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2019-06-11蒋莲凤王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高职学生现代学徒制

蒋莲凤 王琳

摘  要:创业意识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诱因,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可能,也为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提供较好的资源和支持路径。文章基于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根据高职学生特点,从积极心理学、情绪体验、市场意识、执行力四个方面,论述了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现代学徒制

中圖分类号:D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1-0016-03

创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开拓性素质的人才,它既是缓解未来就业压力的一种积极途径,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创业意识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前提和诱因。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为载体的创业意识培养,提供了较好的资源和支持路径。

一、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创业意识,从创业心理学(自我意识)角度剖析,一般包括:需求、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内容;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社会意识)角度剖析,创业意识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执行力等。从功能上分析,前者指的是想不想创业,后者则是能不能创业。

从生源特点思考,高职教育虽然属于高等教育,但与普通的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高考成绩偏低,而且大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引导能力偏弱,导致高职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体验成功愉悦感的机会不多,自我定位容易出现偏差。在需求、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如学生创业需求强烈,但创业意志不坚定;由于周围可模仿学习的对象不多,缺乏社会资源,往往站不高,看不远,方向不明,目标不清。大部分高职学生家长由于能力有限,经济收入低,许多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下一代改变父辈的命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当事人的学生,自然深谙身上的重任,因此,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高职学生的需求与本科生相比更加务实,主要以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最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主。无论在就业还是创业的选择上,姿态较低,愿意从基层做起,逐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名望。

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剖析,创业意识,如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执行力等,在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都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高职院校整个三年教学计划的安排,就是为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现代学徒制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可能,也为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

从理论上来讲,想不想创业是能不能坚定创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科学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唤醒高职学生的个性创业意识,让需求和动机足以转化为创业行为,是高职院校进行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路径

(一)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业动机水平

现代学徒制育人原理就是,围绕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中具体工作岗位及岗位能力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技能(专业老师指导),在企业真实环境中使用技能(企业师傅指导),带着问题再到课程上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动手能力。

综观众多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设置,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以识岗为目标,主要在校内实施,理论学习以职业基础教育为主,包括专业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同时还有职业公共课。为了提升教育效果,让现代学徒制学生更好的服务企业,现代学徒制企业通常在学生入校后不久,就会安排学生到企业认知岗位、体验职业,并通过座谈会、专业认知、企业专家新技术讲座等形式将公司文化中的一些价值理念融入其中(隐形文化)。

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认为:需要是个体感到某种缺失或不足时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个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实践证明,只有当这种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并被人清晰意识到,并在某种诱因作用下被激活,才能转化为动机。高职学生在以往接受教育过程中,从未接触过创业类课程,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需求,首先可以针对全部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如《创业基础》《创意激发》等,以探讨、剖析企业案例为手段,让学生了解、接受必要的创业知识和理念,明晰创业在当今企业发展中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创业需求。

由于现代学徒制学生的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行业、 合作企业色彩,因此,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作为创业指导老师,要深入企业和行业协会,同时,联合专业老师、企业师傅,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符合企业特色的教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讲授外,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如现代学徒制学生在开设认知岗位、职业体验课程时,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一般都有企业参观、师傅或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模拟、阐述的过程,作为创业教育的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把《创业基础》个人能力章节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与该部分内容进行融合,增强学生需求实现的自我效能;企业在介绍自己核心的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价值理念时,与《创业基础》中创业的目的和意义、《创意激发》中的识别和评价创业机会相融合,并结合合作企业的具体成功案例及现在、将来存在的问题(需事先收集,并以创业教育为视角),运用探索型教学模式,通过分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总结思考自己角色扮演的优与劣,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习惯和能力,提升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业动机水平。

