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

2019-06-19

印刷工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贴标压敏胶不干胶

目 录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型式及基本参数

5 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示意图

附录B(规范性附录)贴标环境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抽样检验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竹林伟业科技发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英格条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成铭胶粘剂有限公司、泉州新日成热熔胶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大家智合(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市工艺管理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玲、刘勇、竺汉明、耿万民、杨红粉、孙健、杨君宝、冯艳萍、贾燕、邱晓红、李爱军、王道力、陈铭、黄向明、林小博、杜志国、李鑫、张正健、宋海燕、仇久安、唐贺增。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底纸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有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式及基本参数、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贮存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卷筒料无底纸不干胶标签一般产品,其它类型和形式的标签产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无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792 胶粘带剥离强度的实验方法

GB/T 4851 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GB/T 4852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实验方法(滚球法)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7705-2008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 7706-2008 凸版装潢印刷品

GB/T 9698-1995 信息处理 击打式打印机用连续格式纸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16 塑料 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GB/T 14258-2003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 14257-2009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放置指南

GB/T 18348-2008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 18724 印刷技术 印刷品与印刷油墨耐各种试剂性的测定

GB/T 19437 印刷技术 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

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CY/T 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T 93-2013 印刷技术 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HJ/T 220-2005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胶粘剂

HG/T 4139-2010 压敏胶粘制品用防粘材料

3 术语和定义

CY/T 93-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Y/T 93-201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不干胶标签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自身附有压敏胶层的标签。

[CY/T 93-2013中3.2]

3.2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不带有离型材料的不干胶标签。

注: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示意图见附录A。

3.3

空白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non print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承印材料表面无印制图像、文字、标识等信息的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3.4

印刷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print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承印材料表面印制有图像、文字、标识等信息的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3.5

定位黑标 fixed-length black label

印制在无底纸不干胶标签上,用于加工定位的黑色标识。

3.6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无胶区 adhesive free area of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在涂胶的过程中涂胶面纵向两边预留不大于3mm未涂胶的区域。

3.7

隔离涂层 isolation layer

用于防止粘连起到分离作用的涂层。

3.8

模切线 cutting line

用模切方式在标签预定位置加工出的分割线。

3.9

撕裂线 tearing line

用模具在承印材料规定的位置加工出的断续轧压线。

3.10

纸卷尾部警示线 warning line

印刷于标签卷材末端前位置,用来提示卷材标签即将用完需更换卷材的标识。

3.11

接头 joint

使用胶带将卷筒材料的断裂处相互粘结在一起的连接部位。

4 产品型式及基本参数

4.1 产品型式

4.1.1 按承印材料分为纸类、膜类、特种材料类等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4.1.2 按产品要求分为空白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和印刷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4.2 基本参数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基本参数(单位为毫米)

5 要求

5.1 承印材料

5.1.1 外观

5.1.1.1 平整无褶皱,清洁,无异物、破损、掉粉、颜色异常等影响印刷的缺陷。

5.1.1.2 卷筒承印材料端面齐整,直径尺寸和松紧度一致。

5.1.1.3 带有涂胶层的卷筒承印材料,涂胶层应均匀、无气泡、缺胶及溢胶现象。

5.1.2 接头

5.1.2.1 卷筒承印材料,每卷接头不超过1个。

5.1.2.2 接头处胶粘宽度宜为20mm~50mm,颜色有别于承印材料。

5.1.2.3 接头应斜接,无搭接和明显的间隙,接头处应表面平整;接头厚度(含粘结胶带)纸类、膜类厚度应小于0.16mm,特种材料厚度应小于0.21mm。

5.1.2.4 纸类材料接头抗拉强度不应低于该材料的抗拉强度。

5.1.3 尺寸允差

卷筒承印材料宽度误差应在±1mm的范围内,长度误差与规定长度比值应小于2‰。

5.1.4 印刷适性

承印材料着墨性好,PVC膜类材料润湿张力应大于32.0mN/m,其它无涂层的膜类材料润湿张力宜大于38.0mN/m,涂料纸和其他纸张润湿张力宜大于38.0mN/m。

5.1.5 环保

5.1.5.1 承印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值应符合GB/T 26572-2011的规定。

5.1.5.2 压敏胶的有害物质限量值应符合HJ/T 220-2005中4.3表1的规定。

5.2 成品质量要求

5.2.1 成品外观

成品外观的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外观质量

5.2.2 套印误差

纸类套印误差应小于0.1mm,膜类套印误差应小于0.2mm,正反面印刷对位误差应小于0.5mm。

5.2.3 实地印刷

实地印刷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实地印刷要求

5.2.4 定位黑标

5.2.4.1 印制的定位黑标具体位置按产品要求双方协议商定。黑标印在承印材料的背面,黑标反射密度值应≥1.0。

5.2.4.2 相邻黑标间距均匀、前后位置偏差应在±0.50mm范围内。

5.2.4.3 撕裂线位于黑标中间位置其偏差应在±0.50mm范围内。

5.2.4.4 其他颜色标识可参照上述确定要求。

5.2.5 墨层的耐磨性与结合牢度

墨层的耐磨性和结合牢度应符合GB/T 7706-2008的规定。

5.2.6 模切

模切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模切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

