目标。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加入IEA。IEA规定成员国有储备90天储备用量的义务。日本于1975年制定《石油储备法》,规定政府有储备90天石油用量的义务,民间有储备70天石油用量的义务。至2017年3月,根据JOGMEC数据,日本石油储备量可满足日本国内203天的石油需要。

日本现在共有10个国家储备基地,12个国家租用的民间储备基地。形式主要为海上油罐、地下岩洞油罐、地上油罐。民间储备主要以成品油和少量原油形势,储存在销售终端的仓库中。2016年,日本还投入31.2亿日元以确保离岛的石油配送安全。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稳定重点供给源,避免地缘政治动荡影响

稳定石油进口的关键在于稳定重点供给国家的供给。坚持“互利共赢”原则,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稳定有效供给。适当保持供给地的多样化、进口方式多样化,重点考虑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不断开拓新油气供应基地,把握进口主动性。从长远的战略利益上看,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既要在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方面着眼于开拓海外市场,也要着眼于确保中国能源安全通道的畅通,综合运用外交、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的手段,确保石油进口的安全。

(二)实施进口替代政策,提高国内供给能力

大幅增加我国天然气进口。以中亚为基础,连通俄罗斯、中东地区,构建中国—中亚天然气运输网络,将天然气运输网络和中东国家、俄罗斯管道联网。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是重要的天然气出口国,要予以重视。

适度加大核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要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基础和经验,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推进核电建设,大幅增加核电占发电量比率。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在确保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构建多层次战略储备体系,充分应对突发状况

充分利用我国外汇优势与国土面积优势,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大宗商品储备体系。

建立官民结合的资源储备体系。引入激勵和约束机制,通过法律手段督促企业率先履行储备义务,通过税收、贷款等市场化手段对超额完成储备义务的企业进行鼓励。

(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我国企业对全产业链的影响

互利互赢、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勘探开发、管道运输与储备、炼油与化工、工程技术服务、进出口贸易等合作,按照市场化原则,符合经济效益条件,提高合作质量,务实展开项目。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

猜你喜欢

储备供给石油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