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观

2019-06-15殷郡伟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诗意建构

殷郡伟

课堂的意义是什么?语文课堂的核心要素在哪里?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什么核心价值追求?就在今天,面对题海术、学案制、理科化的语文教学,我们重申语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境界已然成为一种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如果从课堂的生命意义出发,从语文的“心理”角度阐述,你会发现,除了那些同质性的物理与物性概念,语文课堂应该有更为高远的追求,我们把这种追求定义为“诗意的栖居”——它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心理空间与精神空间,所有的语言、思维、情感和心智在这里交汇。它以生命的诗意为依据,以生命的往来与诗意的发现为指向,在多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多理解的交互中,融合成一个丰富而活泼的时空,形成一种独有的“课堂气象”。

一、 “儿童诗意表达”何以成为课堂可能

“儿童诗意表达”既是一种方法论,也是结构论,更是价值论。我们以诗意的高度来建构表达的意义、语文的意义以及儿童生命的意义,并以课堂为载体,通过诗意的指向来实现认知的深度、表达的自然、成长的个性。在充分尊重儿童的意志与选择中,不断放大他们的丰富想象、精彩观念,以更“宽容”的姿态去建构一个全新的生命场。

1.经验视域:基于课堂的评价尺度

实践中,关于对课堂的理解,我讨论更多的是“什么是有效课堂?”“什么是深度课堂?”“什么是高效课堂?”从“效果达成”的角度而言,有效、深度、高效确实为课堂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当然,这也为“效果”本身的达成陷入了一种莫衷一是的境地,因为我们的视角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堂有什么”,而忽略了“课堂没有什么”。那换言之,相对于“有效课堂”,什么是“无效课堂”呢?学生不愿意参与的课堂是无效的;学生不会学习的课堂是无效的;学生始终学不会的课堂是无效的。这也意味着“不愿参与”“不会学习”“始终不会”的课堂一定是和“有效”背道而驰的。所以,真正的“有效”一定与学生的状态有关,一定与学习的机制有关,一定与教学的效果有关。所以,“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一定是基于“有效”展开的,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状态、学习的机制与教学的效果的。这样的一种关联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强加施与,更多强调的是状态本身的自然而然,机制本身的灵活变式,效果本身的生成生动。

2.研究视角:基于需求的教学转型

课堂教学的改革总是在不断的推进中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范式和新的成效。语文课堂教学以其鲜明的学科属性,从解放初期的关注逐字逐句的微言大义阐释、知识要素的“回讲”,到六七十年代的串讲纠偏、精讲多练,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现如今的串联语文要素,关注语用生成。一系列的变革,让语文课堂教学从关注知识性走向艺术性,从关注规律性走向品质性。我们不仅深入地探讨“什么是语文”,更关注如何以学生的视角来“实现语文”。所以,“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就是基于儿童的语文认识而展开的,就是基于儿童语文学习的热忱而定位的,就是关注到儿童学习语文,形成语用素养而建构的。它不仅注重语文要素的知识性落地,更关注语文教学的艺术性阐释,还有针对性地進行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性探讨,并从知识、艺术、规律中不断生成“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品质性建构。

3.关系视野:基于现象的原理分析

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就是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所以,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基于个性发展的语文教学内涵,处理好“儿童诗意表达”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我们往往把“教学”理解为一个行为,这也导致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教与学”的内在机制与意义。从某种程度而言,在“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建构过程中:“教”是方法,“学”是目标;“教”是载体,“学”是指向;“教”是知识的外显,“学”是诗意的内核;“教”是量变的积累,“学”是质变的过程;“教”是对于客观本质的聚焦,“学”则强调主观意识的发散。教学的完整过程应该是尝试、是试错、是体验,是一种想象、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建构。从认知迁移的角度而言,“教”是“学”的指向,“学”是“教”的归旨。“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于“教”的使然、“学”的自然。

二、 “儿童诗意表达”课堂建构的三种境界

“儿童诗意表达”是具有学科特质的。所谓的学科特质,第一是强调这样的一种表达是以语文学科为载体的教与学的实践;第二是强调“表达”本身即是一种工具,通过这个工具来实现语文学习转化、语言交际互动;第三是强调“表达”的意义在凸显语文学科对于儿童诗意生活的启发、诗意生命的塑造。当然,归根到底,“儿童诗意表达”指向的是“儿童”,关键在“表达”,突破在“课堂”,目的在“育人”,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意象,致力于儿童诗意的生成。

1.“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就像“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向来具有独特的鲜明性,这样的一种鲜明性从某种程度而言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样性。鲜明性、多样性让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活泼生动、精彩纷呈的局面,也为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鲜明性与多样性规避了语文教学基本尺度的把握,而“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则是基于语文“尺度”教学的再认识、再理解与再实践。当然,“尺度”不是一味地遮蔽“语文味”,也不是一味地凸显“语文味”,而是在语文课堂与“儿童诗意表达”之间建立平衡,并以此为基点,寻找儿童语言发展与语言智能发展的新的平衡点。当然,“尺度”也告诉我们,“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像“语文课”,那就意味着,首先要有语文元素,其次要有语文的结构,再次需要有语文的效果,只有这样,“表达”才立得住,“诗意”才出得来。

2.“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不是“语文课”

