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观与入境

2019-06-11姚浩刚

歌海 2019年1期
关键词:静穆画册观者

姚浩刚

常自问绘画作品的意义何在?或者说,绘画是个人的独语抑或是与观者的交流方式。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作画者尽可以自顾自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然而难免使之陷入一种自言自语的状态,甚至会变得晦涩难懂。似乎这好象在强调创作者的精神个性,却也容易局限在个人狭隘的思绪纠缠中。但绘者也同时存在着一种担心,生怕过于通俗化的作品在得到大多数观者认同的情况下,却失去个人的鲜明个性。有个词叫“雅俗共赏”,窃以为那不过是在两个极端的对立因素之间作的某种妥协的选择而已。因此,表现什么以及如何表现变成了时常困扰作画者的问题。绘画表现对作画者而言,需就某个问题而表达其个性化的理解,关注的问题,如果一味的强调“个性”,那么则可能失去对其共性的研究。当然,艺术表现需要体现艺术家个人对问题的独特理解和观点以及彰显形式语言上的个性表达,然而“共性”则是指艺术家的关注点应具有某些人的精神世界里的共通性,这是艺术家与观者之间沟通的基础,因此而产生的共鸣是一种心领神会的愉悦感。而表现的内容不应是简单的图解式的阐述,因此图像的选取和表达形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出于让观者读懂和理解的目的,而且也很真实地反映出艺术家个人在艺术思考方面的真正状态。

图像的选择和画面表达的形式感或许会经由时间这条轴线而变化,这自然与每个阶段的认知和精神诉求息息相关。记得是上大学期间,从老师那里读到一本关于敦煌壁画的画册,自此才有了一种去了解和关注中国传统绘画的愿望,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愈见强烈,也许用“读”来描述当年翻阅画册的状态并不准确,因为当时更多的只是受壁画表面的形式感和色彩的吸引,并未真正地“读”出其中的内涵。当然,多年过去了也并不见得感悟上有了飞跃性的提升,然而这种兴致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其间由对壁画的新奇感而逐渐的引发了对中国传统绘画以及雕塑的兴趣,有了透过表象的形式表现而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支撑因素的求知欲望,其目的是对画作的创作构思及表达意图有更好的理解渠道,从而也有了一种“读”画的乐趣。当年对敦煌的兴趣更多的是着眼于色彩的运用,那个时期在做套色木刻的创作,而敦煌壁画概括的用色,与木版套印方法存在许多对应的关系,于是这种借鉴便成了“拿来主义”。读画的乐趣在于即使是面对同一幅作品,在不同的时段则产生不同的感受,经典未变却是读画者由经历而产生的认知的变化。随后的多年时间,除了阅读书籍还做了些实地考察,走在通往石窟路上以及置身于洞窟当中所获得的感悟是多方位且立体的,与画册上作品展现的平面性体会截然不同,对着画册时尽可能理性地分析图形和色彩构架、画面的形式感与技法运用等等,而当站在洞窟当中,铺天盖地的壁画和雕塑让人有一种被包裹而完全融入的感觉,你甚至不再在意你面对的是否是艺术品,而不自觉地被这种氛围带入另一个时空当中,也许这是当年石窟创造者刻意营造的某种“场”,仿佛将他们怀着虔诚的信仰而向往的“天国”的信息传递给了观者,让你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体会那一刻的憧憬与宁静,那一瞬间似乎颇有感悟,也不再太纠结于什么样的题材选择会更好地表达自我以及易于与观者产生共鸣,而更专注于对自我关注对象的观看方式,且这种观看过程中需怀着真情实感而不矫情。

敦煌石窟经历了一千多年才建成鼎盛时期的规模,这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为佛教的传播而服务。佛教自西域流入中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沉浮起落,而逐渐形成了今日之模样,这包含了在佛像的描绘与塑造上也融合了中原文化的审美取向。从人物形象特征及绘制的技法等方面都愈发展现出更具中国特点的形式。在儒、释、道逐步融汇的状态下,佛像形象更是以某种特有的形制体态和神情展示予观者,这是某种精神诉求下产生的人所共有的心灵追求和向往的认同,信徒从佛像那祥和而空灵的神态中体会到了自我内心的宁静与慰藉。佛像特有的那种静穆感是本人在解读佛教绘画与雕塑时所得到的深刻体会,也成了近年在绘画表现上力求表达的感受。曾读到朱光潜在论述“静穆”时的一段话:“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亦是一种从消逝万象中感识永恒存在的妙语和慰藉。”也许这可以作为解释喜欢佛教艺术所传递出的气息的原因,然而在个人创作的实践经历中,却是先从读画中感悟到的“静穆感”,然后才偶然读到了上述的文字,这说明了图像本身已具备了信息表达的功能,且与文字的表述方式太不相同。也许相比“文字”而言更显得“模糊”,而这也是图像呈现的魅力所在,它既有引领人进入某种情景的视觉引导作用,同时也留足了让人遐想的空间,观者在体味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创作者的交流。因此图形的选择成了作画者首先考虑的元素,而“造境”则是画面表现力呈现的关键,其体现了创作者对画面控制的火候和功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作者的精神追求和感悟恰当的表达,且这一切是通过视觉感受而达成。画面的图像不是一种简单的象征性的符号,即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在画面中也不应只有图解的作用。因此图形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艺术家的观看和思考方式,而这些都来自于关注对象时所获得的真切感受,以及由此生成的表達的愿望,其关注点则是创作者与观者交流的基础。

近年来作品中常出现佛像的图形,因而被朋友调侃为信徒,而最初表现的冲动则来源于石窟中佛像所显现的平和与宁静,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包容。绘画创作是一个不断内省的过程,反观自我而感知的世界。绘画者通常也是孤独者,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倘若能引发观者的共鸣,必然是心灵触碰而产生的认同感,而对作画者而言唯一能做的只是真诚地袒露,是一种不断地纯化的勇气。

猜你喜欢

静穆画册观者
端午节观龙舟赛
咒语
表达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我的想象画册
佛像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