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纸触发的传统造纸工艺与日常实用设计思考

2019-06-11曾健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可持续特性

【摘要】纸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传统手工纸强韧、耐用且质感良好,是持续可循环的,但目前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却日渐式微。20世纪50年代,部分西方艺术家开始打破纸的固有概念,以纸纤维为媒进行艺术创作,使纸的呈现突破平面的限制进入立体模式。研究纸纤维的特性与艺术形态,把手工纸作为一种引发产品设计创造力的媒介,打破手工纸固有的观念,考虑将其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的可能性,将纸纤维的艺术形态合理地与产品的实用原则相结合,同时推动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纸纤维;特性;可持续;实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TS75 【文献标识码】A

两千多年间,纸的记录、包覆、擦拭这三种功能不断进化,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这其中,纸因为可以记录文字而被认为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工业造纸蓬勃发展,与之相反的是,传统手工造纸因为观念落后,无法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面临失传的危险。手工造纸并不是过时的产物,手工纸是通过植物纤维制作而成,制造过程无污染,符合当下环保理念,并且手工纸因为其手工痕迹又是特别的,易于与人亲近的。近年来,在全球可持续化设计的影响下,一批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手工纸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产品设计中去。

一、纸的本源与特性

人类造纸、使用纸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中国西汉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用麻纤维制成的纸,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全世界最古老的纸,这种纸在当时主要被用来包裹贵重物品。从《后汉书》中可知,东汉时期在宫中当宦官的蔡伦大幅提升了造纸技术,他利用废弃的麻制品与树皮等富含纤维的原材料,制造出质地更为细腻的纸。纸的一般做法是把植物破坏、打散、浸泡之后,再用水把纤维稀释、筛选,然后用竹帘或网抄制而成,最后经过晾晒至变干。纸环保可循环再生,从纸的制造过程到它的降解都体现了纸源于自然,尔后又回归自然,生生不已。纸的加工过程简单,富含纤维的原材料也易找,既可以在大山田野中挑选,也可以为制纸而种植专门的植物,还可以收集利用废木、废竹、甘蔗渣等废弃物。选材大多因地制宜,且依照不同地区的状况进行不同的加工,比如在西方某个国家就曾以“破布”为材料,而工厂也改在城市中或居民较集中的周边,以便收集“破布”。

纸的特性首先是洁白的,其次纸是坚柔并存,富含张力的,从科学角度来解释:纸张韧性(弯曲刚性)就是纸张承受负重时抗挠曲的能力,当纸的厚度增加百分之十,理论上纸的韧性就会提升百分之三十[1]。纸浆中所含的坚韧长纤维越多,其韧性也会相应增强,日本和韩国就采用“流し漉き”(NAGASHIZUKI)①技法制造出薄且强韧的手工纸。纸纤维中所含的“羟基(—OH)”亲水,一旦吸入水不会轻易释放出来,使纸带有明显的吸水性。由于水的吸水性与韧性,把纸放入水中,会惊奇地发现即使已经湿漉漉且像要裂开,通过熟练的手法还是可以捞起小鱼。纸还非常的轻,纸的轻常常与其厚薄相对应,其厚薄有时又恰好引出纸的另一特性——通透性,有些薄纸是半透明的,有些纸在光的照射下可以透光。纸的这些种种特性使纸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当然,万物总是有其多面性,纸无疑也是脆弱的,可以轻易地被搓揉、折叠、撕碎、切割或溶成絮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或日晒还会变色或褪色,以及变得脆弱和捲曲。纸的洁白也意味着容易变脏,这种脆弱体现在以纸为材的信息媒介中是一种不足,但是如果转化为艺术创作或产品设计的素材,这些缺点也许就会成为很好的创意点。

二、纸纤维引发的创意形态

纸确实是一种特别珍贵的素材,它的所有特性触发人类的想象,使人们对它的研究欲罢不能。曾为纸业商社株式会社竹尾策划主题展“SUBTLE”的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认为:“纸张本身其实并不纤细,但纸张所触发的人类知觉却是纤细的。洁白且具有张力是纸张的特性,如此特性唤醒了人类不放过丝毫差异、敏锐的感觉能力。纯白的纸张是脆弱易损的,正因为它这种弱点,反而得以成为促使人类致密、纤细感受发芽的温床。”[2] 人们感受纸、钻研纸,把其作为引发人类创造力的一种介质,发掘纸在实用以外与人类感性精神产生共鸣的另一面。纸与艺术创作的相遇,是物质与思维的一种碰撞。各国艺术家发现纸是一种可塑性强、灵活度高、非常有意思的素材,以纸作为艺术表达的主要载体,手法自由多变,作品极富感染力。

