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亦兵亦农

2019-06-18伍晴晴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陶俑馆藏庄园

伍晴晴

中国农业博物馆于1986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经过30多年的积累,该馆收藏了众多反映农业发展的各时期的文物。目前,馆藏各时期的陶器2000余件,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陶明器、唐三彩、元黑陶为代表的陶器类文物,已经成为馆藏文物中体系完整且最具特色的一类藏品。

在众多馆藏精品文物中,本文选择具有“最美的陶俑”之称的四川地区东汉执锸陶俑为代表,对其进行介绍和描述,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地主庄园经济以及亦兵亦农的部曲制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生动活泼的汉代陶俑

俑作为一种随葬品,产生于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制度和丧葬礼仪,同时也可窥见古人的生活习俗、衣着服饰。陶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夏商奴隶制时代,采用活人与牲畜殉葬。至春秋战国,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殉时代逐渐终结,代替人殉旧俗的随葬俑兴盛起来。目前最早的俑见于安阳殷墟商代王室墓中与人殉一同发现的双手绑缚的奴隶俑。秦汉时期至隋唐时期,随葬陶俑非常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于汉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因此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和艺术空前繁荣和兴盛。陶俑自春秋战国时期被作为代替人殉的随葬品以来,经历了秦代的过渡时期,到汉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陶明器,有反映生产生活场景的陶楼、陶灶和陶水田,有各种动物造型的陶鸡、陶狗、陶牛等,还有大量从事劳动或社会生活的人物陶俑。这些陶明器几乎可以复原两千年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拙朴奔放的四川东汉人物陶俑

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地区的制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成都周边的营盘山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前1800年)的陶器十分丰富。广汉地区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3000—前1000年)和成都西郊的金沙文化(商周时期)也发现了众多陶器。

自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有效的自流灌溉系统使得四川成为重要而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使其在汉代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发达为四川汉代艺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墓葬中的随葬品也越来越丰富奢华。据考古发现,东汉陶俑的出土地点主要在成都平原一带。著名的成都西郊西窑村东汉墓、新都的马家山崖墓、绵阳的杨家镇崖墓等众多四川汉墓中,均出土了大量人物陶俑。

四川汉代陶俑造型生动、气势威猛、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最美的陶俑”。四川地区的东汉陶俑造型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常见的陶俑类型有劳作俑、伎乐俑、武士俑。劳作俑又可细分为从事农业生产的执锄俑、执锸俑、执铡俑;从事家务劳动的俑又可分为在厨房干粗杂活的和主人的贴身内侍等。伎乐俑主要有说唱俑、舞俑、抚琴俑、吹箫俑、击鼓俑。武士俑则有执刀俑、射箭俑、执盾俑等。

亦兵亦农的东汉执锸陶俑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近千件汉代陶明器,其中东汉执锸陶俑非常珍贵也最具特色,它不仅反映了四川地区东汉时期高超的制陶工艺,更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地主庄园经济和亦兵亦农的部曲制度。

技艺精湛的制陶技术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的执锸陶俑,泥质灰陶、器型完整、高大威猛、制作精美,面部表情生动、惟妙惟肖,塑造出乐观勤劳、善良可亲的劳动者形象,反映了当时精湛的制陶工艺,艺术水准令人叹服。

考古资料表明,汉代初期的墓葬中几乎没有发现过人物陶俑,即使是一些规模大、墓主人地位较高的大型土坑木椁墓中,也少见有人物陶俑出土。最早的汉代人物陶俑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从东汉时期人物陶俑的不断发现来看,汉代人物陶俑的高峰期是在东汉末年。

东汉早期的人物陶俑从体形上看较小,一般高30至50厘米,制作也较为粗糙。到东汉后期至蜀汉,人物陶俑的体形不仅变大,而且制作也更为精美。烧制体形大的人物陶俑难度很大,馆藏的东汉执锸陶俑高达75厘米,可见当时制陶技术的先进。

封建豪强的庄园经济

东汉时期人物陶俑的大量出现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并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汉代初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到西汉后期已经出现了大地主、大商人。

东汉时期,政府赋税与徭役日益繁重,加上屡发战乱和自然灾害,人民苦不堪言,独立的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无力抵御冲击的农民只好将土地变卖或抵押,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成为地主的奴婢或依附民,成为庄园里的主要劳动者,不仅从事农业,而且还经营各种农副业和手工业。此时,土地兼并逐步加剧,土地日益集中,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东汉豪强地主的势力越发庞大,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豪强地主经济最终形成。

四川地区豪强地主势力亦十分突出。《华阳国志》把每一郡、县的世族大地主都作了明确记载,称他们为“冠冕大姓”“甲族”“望族”“豪富”等。他们建立了大大小小、实行自给自足的地主庄园。

亦兵亦农的武装家兵

随着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为了维持对农民的统治和保护庄园的财产,庄园里私人武装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豪强地主把一部分依附农民和宗族宾客按军事编制为“部曲”,即家兵。这些“部曲”,既是依附农民,从事生产劳动,又是地主的家兵;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充当庄园私兵。

据东汉大尚书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晚期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十分注重武装演习与军事预警。每年的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冬将临之时,世族地主就组织一部分农民,在庄园里“缮甲兵,习战射”;当局势动荡之时,庄园主则“聚宾客”以自守,必要时,对反抗农民进行镇压,或与官府对抗等。后来,豪强大族的这种私人武装规模逐渐扩大,按军队编制组成部曲,招兵买马,扩充军备,独霸一方,从而形成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东汉的墓葬中,四川各地都出土了大量武士陶俑和部曲陶俑,他们正是豪强私人武装家兵的反映。武士陶俑一般形体较大,身穿甲衣,手握盾牌或其他武器。部曲陶俑则一般手执生产工具,腰佩大刀,生动地刻画出亦兵亦农的部曲形象。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的东汉执锸陶俑,头戴笠帽,一手持锸,一手持箕,脚踏草鞋,高卷的裤腿,有力的双脚,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汉代,铁器的运用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广泛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对田地耕作等农业方面影响尤其明显。铁农具的普及促进了水利开发、土地开垦,使得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锸,将一凹形铁器安装于似木铲物的底端尖部,最早流行于战国时代的长江中游地域。汉代成为四川最常见的一种从事农田、水利劳动的起土工具。古代农人惯以锸箕并用,箕是劳动中用来装土的工具,也可以认为表示捡落筛谷物等的情况。

执锸陶俑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手中除了拿着锸,腰里还别了一把长刀。锸是农具,刀为武器,反映了陶俑的双重身份。这个执锸俑,可能就是当时地主豪强的“部曲”,是东汉豪强大族私家武装部曲或家兵的生动写照。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此时的中国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经济发展、疆土扩张。汉代陶器就是在这片时代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奇葩,它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在塑造技巧上还是在雕刻手法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汉代陶器不仅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精神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还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中國农业博物馆馆藏的东汉执锸陶俑,器型完整、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制陶的较高技术和艺术水准,对研究我国制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要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从另一侧面展现了东汉四川地区豪强地主建立的庄园经济特点,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庄园武装防卫的情景,是我们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猜你喜欢

陶俑馆藏庄园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奇怪的庄园
皱眉人
动物庄园
陶俑
印度KL庄园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来自远古的使者—陶俑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哭泣的汉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