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族秧歌舞蹈的风格特性与训练方法

2019-06-11刘甄钰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

【摘要】秧歌舞蹈在特定的环境与气氛中,人们自然地把握了舞蹈的风格性,在舞蹈当中即兴创作,共同表演,相互激发情感。这种最纯朴的舞蹈形式,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最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还对秧歌舞蹈起到了传承的作用。学习民间舞最重要的是掌握风格,这样才能感受它的民族文化,从肢体到情感体现舞蹈的风格特征,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汉族秧歌舞蹈作为民间舞学科的必修课,训练中的方法和训练的重点体现了它的训练价值。

【关键词】汉族秧歌;风格特性;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汉族的秧歌舞蹈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无论在舞蹈的内容上还是表演形式上,它既是农耕生活的体现,又是对汉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种具有风格特色的民间舞蹈,被我们升华为舞台艺术的同时,又被列入民间舞蹈学科的训练内容当中,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可见它是具有价值的,它所存在的艺术特色与价值,也可以说体现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一、汉族秧歌舞蹈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汉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从唐宋至明清,汉族民间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舞精华,在表演形式上也更为丰富多样,因此,汉族民间舞蹈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在灯节和春节上的主要娱乐活动。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活动的时间到组织的形式以及文化特点,都可以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色彩,同时汉族民间舞蹈在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下,反映出了中国人文文化的特殊性和汉族文化的兼容性,秧歌舞蹈大约在明代中后期已形成了自娱性的表演形式。各地区秧歌舞蹈的风格与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在表演形式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大场、小场和后场。秧歌舞蹈在特定的环境与气氛中,人们自然地把握了舞蹈的风格性,在舞蹈当中即兴创作共同表演,相互激发情感。这种最纯朴的舞蹈形式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最传统的民族舞蹈文化,还起到了对秧歌舞蹈的传承作用。

(二)不同地区风格各异

随着民间舞蹈的变迁与发展,汉族秧歌舞蹈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由于秧歌舞蹈在北方多个地区流传,各地群众的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不同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特性。

1.体现高跷文化的东北秧歌

开朗、乐观、直率、勇敢是东北人民性格的体现,“扭、稳、浪、俏、艮”这五个字就代表了东北秧歌的主体风格,东北秧歌与高跷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夸张的动作和形象的人物来反映它的舞蹈文化和风格特色。

2.舞戏结合的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舞戏结合的表演形式是胶州秧歌的特点。舞蹈当中将人物的形象塑造的极为鲜明,动作的风格上将利落、明快、舒展、挺拔和带有韧劲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将细腻和爽朗的性格特点展现在我们眼前,“扭、拧、碾、抻、韧”代表了胶州秧歌的风格特色。

3.自然纯朴的云南花灯

“崴”突出了云南花灯的风格特性。以躯干为主要运动部位,强调“肋、腰、胯”部位的弧线运动路线;表演风格上自然淳朴,载歌载舞,音乐节奏鲜明流畅。

(三)蕴含的共同特性

从整体上看,虽然由于地域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是秧歌舞蹈却蕴含着共同的特性。

1.共性一:音乐特点

音乐节奏灵活多变。舞蹈与音乐节奏的关系极为紧密,音乐形象诉诸人的听觉,舞蹈形象诉诸人的视觉,既有抒情性又有节律性。汉族秧歌舞蹈主要运用鼓、锣等打击乐器来伴奏,节奏鲜明、变化丰富、韵律流畅,体现了汉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与即兴性。

2.共性二:道具运用

借以道具抒情叙事。民间舞蹈是将自然、原始的动作姿态、造型和运动方式,按照舞蹈艺术的规律加以夸张化、细腻化、节律化、技艺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它更为典型和集中,突出美感和风格,如东北秧歌当中变化丰富的手巾花技巧表演,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道具的配合,就会使舞蹈显得平淡无奇,失去了汉族秧歌热闹的场面和特有的风格。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讲究“含蓄美”,秧歌舞蹈就是将这种审美观念延续下去,在舞蹈当中会借用道具来表达自己的思绪和抒发情感,同时还可以表现特定的环境或情节,如花鼓灯当中“追蝴蝶”的动作。这种虚实结合的表现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民间舞蹈艺术的升华。

