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党建“双基”工作 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2019-06-12

党员干部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双基网格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基层社会治理就强;基层党组织弱,基层社会治理就弱。抓住了基层党建这个纲,基层社会治理才能纲举目张。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济宁市针对突出问题和短板,启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双基”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巩固基层基础。

一、建设过硬支部,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在社会治理结构中,村(社区)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是一线治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解决社会治理“中梗阻”现象,把社会治理措施落实到“最后一米”,关键在于建强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基层党建得到持续提升。但是,党支部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基层党组织群众威信差,“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团结引领群众的能力弱;有的基层党组织教育群众的手段缺乏,党的政策宣传入不了群众的“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济宁市启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动,促进党支部真正动起来、强起来,发挥好支部主体作用。一是分类定标,确保干有方向。根据农村、社区等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从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为民服务、矛盾调处、基础保障等6个方面入手,明确具体标准和考评办法,突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内容,推动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更加有力。二是对标提升,补齐工作短板。坚持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组织村(社区)党组织对照标准,找准薄弱环节,建立“问题清单”,逐项整改。突出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逐个“把脉会诊”,将存在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宗族势力较强等情况的村(社区),及时纳入整顿范围,逐个制定整顿措施,持续跟踪关注、巩固提升。三是连点成片,实现全面过硬。在城市,以过硬支部建设为牵引,打破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围墙”,着力打造“党建共同体”,形成党建“一盘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农村,抓好党建示范区建设,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级层面重点围绕泗河生态带、运河文化带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尼山圣水峪片区、微山岛片区、黄河滩区三大示范片区,建设富有特色的“两带三区”党建品牌,指导各乡镇分别建设1~2个示范区,发挥带动效应,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抓好队伍建设,培育社会治理的骨干。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人口数量激增,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各类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对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济宁市针对部分村(社区)干部年龄老化、服务能力偏低等问题,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一是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对于村党组织书记,加大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原籍退休干部职工、退役军人党员中的培养选拔力度;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从市县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探索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跨村兼职、优秀党员跨村任职。对于街道党组织书记,注重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从街道选聘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年轻干部、从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一批优秀党员等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二是开展农村发展党员三年突破行动。聚焦部分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坚持政治标准,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库和在外能人信息库,注重从青年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快培育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推广“党员微服务”等活动,强化党员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解决好身边小事、民生实事。三是加大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强化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制定并落实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办法,提高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服务能力,让社区工作者尽心尽责、发挥管理服务实效。四是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沉到农村、社区。全面建立了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制度,组织全市7.3万名机关干部与6259个村、181.4万农户和70.1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建立直接联系。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直接担任党组织书记,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建立民意诉求收集分理机制,发挥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社会治理的保障。一些地方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不高、社会治理问题频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村抓村、就社区抓社区,导致基层资源少、效率低、服务和治理“有心无力”。济宁市坚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强内力、增外力,既“输血”,又“造血”,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一是坚持“权往基层放”。学习借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和上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做法,制定好乡镇、街道权责清单,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增强乡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功能,全面实行村级事务准入制度,为基层“放权减负”,让基层党组织有时间服务群众,集中精力抓好社会治理。二是坚持“钱往基层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财政同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党建,用于提高村(社区)干部补贴报酬、保障村(社区)组织运转、为民服务等,今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7亿元保障基层党建工作。突出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销号行动,整合各级九大类惠农资金9亿多元,扶持各村通过电商经济、物业服务、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等渠道,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龙头企业”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资源增收、产业增收、服务增收渠道。目前,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1%,力争用两年时间达到90%以上。三是坚持党建、治理“一张网”。整合党建、综治、应急、人社等网格,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公共服务等工作,建立“全科网格”。每个网格实行“1+1+N”力量配备模式,即一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一名专职网格员、N名专业网格员,为每名网格员定区域、定时间、定任务、定职责。将所有党员纳入到网格党小组,推行党员在网格内划片定岗联户,每名党员分别联系5~10户群众,在维护和谐稳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快建立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大数据平台,所有网格统一编码,开发手机APP,实现“天上有云、地下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社会治理的底蕴。解决思想层面的道德修养问题,必须用好“以文化人”这个基本手段。济宁市作为孔孟之乡,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按照“文化融入党建、党建引领治理”的思路,拓展“乐和家园”、“和为贵”调解室、儒学讲堂等经验做法,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基层党建。一是推行“党支部+乐和家园”模式。在党支部领导下,推行由“两站、三院、十个理事会”组成的“党支部+乐和家园”模式。“两站”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者服务站,“三院”包括文化大院、乡村书院和文明庭院,“十个理事会”包括协商议事、婚丧嫁娶等,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乐和家园”总理事长,统筹协调“乐和家园”各理事会,形成“邻里守望、邻里互助”的良好局面。二是推广建设“和为贵”调解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理念,创新党支部“和为贵”治理品牌。结合“零上访、零事故、零发案”村(社区)创建行动,推动各村(社区)在党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和为贵”调解室,村(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推广“居民说事”、民事代办、红色物业等做法,落实首问负责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精准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三是依托党建场所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发挥孔子研究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等阵地作用,推动儒学进农村、进社区。依托村(社区)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全市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740处,建立了300余人的儒学讲师队伍。创新推出“孔子学堂”“春秋讲坛”“图书馆+书院”、国学公开课等模式,广泛开展“儒韵民风”建设、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等系列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合互促,涵养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人文底蕴。

猜你喜欢

双基网格党组织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追逐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学好高中化学之四建议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融入“双基”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