5.2.7 撕裂线

5.2.7.1 撕裂线应平直、均匀、不应有断裂的现象。

5.2.7.2 纸类、特种材料类横向撕裂线抗拉强度应为25%~30%的原纸纵向强度,应易撕断;膜类横向撕裂线抗拉强度应为20%~25%的原纸纵向强度,应易撕断。

5.2.8 压敏胶性

5.2.8.1 压敏胶应具有一定的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

注: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三个指标涉及范围较广,应满足产品要求确定具体的技术指标

5.2.8.2 压敏胶应具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老化后的性能应与5.2.8.1的指标一致。

5.2.9 隔离涂层

应符合HG/T 4139-2010中的规定,即:隔离涂层的离型力在常温时,持续20h后,应≥0.05 N/inch;温度在70°时,持续20h后,应≥0.08 N/inch。残余粘着力SA应≥80%。

注:离型力和残余粘着力两项指标涉及范围较广,应满足产品要求确定具体的技术指标。

5.2.10 无胶区要求

在涂胶的过程中纵向两侧边预留未涂胶区域应不大于3mm。

5.2.11 信息码要求

5.2.1 1.1 二维码号码的字迹应清晰完整,机读识别灵敏,号码不可漏印、间断、重码和错码。

5.2.1 1.2 条码的印制质量应符合GB/T 14258-2003中质量等级的规定,即产品质量等级不应低于D级。

5.2.1 1.3 条码符号字符与其所标识的数字代码应一致,条码信息与数据源信息应一致。

5.2.12 成品分切

5.2.1 2.1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分切后,端面应整齐,错位允差在±1mm的范围内,内外松紧度应一致,标签与芯管、标签与标签之间无松动滑移。

5.2.1 2.2 成品长度误差与规定长度比值小于2‰。

5.2.13 耐试剂性

经过耐各种试剂性能测定后,油墨层完好,外观颜色应无明显变化。

5.3 成品贴标要求

5.3.1 标签被贴物应洁净、干燥,无灰尘、油脂。

5.3.2 贴标前不应用手或其它物品直接接触压敏胶面,标签应及时贴在被贴物上。

5.3.3 常规标签贴好后,放置于5℃-40℃的环境下,24h内应无起翘现象。

6 检验方法

6.1 检验条件

6.1.1 实验室环境: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40%~60%,无挥发性溶剂的场所,干燥通风且避免阳光直射;

6.1.2 观样光源:符合CY/T 3的规定,目视角度为30°~45°;目视距离为300mm左右;目视时间不大于5s。

6.1.3 抽样检验见附录C。

6.2 承印材料检验

6.2.1 外观检验

在6.1条件下目视检验承印材料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1.1的规定。

6.2.2 接头检验

6.2.2.1 目视承印材料每卷的接头个数,结果应符合5.1.2.1的规定。

6.2.2.2 用精度为0.5mm的标定钢直尺测量接头处胶粘宽度,结果应符合5.1.2.2的规定。

6.2.2.3 目视接头状况(斜接、搭接与间隙),并用精度为0.01mm的千分尺测量接头处的厚度,结果应符合5.1.2.3的规定。

6.2.2.4 用拉力测试仪在材料纵向上对接头处进行拉力测试。若接头处后于非接头处断裂,则认为接头处抗拉强度符合5.1.2.4。

6.2.3 尺寸允差检验

用精度为0.5mm的标定钢直尺测量承印材料宽度,尺寸允差应符合5.1.3的规定。

6.2.4 印刷适性检验

按照GB/T 14216的规定进行承印材料着墨性能检测,其结果应符合5.1.4的规定。

6.2.5 材料环保检验

6.2.5.1 按GB/T 26572-2011中的规定,对承印材料的有害物质量值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5.1.5.1的规定。

6.2.5.2 按HJ/T 220-2005中5.3的规定,对压敏胶的有害物质量值进行检测,其结果应符合5.1.5.2的规定。

6.3 成品质量检验

6.3.1 成品外观检验

6.3.1.1 目视成品外观及图文,应符合5.2.1中表2的规定。

6.3.1.2 用精度为0.5mm的标定钢直尺和精度为0.1mm的20倍刻度放大镜测量印刷白点直径、间距,应符合5.2.1中表2的规定。

6.3.2 套印误差检验

按照GB/T 7705-2008中6.4的规定进行套印误差检测,结果应符合5.2.2的规定。

6.3.3 实地印刷检验

6.3.3.1 同批同色同位密度

按照GB/T 7705-2008中6.5的规定进行同批同色同位密度偏差检测,结果应符合5.2.3表3的规定。

6.3.3.2 同张同色色差

符合GB/T 19437规定的测试仪器,按照GB/T 7705-2008中6.6的规定进行同张同色色差检测,结果应符合5.2.3表3的规定。

6.3.4 定位黑标检验

6.3.4.1 定长黑标的密度检验应采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2.4.1的规定。