3.共性三:表演形式

“歌中有舞、舞中有戏”的表演形式。汉族秧歌舞蹈最善表达的是欢乐之情,如同古人所说的“中心喜乐,口欲歌之,手欲舞之,足欲蹈之”。但是,舞蹈毕竟是以人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表现性艺术,抒发情感和表现生活是有一定局限的,为了充分表露内心和叙事,便以边歌边舞的表演形式来弥补其不足。舞中有戏是说秧歌舞蹈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带有戏剧性的情节,这样可以直观地感染观众,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所表现的内容。

二、汉族秧歌舞蹈的风格特性

我认为汉族秧歌舞蹈中的“律”主导了汉族秧歌舞蹈的风格特性。学习民间舞最重要的是掌握风格性,这样才能感受到它的民族文化。从肢体到情感能表现出舞蹈的风格特性,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学习民间舞不是只为了学习舞蹈动作,而是在学习动作和组合的同时去寻找那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了解它的民族文化,从中得到知识。在学习民间舞的过程中,把握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一)掌握动律,体现风格

动律是秧歌舞蹈的“魂”。掌握基本的动律就如同捕捉到了舞蹈的“魂”,可以说它是舞蹈的“根”。秧歌舞蹈外在的形无论怎样变化,但其训练重点在于动律上。如果舞蹈中失去了它的“魂”,就如同人没有了心跳,从而也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我认为舞蹈的动作并不能决定舞蹈的风格,只有掌握了动律,把握了该民族的气质,才能决定风格性。汉族秧歌舞蹈当中的动律较为丰富,节奏鲜明,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到它的动律特点。动律看似简单却最不容易掌握,在訓练当中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体会和感受,才能做出风格突出的动律。所以说,掌握了秧歌舞蹈的基本动律,我们才能将舞蹈跳出味道,无论怎么变化,风格是不会变的,因为动作当中有了“魂”。

例如当对某一种秧歌舞蹈进行开范时,首先要让学生的身体感受舞蹈的动律,因为秧歌舞蹈主要是以人体的动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动律来传递思想、表现人物、体现民族文化。东北秧歌在开范时,从压脚跟开始,让学生的身体掌握体态的同时,体会脚下的“艮”劲,从而感受高跷文化的独特风格。然后,开始强调东北秧歌上身较为典型的动律,很明显地让我们感觉发力点是在腰眼上,所以,它的动作特点是以腰部的“扭”来展现了风格特点。之后形成的训练组合与表演性的综合组合,都是在动律的基础上变化发展的,如走场、顿步、前踢步、后踢步等。每个组合的训练目的和重点不同,但动律是相同的。组合中由动律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不同的,如后踢步传统组合“鬼扯腿”训练的重点是脚下的后踢步,配合上身灵俏的上下动律与灵活的画圆动律以及情节性的表演,展示给我们的是一段男女之间的“逗人”小戏。

(二)把握韵律,表现性格

秧歌舞蹈的精彩之处在于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从而体现舞蹈的故事情节。说到塑造人物,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身体外在的形态上或是表演上。但是我们肢体的表现能力是有限的,无数动作的变化其实都是由两个点来组成的:“直”和“曲”。因此,只用表面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鲜明的人物性格,看起来就会觉得不够形象,因为肢体的表现能力是有局限性的。我认为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关键在于动作当中的韵律。如果舞蹈中要表现两个不同性格形象的人物,其中的变化只在动作上,而韵律不变,用这样的肢体语言来体现不同性格的人物,看起来就觉得形象不突出、对比不鲜明,从而也就失去了本身的艺术价值。所以说,韵律在秧歌舞蹈中对形象性格的表现起到了关键作用。想要把秧歌舞蹈表演的精彩,呈现不同气质与性格的人物,在训练中就要掌握住“律”这个元素,体会其中蕴涵的风格味道,这样就不会失去秧歌舞蹈本身的民族文化。

例如花鼓灯动律的发力点在肋部至腋下,上下动律重拍在上,画圆动律重拍在下;动律当中要保持弧线上提的基本体态。花鼓灯里的小兰花活泼可爱、小巧玲珑,性格形象鲜明,在于身体的韵律把握准确,比如双护头划圆动律配合脚下的碎步,在原有动律的基础上将节奏加快,上身灵活的动律看似是扭,其实是将画圆动律缩小,只是身体韵律发生了变化,但是动律没有改变。因此,对动律的巧妙改变和运用,表现了同一风格、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三)体现传统的审美特征