(二)关注学生人格特征,重视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念

积极的创业人格特征,能对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起到调节的作用,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培养。大量研究表明,创业成功者一般都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市场性和自信、坚韧的人格特征。在现代学徒制跟岗阶段(一般在二年级),在符合教学计划安排及安全保障前提下,老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解决问题的支持条件,多鼓励学生,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多使用启发式教学,讲解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模仿、应用现成原理的生产式创造力为基点,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接受挑战的愿望,促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创业人格特征。

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其创业意识的培养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任何个体都希望从事对自己有重大意义、有一定困难、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从中取得满意结果并超过他人。因此,作为创业教育老师,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在设定目标时,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現代学徒制学生大二阶段多为跟岗,学生在工厂实习的时间大量增加,一般达到年级课时的三分之二,有的甚至把学校的理论教学也直接安排到企业进行。作为创业指导老师,要与专业老师、企业师傅互相配合,融合专业,主动创设机会体验积极情绪,如在跟岗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积极主动,要及时进行强化,并鼓励别的学生学习;再如,由于是跟岗,相比在校学生,人际交往比较多,对于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他(她)的特长,学生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让他(她)来完成,通过锻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实践中,作为老师,都要协助、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优点,并进行提升和强化,改进学生不合理的自我认知模式,促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情绪体验,同时利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对其自身的行为结果进行科学归因,培养自我悦纳的态度,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幸福与满足,在失败中寻找信心和希望。

信念是个体对事物较高层次的一种认知。创业过程本身充满了未知的困难和挫折,面对挑战,创业者必须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最终实现目标。从可行性角度剖析,高职教育在创业方向引领和培养上,应以智力服务(技能、技术支持)、连锁加盟等为重点,同时,为了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创业信念,应适当安排创业心理品质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科学分析自己的潜能、思维倾向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人生、策划未来。对那些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富有挑战精神的学生,要予以保护;协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冷静分析,一旦找到问题解决途径,要鼓励学生及时反思总结,以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迁移。

(三)以顶岗实习为契机,增强学生市场意识

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而言,不是要求其时时刻刻刻意搜索创业机会,而是要有依据身边环境发生的变化,敏锐地把握发生的商机或机会的能力。如果说高校是半个社会的缩影,那企业就是真正的社会了,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市场经济行为,如产品的竞争力(质量),成本的付出,效益的产生(一般指经济效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和满足市场客户的需求,甚至用产品引领消费,挖掘潜在客户。创业指导老师可通过选修、兴趣小组等方式,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以学生顶岗实习为契机,通过创业机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以情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足专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管理基本流程,发现行业需求,特别是在技术改革和创新方面,充分听取专业老师的意见、企业师傅的实践经验介绍,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创业目标确定的盲目性。

(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执行力水平

创业执行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不同的创业时期,其具体的内涵是有差异的。作为现代学徒制中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在此阶段,一般还属于创业活动的孕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复杂的市场信息中,结合专业,有效地识别“想做,能做,可做”的创业机会,合理定位将来可能创业的目标和方向,有重点和专注力,同时,为初创寻找合适的团队和资源进行积累和准备。现代学徒制学生要抓住顶岗实习机会培养创业执行力。作为一名准员工,要有责任意识,要从企业效益角度考虑问题,认真工作,注重细节和实效,一旦认准目标,要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勇气,要提升自己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对企业的职业忠诚度。作为指导老师,只要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即可。另外,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作为具体岗位项目的实施者,将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告诉学生逆境是生活工作的常态,遇到逆境自身要有良好的思维反应模式,如对项目问题解决的知识要点、方法和技巧等进行及时总结和反思。除了利用现代学徒制企业资源外,高职院校还要尽可能帮助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搭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业平台,如竞赛实训、技能大赛,教师的横向课题等,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叶映华.大学生创业信念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

[2]易开刚,厉飞芹.“双创”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执行力的环节与机制研究 [J].发展教育研究,2016(21).

[3]於莉.从创业意识到创业行为:当代大学生非定型化创业认知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2(09).

[4]蒋莲凤,王琳.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高职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2018(08).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高职学生现代学徒制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