6.3.4.2 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黑标之间的间距,结果应符合5.2.4.2的规定。

6.3.4.3 用精度为0.01mm的显微镜测量撕裂线位于黑标中间位置,结果应符合5.2.4.3的规定。

6.3.5 墨层的耐磨性与结合牢度检验

墨层的耐磨性与结合牢度检验分别按照GB/T 7706-2008中6.8和6.9的规定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5.2.5的规定。

6.3.6 模切检验

按照GB/T 7705-2008中6.3.1的规定进行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检测,其结果应符合5.2.6中表4的规定。

6.3.7 撕裂线检验

6.3.7.1 目视检查撕裂线,结果应符合5.2.7.1的规定。

6.3.7.2 按GB/T 9698-1995中4.6的规定进行横向模切线抗拉强度的测定,结果应符合5.2.7.2的规定。

6.3.8 压敏胶性能检验

6.3.8.1 分别按照GB/T 4852、GB/T 4851和 GB/T 2792的规定进行压敏胶性能的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检验,结果应符合5.2.8.1的规定。

6.3.8.2 取成品标签作为抗老化试验试样,在温度68℃~72℃,相对湿度为60%~70%的条件下,放置时间为48h,按照GB/T 2792规定测定试样180°剥离强度,结果应符合5.2.8.2中的规定。

6.3.9 隔离涂层检验

按照HG/T 4139-2010的规定进行隔离涂层的物理性能检测,结果应符合5.2.9的规定。

6.3.10 无胶区检验

用精度为0.5mm的标定钢直尺进行误差检测,结果应符合5.2.10的规定。

6.3.11 信息码质量检验

按照GB/T 14257-2009和GB/T 18348-2008的规定进行信息码(二维码和条码)的数据准确性和可读性检验,应符合5.2.11的规定。

6.3.12 成品分切检验

目视成品分切后的质量,并用精度为0.5mm的标定钢直尺进行检测结果应符合5.2.12的规定。

6.3.13 耐试剂性检验

按照GB/T 18724的规定进行墨层耐试剂性检测,结果应符合5.2.13的规定。

6.4 成品贴标检验

用检验合格的温度计、湿度计、计时器检测产品的贴标环境、温湿度,并目视贴标后的贴标质量与时间保持,结果应符合5.3的规定。

注:贴标环境要求见附录B。

7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7.1 标志

7.1.1 每种产品应在外包装上的明显部位贴检验合格标签,内容至少应包括:

a) 用户单位名称、产品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及重量;

b) 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合格证或产品说明书及检验员代号。

7.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至少应包括防压、防潮、防晒、防火等标志。

7.1.3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的规定。

7.2 包装

应根据产品的体积、质量和数量要求,采用塑料薄膜、防潮纸或有一定强度的纸箱进行包装。

7.3 贮存

7.3.1 贮存环境应满足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40%~60%。

7.3.2 贮存环境应保持通风防潮、防尘、防晒、防燥热、防油、防蛀、防霉、防腐蚀气/液体,不得重压。

7.3.3 在满足7.3.1和7.3.2的贮存环境要求下,贮存期一般为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贮存期超过12个月应在出厂前进行开箱检验。

7.4 运输

7.4.1 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不允许抛掷、踏踩,避免铲车对货物的碰损。

7.4.2 应注意防雨、防潮、防晒、防腐、不得重压。

7.4.3 产品入库、贮存、运输应具有可追溯性。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示意图

图A.1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示意图

附录B(规范性附录)

贴标环境要求

B.1 贴标环境温度宜为-15℃~50℃,相对湿度宜为40%~60%。

B.2 贴标前标签和被贴物宜在贴标环境中存放时间8h以上,使之与环境温湿度相匹配。

B.3 特殊被贴物应选用适当的标签和贴标环境。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抽样检验

C.1 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同一品种、统一规格、同一生产周期的一组单位产品为一批。

C.2 应保证所生产的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符合本标准或合同的要求,每卷(箱)产品交货时应有合格标识。

C.3 抽样方法应按GB/T 2828.1中正常二次抽样方案的规定进行,检验水平为特殊检验水平S-2,接收质量限(AQL):黑标密度及定长,印刷套印精度、压敏胶性能、隔离涂层、撕裂线AQL=4.0;宽度及偏差,无胶区域、芯管内径及偏差、外观质量、标识、包装,纸卷长度及偏差AQL=6.5(见表5)。

表5 抽检及合格水平

猜你喜欢

贴标压敏胶不干胶
高性能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邮购信息·
压敏胶黏制品用料制作的研究
可擦拭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工艺优化
邮购信息
大力推广无底纸不干胶标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高精度自动贴标机的研究及应用
人造石英石板材自动覆膜喷码贴标自动化改造
我国“贴标”债券发展初探
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