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达斡尔第三届库木勒论坛综述

2019-06-11包明德杜欣桐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

包明德 杜欣桐

【摘要】2018年6月1日,作为第三十一届“库木勒”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库木勒论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会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达斡尔族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一共有11位专家学者围绕“达斡尔族文化符号与认同”“达斡尔族民族精神内涵”两大主题做了论坛发言,并对达斡尔族今后的发展给予厚望。

【关键词】库木勒;达斡尔族;文化符号与认同;民族精神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达斡尔族的历史概况及库木勒节的由来

达斡尔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3万人。达斡尔语发音Dawur,历史上曾有达呼尔、达虎尔、达胡儿等不同名称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等地,其中以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区及新疆塔城等地尤为集中。达斡尔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内部分为布特哈、齐齐哈尔、海拉尔、新疆四种方言。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在清代主要学习和使用满文,并借用满文字母按本民族语言记述民间事务和记载民间文学作品。达斡尔族人信奉萨满教———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一体的原始宗教,少数人信奉喇嘛教。达斡尔族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也兼营狩猎、采集等副业生产。

“库木勒”也叫柳蒿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日本、西伯利亚等地的河谷岸边,达斡尔族人食用“库木勒”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三百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达斡尔族人正是靠着柳蒿芽艰难度日,因此,达斡尔族人与柳蒿芽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定于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柳蒿芽正直茂盛的时期举办库木勒节,以此来纪念达斡尔族人的好伙伴柳蒿芽,增进民族内部的团结。

二、库木勒论坛会序

第三届库木勒论坛于2018年6月1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会堂举办,论坛共分为三部分:开幕式、集体照相、论坛发言。参会人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内蒙古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毅松、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研究会副秘书长安晓霞等11位学者做了论坛发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围绕“达斡尔民族精神与文化符号”,学者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论文并对达斡尔族今后的发展给予厚望。

会议开幕由高春梅主持,黑龙江省民族研究会会长苏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闫国飞、市委宣传部处长刘鑫伟、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李向征出席此次会议,提升了此次会议的民族影响力。此次会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支持,也得到了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友人的认可与支持,他们不仅撰写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且亲临此次会议参加论坛。此次会议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共梅里斯区政府副区长王景喜、兄弟学会(内蒙古达斡尔学会理事长)朝鲁巴根、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闫国飞致辞,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会长舒展同志作了讲话,预祝此次库木勒论坛圆满成功。随后进入大会发言阶段。

三、达斡尔族文化符号与认同

吴刚研究员针对达斡尔民族精神与文化符号提出: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进行研究,实际上就是对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他把达斡尔族的文化符号归为社会、经济、地域、民族、宗教、教育、语言文化七类,并且认为其背后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达斡尔族的文化符号,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族内认同,还应力求得到国际友人的认同;要与时俱进,实现达斡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去发展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广泛认同。

学者毅松对他们的课题组所研究的达斡尔族十大文化符号调查评选的过程、结果做简要的发布,并且对达斡尔族文化符号的特征、价值意义做基本的论述。十大文化符号有曲棍球、达斡尔语、柳蒿芽、鲁日格勒、乌钦等。他认为:文化符号在历史上凝聚和表达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标识,达斡尔族评选出的十大文化符号是最能代表达斡尔族文化内涵、文化特征、文化形象的文化符号。在新时期要赋予文化符号崭新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内涵,进一步传播和弘扬达斡尔族的文化符号,向全世界呈现达斡尔族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展现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达斡尔学会副会长卓仁认为,民族文化符号所体现的内涵包括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等方面,现在所认定的文化符号中,主要来自非物质文化方面,因此,学者卓仁认为应当更加注重物质文化方面。他从物质文化、社会文化、人类文化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物质文化方面,卓仁认为达斡尔车很重要,是物质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社会文化方面,达斡尔是一个非常注重禮仪的民族,并且人类文化符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萨吉哈尔迪汗”“傲蕾·一兰”等都是达斡尔族的英雄人物,为民族的今天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杨杰宏分析了现代史诗的概念范畴及特征,他是以达斡尔族长篇叙事诗《少郎和岱夫》为例进行解读的。《少郎和岱夫》是具有英雄史诗的文类特征,与传统的神话内容史诗文类相比,《少郎和岱夫》明显具有新型的、现代的史诗特征。《少郎和岱夫》是流传在齐齐哈尔市郊区达斡尔民间的一篇乌钦。作为一部长篇叙事诗,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与蒙古族的《嘎达梅林》、赫哲族的《伊玛堪》相媲美。杨杰宏提出,从史诗得以产生、传承、演变的具体的文化语境出发,结合其文化特质、历史传统、审美特征、传承流布、文本类型、演变方式等因素来界定不同民族的史诗类型,抛弃简单的概念,既是深入把握史诗类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征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史诗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雅尔塞中心校的张守生介绍了库木勒-达斡尔族的文化符号,他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描写了自己的家乡达斡尔族,介绍了库木勒节的由来以及柳蒿芽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采摘。张守生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情,他也衷心地祝愿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四、达斡尔族民族精神内涵