艺术家会思考纸能否被打破,想象且试验纸被打破后将呈现多少种可能性。比如铸纸艺术,铸纸过程始于把纸溶解于水,还原成纸浆,被打碎的纸纤维吸水膨胀,然后手工将纸浆填进石膏制成的磨具中,挤压排出纸纤维中的水分,使其再度粘合,最后干燥成型。在此过程中,纸被打破、解构、重组呈现出新的艺术形态,纸从单薄的平面变成浑厚的立体,材料的固有印象被打破,形成极大的反差。艺术家Calvin Nicholls的作品则用手术刀把纸张分割弄碎后再重新构图,纸材温柔的一面尽显,创造出的作品温暖、直指人心;中国艺术家施慧的作品《结》(图1)对纸的打破与重塑更为彻底,她充分发挥了宣纸易分解与洁白的特质,将纸溶解、回归纸浆,再以泼洒的手法重新演绎,殷双喜认为此作品“很好地表现了空间和光影中生成的中国气象”;[3]也有些艺术家想尽量减少对纸的破坏,选择通过折叠、捲曲、揉搓出褶皱等手段使纸张产生新的变化,表达艺术之美,如法国的Vincent Floderer的作品《boom!》用纸模拟了自然褶皱和相关的动态;英格兰艺术家Richard Sweeney利用褶皱穩固的形式,将手工与数控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创作出复杂且形式感极强的几何雕塑;意大利当代艺术家Daniele Papuli一直强调他的作品不是物体而是开放的空间结构,通过一些关键的行动,如移动、外推、触摸、切割等方式所形成的纸的新结构给他提供了无数的灵感。他曾用条状纸创作了一个艺术装置,结合舞蹈表演一起展出,整个装置表面富光泽像丝绸起伏,将视觉及触觉愉悦隐藏在作品中,激发观者想象。纸这种习以为常的物件在艺术创作中作为重要素材,被予以丰富想象,带给观者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三、以纸为媒,把手工造纸工艺与纸的艺术形态引入到日常实用设计中

如果纸更多是被作为承载信息的媒介应用在印刷出版和书写中,或局限于艺术形态的表达,那么在大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下,作为承载中华文明、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将何去何从?

手工造纸工艺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素材,通过简单的物理手法制成了纸,取之自然,源于传统,符合当下国家大力倡导的民艺复兴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传统手工造纸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传承与发展以及如何开拓市场,使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回归到当代生活中去。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契机下,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民艺复兴的风潮。传统与现代、工艺与设计,看似相去甚远,实则一脉相承。成书于春秋战国的《考工记》就提出过与现代设计相符的观点,分别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及“物尽其用”。比如,在盛產构树的云南,就有鹤庆手工棉纸与纳西族的东巴纸,而盛产竹子的南方地区则发展出以竹制纸的工艺,其代表是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棠岙竹纸。但是,单靠保护无法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传统工艺必须回归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实用需求中去,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传统手工造纸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中。

物尽其用,突破纸的惯常设定钻研纸的特性,通过设计把纸的艺术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相结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纸的本体语言又同时具备高附加值的产品,是民艺复兴思潮下,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焕发新生的良方,也为中国产品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设计师哪怕只是在手工纸通透性与韧性这两个特性中做拓展研究,就可以创造出另人耳目一新,既是纸又不局限于纸,既保留手工造纸的痕迹又不失现代感的实用产品。日本设计师喜多俊之与古田师傅一起研究,将美浓手抄和纸中四个圆形部位的纸的厚度减半抄捞,形成四个圆形透光花样并运用到现代照明产品《TAKO》(图2)的设计中,纸张不同厚度形成对比,光照之下极具美感,应用在空间中很好地营造出了气氛,这款呈现纸张工艺之美的产品在海外相当受欢迎,在当时虽然还不能促成美浓地方的振兴,但也增加了古田氏的工作量,使他能继续坚持手抄纸的工作,同时为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起了良好的开头。只有有用的产品才能很好地持续下去,一直为人们所接受,在实用性的前提下,手工之美与艺术之美的提升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产品的不断生产正是传统手工制造业赖以生存的前提。

国内的很多传统手工艺纸面临着与手工造相同的问题,急需通过设计得到解决,在设计思路的引导下不同传统手工艺之间如果能碰撞出火花,那么互相之间就能强强联合,迸发更强大的生命力。来自杭州的设计团队“品物流行”一开始是对传统油纸伞工艺进行研究与分析,运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对油纸伞的使用体验、防雨性能、重量、材质等进行改良设计,尔后从伞到灯,从灯到收容器、最后选用泾县作坊的手工宣纸,由余杭糊伞师傅糊纸创造出他们的代表作品纸椅《飘》(图3)。最后衍生出来的纸椅看似与伞无关,其实始终沿用了余杭传统的制伞工艺,在特定工艺下,作品一反宣纸柔弱的常态,既呈现了宣纸的质感又有作为坐具应有的坚固,真正意义上做到物尽其用。如果通过设计发掘出不同的传统手工艺间新的联系,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生产出受欢迎的产品,传统手工艺一定能得到良性的传承与发展。

手工艺的耗时性是传统造纸工艺面临的问题,也将成为其发展的契机。手工制造意味着每一件成品都存在着细微误差,不尽相同,这种特点将其与大机械生产区别开来,呈现出纸的情感,现今人们紧张繁忙的生活中恰恰需要能缓和紧张情绪的产品。以纸为媒,把手工造纸工艺与纸的艺术形态引入到日常实用设计中,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

四、结语

手工纸是有温度的,先祖的智慧融于其中。传统手工造纸已经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使手工造纸工艺能一直传承下去并得到新的发展,值得深思。方法不止一种,但从现阶段来说,通过实用设计运用各种手段,把手工纸的特性经有艺术美感地加工发挥出来,并以日常实用品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是合理、可行的。本文仅提供一种前期思路,为后续的实用设计提供参考。

注释:

①在纸浆中混入从黄蜀葵或糊空木等植物中提取的粘液(俗称NERI),产生绸状粘性,然后漉取纸浆。这种手法在日本称为“流し漉き”(NAGASHIZUKI)。它使长纤维相互缠绕并数度漉取,制造出质地均匀、结实且强韧的纸。

参考文献:

[1]王子制纸. 李汉庭,译.纸的百知识[M]. 台北:脸谱出版社,2016:86-87.

[2]株式会社竹尾.SUBTL,纤细的,微小的[M].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6(8).

[3]施慧.第5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110.

作者简介:曾健丹(1982-),女,广东英德人,硕士研究生,肇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猜你喜欢

可持续特性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基于公益讲座在本土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探析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