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9-06-11张如义吕向阳陈艾梦刘丹杨旭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江市中药材发展现状

张如义 吕向阳 陈艾梦 刘丹 杨旭东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内江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从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SWOT分析,解析制约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并从体系建立、人才建设、资金扶持、科学规划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SWOT;发展现状;对策;内江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四川省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其种类达5000余种,在全国常用中药材600多种中,四川拥有400多种,且资源蕴藏量达100亿t以上,居全国之首,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其中药材蕴藏量、常用的中药品种、道地药材种类均位于全国第一,所以,四川省历来素有“中国中药之乡”、“中药材之库”等美誉;据统计,2016年,四川全省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是18.47万hm2,产量84.4万t,产值达到127.4亿元,由此,具有众多优势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

内江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著名川产道地药材川天冬,且人工种植驯化了一定品种数量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形成了一系列内江地区的川产道地药材品种;据统计,2016年内江市全市种植有金银花、栀子、白芷、白芍、黄精、半夏等40余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达666.73hm2,形成了以内江市市中区半夏、资中县黄栀子、东兴区白芷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片,全市成立中药材相关的种植专业合作社12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拥有40多个,其中19户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82亿元,全市医药工业企业共获得药品批准文号1138个,常年生产药(用)品百余种,拥有以梓橦宫为代表的中华老字号1个、德元药业为代表的省著名商标8个。初步实现医药工业与农业特别是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了内江市中药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1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1.1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维护国家医药安全和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中药材的发展,随着《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战略发展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将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彰显了党和国家极其重视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内江市深入贯彻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四川省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对“十三五”期间全面提升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作了新的安排和部署。

1.2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巩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作物结构、农业布局,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川产道地药材久负盛名,业内素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具有众多优势的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在《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規划》中提出要集中发展川中丘陵区等5大区域性中药材特色产业区;而内江怎样发挥其自身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优势,建立地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中药材特色产业,是内江优化其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特色农业水平和助推农产品提质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

1.3    发展中药材产业有利于建立内江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

国家农业部发布《关于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提出要凝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中药材特色产业优势,结合精准脱贫的实施,将通过引导百家药企在贫困地区发展百种大宗、道地药材种植及生产,建立基地,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因此,将内江地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有助于内江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

1.4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推进内江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中医的迅速发展给中药产业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作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的中药材产业被学者喻为中国市场最后一块利润蛋糕;因此,中药材产业逐步成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将为我国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而中药材产业,也将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内江市发展中药材产业是有效开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之一。

1.5    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促进内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医学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对内江市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同时,因中药材具有品种多、推广面大等特点,不同生态条件环境都有其相适宜的药材品种,因此,根据内江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宜中药材品种,既可取得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在绿化全川、打造美丽内江工程中,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2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内江市发展中药材的优势

自然条件、农业基础条件优越。内江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川中丘陵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和中药材生长,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现代中药材产业。同时,内江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是四川丘陵区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约209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16%,全市农村劳动力约140多万人、耕地约30万hm2,具有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农业基础条件。

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品种突出。量大优质的中药材资源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物质基础。截至2018年,内江市市中区打造凌家、朝阳中药材集中连片发展区域,党参、白芷、川芎、丹参种植达到400hm2;东兴区以千草生物、涪丰药业等龙头带动,规范种植栀子、枳壳、铁皮石斛、金线莲、白芨、暗紫贝母等价值较高的中药材品种,形成以田家镇铁皮石斛、同福镇栀子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带约266.67hm2;隆昌市在响石、云顶乡等扶持农户发展金银花、油牡丹、板蓝根等订单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17万hm2;威远县中药材已种植佛手、射干、玉竹、栀子等200hm2,分布在连界、严陵、小河等镇;资中县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种植川明参、桔梗、白芷、芍药、川芎、丹参等中药材333.33hm2。

特色中药材天冬的种植、加工在内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内江是道地药材川天冬药材产地产区,具有160多年栽培历史的优势。早在2001年,为开发内江市中药材资源,经内江市科委及有关县(区)的积极争取,创建起以四川省瑞康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成都中医大学为技术依托,集研究、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优质川天冬种植科技示范区;同时,内江市东兴区、隆昌县的川天冬产区被列为四川省全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政府扶植力度加大,种植基地不断增加,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近年来,在内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内江各县区涌现了一大批新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量优质中药材新品种得到成功推广及应用,中药材发展面积和生产效益均显著提升,内江市已形成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创新驱动、农民受益”的基本原则,明确“做大中药材产业,做精中药材加工,拓展中药材特色旅游”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思路。

