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艺术当代和当代艺术文化

2019-06-11王欣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缂丝时代艺术

【摘要】文化艺术当代性和当代艺术文化发展中的关系并不是偶然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可持续进程,它们的关系是模糊的、复杂的,且具有上升性。新一代的欣赏者往往只关心现实实物的存在,从未想过它的来源、历史等一系列看似毫无客观存在性的虚幻,更可怕的是将这些问题覆盖,甚至是彻底的掘弃。看似只关乎相对独立的参与者,更深的层面直接影响到民族经典的传承。

【关键词】经典;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我不知是时代大势所趋或是其他原因,年龄的界定在艺术作品的欣赏方面受到了限制。或许我不应该跨越年龄的界限,去欣赏那些悠久而又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戏剧、话剧、或各种三维呈现、二维表达的艺术形式),这完全是不正确的。如何追求艺术的全面发展呢?这个命题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它蕴含在每个人在追求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所拥有的理解和感悟,并不能以某一个人的观点去品评艺术的完整性。

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时代所保留,必然有它应得的价值,它所传达的艺术形象只有从真正理性的方面去分析(不仅仅只局限于美术方面),这样才是对它价值性的最真实还原。艺术用形象去反映世界,并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艺术哲学和艺术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会在艺术饱和的状态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这里我并不谈论对各类艺术的崇拜,或者对某位艺术家具有某种特殊的情感,这里谈的就是从艺术的出发点去理解最纯粹的艺术,毫无任何压力感,只有从平凡到伟大的简单升华。就像艺术需要跨越国界,跨越底线(最低的标准),完成一种永无止境的旅行,必须保持最新的资讯,快速飞过你的记忆峡谷。在陈丹青的最近表达中有这么一段话:“绘画真的过时了,真的过时了!我一点也不鼓励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你们去画画去,不要,太难、太难了!而且也没有必要了,真的没有必要了。”关于这段话,方力钧也引用了吴山专的一段话作出评论,虽然他们只是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但背后所传达出的内涵更值得人們思考。

绘画、电影、音乐、诗歌、小说、园林等都是文学、艺术表达手段,这些手段是不同时代的人传情达意的媒介。任何领域都有一段无法逾越的高峰期,难道后来的人就不能再踏足这个领域了吗?在这里,它们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利用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观念,表明自己的态度。就画画来说,不同的人对于绘画的认识和绘画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匠人,二是画家,三是体制内画画的人,四是艺术家(在这里不做详细解释四类人的区别)。他们都是与这个社会脱离不了关系的人,所以说,生活艺术和艺术生活是相辅相成的。至于用什么形式去表现、去传达艺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站在一个审美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生命,享受自己的生命,任何形式都能表达出你对艺术的诠释。就像生命的感受可以成为诗歌,优美的韵律可以成为音乐一样,最完美的艺术会伴随时代的演进而更加具有情感。在时代的演进中,西方思潮严重冲击着我们原有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体系,艺术与非艺术究竟有没有边界?传统与当下怎样相融?艺术的边界在哪?经典怎样传唱等一系列问题都涌现出来,这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艺术到了总结反思的时刻。

在中国艺术教育的大系统里,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反对本质主义的批判性,坚持科学与理性(而不是反科学与反理性),坚持探寻真理(而不是传播谬误),走自己的路,努力构建自己完备的艺术理论体系,而不是盲目追随目的艺术体系,这或许才是从艺术的初衷和目的去完善对它的理解,对它的审美理想与创作来源的解读。正如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在这里强调的精神是唯一的存在(我并不偏向于某一种艺术学习的理解方法,可能是唯物主义,也可能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但总体来说艺术就是一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往返的一趟列车,何为开始、何为结束,并没有唯一的评析标准。毕竟艺术终究是艺术家主观意识的产物,本质上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时代在进步的同时,艺术的创作、欣赏却受到了排挤,我并不是顽固的保守派,也不是激进的改革派,但还原艺术的经典性却是我想表达的。经典所表明的意境是历史所赋予的,年代感是唯独没办法掺假的,经典之所以流传表示它是与多少的人心意相通的,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是不容磨灭的。