“欲沉先提”“欲左先右”这些在训练当中常被我们提到的词语反映的是中国舞蹈中“阴、阳”关系的审美特征。秧歌舞蹈的动律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称”。这个特点恰恰体现了中国舞蹈的审美特征,就如同中国人所认为的“物极必反”。无论怎样变化和运动,动作当中的“律”是协调对称的。因此,在训练当中,这种动律作为训练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中又可以了解中国人传统的审美特征,是具有训练价值的。

例如不同地区的秧歌舞蹈有风格鲜明的动律,身体的动律不同,所以发力点也是不同的。如海洋秧歌的“提拧”动律中强调的“逢提必拧”,是以肋部的“提”和腰部的“拧”而形成对抗的力量。“欲沉先提”体现在流动当中的动律,突出“发力强、慢延伸”的特点,如“提拧”中的身体,发力时强调身体肋部瞬间的上提,然后由腰部带动身体形成立圆的拧,这个过程是“提”之后动律的延续,从而体现慢延伸。流动起来的动律呈现的“有点有线”,表面看似是对气息的控制,其实关键在于身体的动律。除此之外,花鼓灯当中流动之后的瞬间亮相,强调“溜得起、刹得住”,形成的三道弯“拧倾”动律,身体也是一种对抗的力量;东北秧歌的“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划圆动律”,云南花灯各种“崴”的动律以及胶州秧歌中的“八字繞扇”等都体现了中国舞蹈传统的审美特点。

三、汉族秧歌舞蹈的训练方法

汉族秧歌舞蹈作为民间舞学科的必修课,训练中的方法和训练的重点体现了它的训练价值。

(一)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

汉族秧歌舞蹈的训练内容丰富,从肢体到情感无所不有,可以看出秧歌舞蹈在训练当中把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秧歌舞蹈在表演形式上追求自娱自乐、随心所欲的表演风格。作为民间舞学科的训练课程之一,正确规范的训练方法才能体现民间舞蹈的训练价值,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是以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一个训练过程,先要针对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某一个动作进行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和创造。秧歌舞蹈从群众自娱性的表演当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经过创造和发展形成课堂的训练组合,成为表演性的舞蹈,从而来体现独特的风格魅力。

1.自娱性与表演性

自娱性秧歌舞蹈来自于群众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体现,它代表着各地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心中美好的愿望。

特点:广场表演,群众参与,不用考虑是否有观众和表演时动作的方向,舞蹈当中的动作没有规格,没有要领,动作单一、重复,具有即兴性,以娱乐为目的;通常以圆型或四周封闭式的队型进行表演。

表演性秧歌舞蹈是在自娱性秧歌舞蹈的基础上,对其中的舞蹈动作、表现形式进行创造加工,在表演上更为规范化、系统化和艺术化。

特点:舞台表演,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因此以“横线、三角形、八字”等队型和“二龙吐须、编篱笆”等流动的队行进行表演;动作变化丰富、紧凑、有规范性。

2.自娱性是表演性的元素

自娱性之所以是表演性的元素,是因为自娱性秧歌舞蹈中群众的即兴表演,使舞蹈中有着既统一又变化多样的动作,但无论动作怎样变化和重复,却有着不变的动律,这种统一的动律来自表演时群众之间相互的影响。提取动律这个根元素,进行创作和加工,从而进入课堂,升华成为舞台的表演艺术。自娱性秧歌舞蹈和表演性秧歌舞蹈有着明显不同的地方:夸张了舞蹈的动作;规范了舞蹈的动作;动作紧凑、变化丰富;美化了舞蹈,突出审美意识。由此可以想到,训练当中秧歌舞蹈的开法儿阶段,最重要的是掌握动律。只要把握住该民族的心理特质,能用创造性的舞蹈语汇表现出来,这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例1:海洋秧歌当中的“提拧”,由于在民间女性形象是由男性来扮演的,为了表现出女性含蓄和扭捏的性格形象,他们刻意地模仿、想象、即兴创造和表演,形成一种特有的动律,从而动作当中就有了扭腰、腆腮、出胯等动作特征。有了这种典型的动律元素,人物的心态与气质也就明显体现出来了,由此而创造出了现在课堂当中训练到的“提裹拧”和“提磨拧”动律。围绕动律,配合不同的舞姿,形成了“直波浪、斜波浪、缠头扇、齐眉扇、招扇”等具有典型性的动作。

例2:在胶州秧歌中,上身的“扭”形成了三道弯”,与脚下的“拧、碾”相配合,贯穿整个身体,形成了鲜明的动律特点。经过创造和加工,在课堂中所训练的“丁字三步、提拧步、八字绕扇”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动作。

