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芹十编之出版物印刷业的未来

2019-06-19郭绪

印刷工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印数印刷业教辅

一直以来,出版物都是文化传承、信息传播、思想宣传的重要载体,而出版物印刷亦是备受关注的一隅。笔者以自身之学习、经验,结合近年行业的政策、数据、发展情况,加之自己的思考,提出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十点判断。

1.社会对出版物印刷业的宽容度在逐步了解中有所提高

自2010 年,新闻出版总署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在印刷行业动员和部署实施绿色印刷工作,到今年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发布了《关于发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通知》,认定了22 家企业为“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印刷行业似经历了“失望—绝望—希望”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说明了政府和社会在逐步了解印刷行业,对行业是否污染、有多污染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认知,同时也在有限度地释放对这一行业的宽容姿态。如果印刷企业可以利用好这次多方顶着巨大压力而谋来的政策新机,那么或将在全国形成一次为印刷行业的“正名”行动;若仍旧观望,错失良机,则实在可惜。

2.出版物印刷业发展过程中触底反弹的时期远没有到来

行业中有人认为,出版物印刷业的“U”型发展态势有可能正在阶段性地显现。个人认为情况可能并没有如此乐观。从行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近些年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占比相当高,公开数据显示(见表1),中小学教材、教辅印数占出版物总印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3 左右。若加上主题出版物,这一占比会更高。可以说,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业务支撑起出版物印刷业的近半壁江山,而这两类出版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强而市场属性较弱,不能完全代表行业的发展实际。

如果反其道而考量,可以估计出这样一种结果,在出版物印刷业总体规模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主题出版物和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占比越高,说明出版物印刷业的多样性就越差,均衡发展则会有更多的困难,发展动力理论上不足,因此行业走上上行道路的可能性反而更小。

3.出版物印刷业的属性将在成长的阵痛中逐渐走向清晰

行业属性的清晰,将会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从服务型工业向工业型服务业”的转变,或是出版物印刷业重生的基础。以工业为手段,服务业为本质,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是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业基础成就行业的规模,通过服务业本质拓宽行业的视野。

近几年,中小学教材、教辅印数占出版物总印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1/3 左右

4.印刷业技术工人的数量将在短期内加速缩减

从表2 数据可以看出,印刷业从业人数的递减速度在增加,并且从可预见的情况看,这种递减的趋势不会改变。印刷业技术工人的缺失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青年人不愿意投身这一行业;二是现有从业人员离开这一行业越来越彻底,以前是跳槽,现在是直接转行。

表1 2014 年—2018 年出版图书及中小学课本印数情况

表2 2014 年—2018 年印刷业从业人员状况

这于印刷业的发展而言有利有弊,所谓“利”,就是逼迫行业迅速升级,而“弊”就是短期内行业发展会受到影响。

5.印刷集约化程度在增速放缓情况下继续推进

随着从业人数的减少,印刷企业将逐渐走向两个模式,一是个性化的小而精模式,其服务性更强,专门精准服务于某一领域;二是集约化的大而广模式,其工业性更强,可以多领域甚至全领域地提供印刷支撑。这两个模式都是印刷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单从集约化角度来看,短期内这种进程不会停止,只要摆脱人工因素限制的行业诉求不变,这一点就不会变。但是前些年各省新华企业密集高额投入的状态将会减弱,因此集约化进程的增速会有所下降。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对教材的重视程度只会增不会减

6.印刷业跨行业发展的进程将进入突然加速期

印刷业的人口红利消耗怠尽之后,从“铅与火”向“光与电”转换过程中,设备、技术所带来的效率红利也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光与电”向“数与网”的转换还没有形成可见红利。因此,传统印刷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特别是与IT 业的结合,将成为创造新的“红利点”的基础。

7.印刷标准化的需求迫切性将自内而外地得以体现

印刷业自说自话的时代已经过去,跨行业融合就必须有共同语言,而标准正是联通不同行业最有效的工具。过去,行业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查部门以及客户是标准的主要推动者。而现在,各企业自身,甚至不同工序的操作者,均成为标准的迫切需求者,这将形成自内而外地推动标准化的新态势。

8.教材、教辅印量在出版物印刷中的占比继续增大

2016 年10 月,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教材建设“三个事关”的问题,即“事关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并且 《意见》还做出了一个影响之后教材工作的重要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

教材委成立后,完成了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今年针对义教阶段已在全国统一使用,高中阶段也在部分省份使用,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对教材的重视程度只会增不会减,因此这类产品在印刷出版物中的比重将会继续增大。

9.在出版物印刷领域,出版商阶层将进入萌发阶段

不仅仅是印刷业感受到了人工成本的压力,出版行业也不例外。很多小型的出版机构,在人员成本的控制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同时也出现了对优质印刷资源掌控上无能为力的问题。

作为重资产投入的印刷业,走向集约化是必然,而行业的垄断或局部垄断也或是一种必然。出版机构话语权降低,就会催生出版商阶层的产生。这一阶层会成为多家出版机构以及众多印刷资源的中间方,是资源的合理调配者和高效服务者。

10.数字印刷将在教材印制领域找到可行赢利模式

数字印刷,在这里强调的是工业型的喷墨数字印刷方式。针对其,目前有三个瓶颈:一是彩色喷墨技术与传统胶印技术相比,印品质量还有一定差距;二是数字印刷市场面不够广、量不够大、需求不够旺盛;三是在第二瓶颈的基础上,成本控制的难度太大。

教材、教辅生产基本可以规避上述瓶颈。原因如下:一是除特殊品种外,教材、教辅对工艺要求并不高;二是因市场变动大而印次多、补数多,对数字印刷的灵活性需求非常强;三是教材、教辅的用纸规格相对单一,非常适合数字印刷拼单模式,使成本下降。从教材印刷领域着手,数字印刷将会找到更可行、更合理的赢利模式和发展之道。

猜你喜欢

印数印刷业教辅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印刷业未来趋势预测及展望
2019,印刷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
2015年全国期刊业基本情况
2014年全国期刊业基本情况
2013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主要刊期的期刊出版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