艺术是生活的高度升华,也是生活哲学在主客体转换之间的一种根据社会存在而改变的一种现实表现,其中主体与客体在关系上并不难达到一种哲学上的唯我境界,这样的东西简单、低俗地来说“就是没有市场”。一个完整的艺术家除了专业的优势之外,其次就应该是思想境界和理论支撑,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层面。许多的艺术从业者或艺术的实践者忽视理论和经典的解读,这是不全面的。因为艺术需要的是一个将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情感等多方面集聚的传承者。就像冯骥才先生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只不过现代社会节奏太快,感觉年轻人距离传统文化都有一点远”。为什么你能接受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排斥那些原本应该保留的呢?现在的进步无不是基于它们的贡献,你我都没有资格对它说不。我并没有要求所有的青年朋友都必须接受它,但是你可以尝试打开那个束缚你思想的枷锁,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每一次艺术的表现都是作者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以不同的感悟力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的浪尖上,完成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坚守,不论岁月流逝、地老天荒。经典的传唱可以打破一切束缚界限,不论年龄、时代等一些无法操控在自己生命主宰以外的东西,人一辈子什么都会忘记,唯独自己钟爱的追求,正如人生登上巅峰什么时候都不晚,要看你以怎样优雅的姿势老去,经典文化艺术的追求又何尝不是在寂寞的坚守中期盼点点黎明的曙光呢?因此,艺术呈现者和欣赏者对接契合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市场艺术”,并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因为任何事物(不多加赘述无论是具体意识形态的存在还是主客体的相对存在)的存在必定有它对应的法则和度,艺术形式逐渐转向了生活消费、浅显的艺术欣赏上去,这必然是大势所趋。在创作的十字路口寻寻觅觅,总找不见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熏陶下,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用中华民族最瑰丽的记忆守护历史,守护盛世威仪。在新时代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而不是不问西东地随意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真善美,之所以能得以延续,是因为继承者的载体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续写传奇。因此,在历史的载体中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无价的,让民族的符号给予中国文化更高的要求,保持文化物质基因也一样,保存着我们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基因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尊重和敬仰。

伴随着各式各样文化艺术的传播,要怎样才能做到“曲高和众”呢?这或许是一个持久的命题。人类的文明传承下来,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何运用于服务当代社会呢?同样是我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因为它需要我们之间拥有文化认同和认知,在心灵深处产生相同的震撼。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对未来的理想,带着对传统的感悟,不知疲倦地做到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我们的文化艺术是我们古人的思想智慧、价值观念、制度、文化理论体系、客观物象的再造、历史的变革以及权力的集中和人民大众的一种美好期许的集中体现。它们承载着我们文化的厚重、文化的魅力、文化的今生再现。熔古铸今,当然要用新时代新鲜的血液去铸造它,用当下的时代特色去激活这些经典的魅力。

经典的东西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并为大家所接受,体现的不仅仅是它自身的独特魅力,更是一代代传承者的坚守。就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缂丝来说,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种东西,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更是了解甚少。缂丝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的丝织品,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并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苏州缂丝同样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现代技术无法替代的工艺。它的创作往往很费功夫和时间,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所以,一件缂丝作品的完成往往倾注着作者大量的心血。虽然在这里阐述的是缂丝,真正让人深思的更应该是古老的中华文明浸润于我们血脉之间的文化智慧、东方之冠、鼎盛中华。民族的经典是我们能够长久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与魂,现今的历史文化、创作灵感、新科技的发展等都源于我们悠久的历史文脉,是我们独特的东方哲学和美学的体现,我们用它和世界对话,用它不断地向世界展示自己,所以东方的文脉太深奥了,需要我们从总体的意象上来提炼,用当代社会极其浪漫的艺术手法将经典再现,把经典传承。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作者简介:王欣(1998-),男,安徽省宿州市人,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缂丝时代艺术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纸的艺术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因艺术而生
“织中之圣”藏巷陌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