学者安晓霞论述的是达斡尔族民间歌舞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哈库麦精神”,从“哈库麦精神”的基本含义、历史发展、提出背景、实质内容、精神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民间歌舞“哈库麦勒”是达斡尔人节庆、聚会时的文化活动。“哈库麦精神”的内容是博爱、包容、合作、拼搏、自强不息。并且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哈库麦,哈库麦既是文化过程,也是文化结果,是人类文化的范畴,我们要更多了解怎样保护与传承“哈库麦精神”,并且创造出新的文化。

包头市达斡尔族学会名誉会长沃泽明提出,达斡尔族精神是文化认同的璀璨结晶。他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文化认同是达斡尔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认同对达弘扬达斡尔族精神的重要影响。在第二个方面,他提出,认同四方言区是达斡尔族不断进步的必然保证,应该尊重不同方言区的文化差异,不可否定每个方言区对达斡尔族的今天所作的贡献。因此,不同的地区应该形成彼此尊重、理解、欣赏、鼓励的良好局面,唯有如此,才是对达斡尔族最大的爱护,才是对达斡尔族文化最好的认同。

新加坡教育部德春艳用自身的经历讲述了达斡尔族的历史以及这个民族所受的磨难,达斡尔人是刚强的,抗击沙俄不屈不挠。她和她的女儿去达斡尔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受达斡尔族的历史与温度,讓女儿感受作为一个达斡尔族人的骄傲,了解他们的祖先是何等英勇与无畏。在历史发展的今天,需要有担当的人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鄂明尔经过调查考证,推论得出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古代契丹族与当代达斡尔族在民族精神与文化特点上的共同点尤为突出。契丹的民族精神足智多谋,与达斡尔族有许多共性与传统。达斡尔族具有卓尔不凡的精神气质、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最后,点睛之笔是一个齐齐哈尔的年轻小伙子,去南方学习了制茶技术,回到家乡后,把达斡尔族人的救命恩人柳蒿芽制作成了柳蒿芽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口味,希望可以把家乡的东西传承下去,可以把民族的东西变成世界的。品尝柳蒿芽茶时,感觉到了它的丝丝苦涩,但又不失清香,正是这个神奇的植物救了达斡尔族人的命,才让今天的达斡尔族得以传承与发展。

此外,日本学者神尾蒋司、齐齐哈尔市社科联调研员张守生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达斡尔族今后的发展给予了深切的厚望。作为今天研究少数民族音乐的一位学生,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努力用自身的努力去保护、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此外,论坛具有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历史与现实结合、多学科参与等特点,预示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可观前景与中国少数民族研究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

[1]娄贵品.第五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综述[J].思想站线, 2018.

[2]乔福胜,何银忠文泽[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J].民间文化,2000.

作者简介:包明德(1962-),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杜欣桐(1995-),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从题材角度看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
社会发展中新疆塔城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
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达斡尔族曲棍球学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达斡尔族族名含义分析
关于达斡尔族多神信仰及相关价值观念探析
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