例3:东北秧歌受高跷秧歌和该地区群众性格的影响,在自娱自乐的表演中,动作上自然形成一种“艮”的特点。这种特征是自然形成的。要体现这种风格性,就必须与动作相结合、与情感相结合,因此,在“艮”的基础上创造了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如“上下动律、前后动律、画圆动律”。这样才具有艺术化和表演化,才能在训练当中运用自如。

3.两者共存,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

秧歌舞蹈从自娱性到表演性的形成过程,也正是体现了循序渐进这个具有规范化、规律化的训练方法。对于这个有价值的训练方法,以“五个点、一条线”概括为整个训练脉络,这五个点是:动律—动作—短句—连接—组合。除此之外,在表演形式上以集体—分组——集体的形式进行表演。把握秧歌舞蹈的训练方法,价值在于身体感受民族化的过程。

例:动律—动作—短句—连接—组合

云南花灯中对小崴的训练,首先原地单一动律开范,节奏匀速;掌握了发力点和运动路线之后,配合手臂的摆动;在此动律基础上前进、后退,可以加快动作的速度,变化节奏;然后,练习单一的捻扇、放扇,节奏也是由慢到快,可以从4拍一次到2拍一次;单一的元素完成之后,从而形成不同的短句;在短句之间加上连接动作和结束动作,如送扇、扛扇等;最后形成小崴训练组合。

例:集体—分组—集体

安徽花鼓灯的碎步训练,集体单一碎步;分组以不同舞姿配合碎步,如“扁担式、双护头、舀扇”等;分组以不同线路的练习碎步,如“横线、斜线”等;集体以不同方向或不同舞姿的碎步上场,完成碎步结束动作。

(二)情感主导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没有情感的舞蹈就不叫民间舞蹈”。汉族秧歌舞蹈中充满了情感性特点,这个特点也是秧歌舞蹈中的训练重点。

1.包含的三种情感

第一种是自然性情感:来自于本身的情感意识和最初的感情触动;第二种是表演性情感: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启发和引导,准确、生动地表达出符合该地区舞蹈风格特性的人物和舞蹈情境,是具有表现性的情感;第三种情感是激发性情感:秧歌舞蹈自娱性的表现形式,来源于群众之间对情感的相互激发和即兴的创作表演。秧歌舞蹈在训练组合中包含了交流性的舞蹈动作和交流性的表现形式。学生之间用眼睛传递情感,用肢体来表达情感。这种自然交流的形式,体现了汉族秧歌舞蹈的表演特点。

2.启发三种情感,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民间舞是很重要的。要打开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就要让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秧歌舞蹈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启发了学生的三种情感,從而提高了学习兴趣。训练内容上,肢体语言丰富,动作变化巧妙灵活,直观地感染了学生内心最自然的情感并有所触动。训练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和描述启发了学生的表演性情感。激发性情感体现在具有交流性的训练组合中,学生将自己融入其中,感受着秧歌舞蹈带来的喜悦,这种喜悦是真实的,是在相互激发下形成的。

例:东北秧歌的走场训练,在组合的表演的形式上以集体流动性较大的形式进行表演,组合当中变化的队型也较为丰富;体现的是综合的表演性组合,组合里也融入了手巾花技巧、叫鼓、鼓相等典型性的动作。在训练时,可以对表演情景给予形象的描述,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比如说把整个组合的表演场景想象为热闹的集市、过年的喜庆场面等;对于做不同动作的人,可以想象成为不同的人物,如做手巾花技巧的人,可以想象为表演者在舞台上献技,而其他人可想象成为观看表演的观众,集体做相同动作时,可以想象为被表演者所感染,一起融入舞蹈之中,如组合高潮中的叫鼓等。这样用语言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能使学生的内心得到触动,从而产生表演兴趣,欣赏者被舞感染,表演者与舞共融,从而体现了汉族秧歌舞蹈独特魅力的艺术风格。

如果表演当中从头至尾情感无变化,因此也就失去了民间舞的核心。秧歌舞蹈的情感体现在训练的过程中其实也形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所以说三种情感是相互结合的,除了把秧歌舞蹈表现得更为真实和生动之外,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体现了秧歌舞蹈的训练价值。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吕艺生.舞蹈大辞典[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3]李北达.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刘甄钰(1986-),女,河北省邢台市人,本科学士,初级助理管员,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及青少年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探究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警察防卫控制训练中运用健康体适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