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往往不一定有什么固化的章法,它有时甚至是仅仅存在的一种感觉。在这种感觉中,有一种氛围引领儿童欣然地表达,教师智慧地演绎,知识自然地流淌。我们会发现这其实也就是“儿童诗意表达”语文课堂最真实的样态,我们往往追求的不是某个语文知识点,语文要素的铺排、习得、生成,更期待一种不太像语文或者是超越语文的、引申出去的东西。这种“东西”既是一种思想意念,更是一种知识经验,还是一种学习素养。当然,它还是有其独有的特征的,比如它具有跨界性,因为语文素养不仅仅只是学科素养,它更应该是一个人的艺术素养,甚至是综合素养,这种素养一定不是某堂课、某个知识点能够达成的,它一定是具有学科跨越性,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整合、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认知。其次它拥有想象力,语文的学习一定是具有画面感的,尤其是当它转化成儿童的“表达”,这种对于画面的想象直指表达的深意,让抽象的概念变成具象的场景,让具象的结构变成抽象的思辨,并不断生成一种全新的境界(诗意)。再者,它赋有生活化,课堂中的任何一个知识都应该是有关联的,这种“关联”首先一定是打通儿童与语文的界限,其次是构筑语文与生活的情境,再者是建立儿童与生活的对话,引导儿童从语文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3.“儿童诗意表达”让语文课唤醒“语文课”

语文教学究其根本就是语文教育,教育之“育”总是能够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比如,这个“育”可以是孕育,可以是养育,可以是培育,可以是化育……你会发现,这种遐想中呈现的每一个词都集聚生命质感,都是一个需要等待与唤醒、缓慢而柔和的生命过程。“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就是一种生命的课堂,就是一种唤醒的过程。我们期待这样的一种课堂,在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与成长节律的同时,不断滋养他们对于母语的亲近、热爱,不断富足他们生命的给养、价值,不断地在发现母语、拥抱母语和享受母语的过程中,以“表达”来实现一种学习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建构实质上就是一种儿童亲近母语的意识唤醒,就是一种儿童享受表达的智慧唤醒,就是一种儿童诗意栖居的精神唤醒。在唤醒中实现了语文课的再次超越,那就是“诗意与远方”的追寻。

三、 提升“儿童诗意表达”的课堂三意识

在我们看来,“儿童诗意表达”的语文课堂不仅是对于学科性质、学科要素、学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体认,更在于它能够持续地、稳定地促进生命的生长,并不断地实现一种诗意的精神灿烂。这样的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对于语文生命状态的观照,就是对于语文课堂生命气韵的营造,就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生命价值的考量。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师生与生活之间以“表达”来构筑一种诗意的生长关系,并随着个体意识的突围,不断渐进生命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一种生命本源的激活。

1.问题意识:想问,让课堂个性张扬

问题意识其实就是思辨意识,它体现着个体思维的活跃性与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本身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儿童诗意表达”一定是儿童自然的表达,儿童自然的表达的首要前提一定是思维的自然,然后才是表达的自然。思维的自然告诉我们表达是有经验基础的,是有兴趣基点的,是有意识价值的。当然,表达的自然也再次反馈这种经验、兴趣、意识的纯粹、娴熟和稳定。这样的一种思维还有一个关键的要素叫作好奇心。当萌生好奇心的一刻便情不自禁地“想问”,“想问”一定是有主语的,这个主语是“我”——“我”想要问。这也意味着一定是先“想”而后“问”。在想的过程中,表达在生成;在问的过程中,智慧在生成;在想问的过程中,一种持续生长的学习经验在生成。

2.表达意识:想说,让课堂尽情绽放

如果说不擅问、不好问、不会问是引发课堂孤立的诱因,那么,不会说、不擅说、不敢说则会让课堂陷入一种绝境。所以,我们提出“儿童诗意表达”的重点就是以“表达”来构筑课堂的情境,建立课堂的生态。当然,表达的前提是“想说”,“想”意味着有思考、有判断、有觉察,“说”则是“想”的内核转化。对于语文学习而言,总是需要一点感悟、需要一点想法的。因为有“想法”,才能生成更多的“新想法”,至于那些所谓的“会想”与“不会想”,首先还是要“想”,“想”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了,至于“想法”好不好,我们在不断“想”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洞悉其中的好坏。“说”亦是如此,在“想”的基础上,唯有大胆地说、自由地说才能“说出来”,“说”多了,也就慢慢地能流畅、有层次,能够蕴含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联系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在表达中不断绽放出精彩。

3.建模意识:想想,让课堂意犹未尽

在實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表达始终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不会表达”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表达”,而“不知道怎么表达”的背后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去想”。“想”其实就是一种思维重组与建立的过程,脑科学中,把这样的一种建立过程叫“建模”。当然,语文的本质也是科学,“儿童诗意表达”其实并不是纯粹的感性主义,它的理性源于对学科独到的感性表达,我们从来不回避、不遮蔽那些真正有助于“表达”生成的非语文“手段”,也会期待一种非正式的思维与行为渐入过程,让表达更自然、更真实、更生动。所以,我们也试图通过语言建模来寻找语言表达的规律,同时用建模的方式,让更多的想法点燃表达,并在表达中,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判断与行为思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诗意建构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虫子的诗意奇旅
语文课文
永恒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冬日浪漫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