2.2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劣势

专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内江市大部分中药材生产仍处于自然经济模式,缺乏产业化经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缺乏统一管理和协作,导致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社会经济效应低、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力,难于达到规范化、规模化效应。中药材生产盲目性仍普遍存在,药农几乎承担了中药材所有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中药材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生产已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整体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当前,内江市中药材种植品种数量虽多,但整体规模偏小,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以一家一户零散式种植和小型基地为主,千亩规模以上集约化连片种植基地很少,不能形成中药材产业规模效益。虽然内江市中药材总的种植面积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受立地条件、土地经营规模、经营理念和市场价格波动大的影响,基地规模化和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种植技术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内江地区大多数中药材种植户技术意识淡薄,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中药材种植连作现象严重,种植基地科技含量低。且药农因长期受到传统中药材种植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重产量不重品质,导致中药材质量不能达到药厂生产的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基层,专业从事育苗、栽培、加工技术人才极其短缺,主要表现在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中药材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内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缺少品牌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好品牌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内江市是历史悠久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地,但至今没有形成“内江中药材”品牌,没有建成像安微亳州、成都荷花池那样专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没有建立营销网络及互联网信息平台,知名度低,中药材销售市场狭窄,缺乏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知名品牌和名牌企业。

2.3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药品消费观念的转变,中药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中药材产值可达到3200亿美元;未来,在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疾病增多、医保体系完善、健康旅游发展的总体趋势下,中医药健康需求将不断扩大。

政策利好给内江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随着,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颁发,我国中医药发展提升为到了国家战略,中医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四川省也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强省建设战略目标和《加快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这无疑给内江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极大机遇,将强有力的推进内江优势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

内江市医药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目前,内江市有以梓橦宫药业、汇鑫制药、汇宇制药等为代表的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户,全市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预计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亿元,新医药产业的发展也为内江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4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际市场对我国中药材产业带来强烈冲击,特别是目前国际市场上现代植物药以其疗效显著、技术含量高而形成对中药的强烈冲击,国际市场上中草药的需求大国主要有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等,它们同时也是我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国际市场对中药材质量标准的严格要求,对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内江市中药材占全省中药材市场份额较小,且周边各省市中药材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随着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四川省部分地区已将其作为当地的支柱性產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相比之下,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在全市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中药材产业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其他中药材强市相比较具有较大的差距。

内江市野生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药用物种分布区域逐渐缩小,部分常用中药材和道地药材的野生种源已趋于消失,严重影响内江市野生药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对内江中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3    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3.1    建立中药材“行政服务”和“技术服务”体系

建立行政服务体系可以通过成立中药材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中药材产业开发办,加大政府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统一领导,积极组织协调,落实产业发展各环节管理责任;同时,支持中药材行业协会、产业发展基金、中药材产业联盟等民间组织发展,发挥其行业自律、行业监管作用;加强对中药材生产的日常管理,严格实行监督检查,严惩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应加强对中药材相关科研投入与管理,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等,建立完善的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网络,形成内江市、县、镇、村四级技术服务网络。建议内江设立专门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机构,成立中药材研究所,为确保药材科学种植、科学采收,保证药材质量,主要在中药材种植、采收、测试、初加工等方面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为内江市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2    完善中药材产业保障机制,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建立内江地区中药材生态补偿保障机制,提倡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设立中药材专项生态补偿资金,完善药材市场机制,建成合理有序的中药材市场秩序,建立川南中药材交易市场,更好地发挥我市中药材产业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建立内江市中药材产业保险制度,建议把中药材种植纳入当前的农业种植保险中,并建立中药材种植补贴和奖励制度,在中药材价格低时,药农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鼓励和培植一批有实力、有特点的本地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坚持“大品种、大企业、大市场”的战略,提升我市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吸引外地大型的生产、经营企业进入内江发展,结合企业资金、人才、技术优势和我市资源、政策和科技等优势,建立“战略联盟”,共同加快发展。

3.3    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

在内江市全市范围内开展对内江地区中药材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及时了解本地区中药材资源现状,确定市级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建立完善的内江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信息库;开展内江道地药材品种选育,加快优良品种繁育,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濒危特色野生药材。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内江实际,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主打药材品种,着力打造既有历史优势和传统特色又具有市场活力的中药材名片。

尽快制定我市区域中药材分布图,确定区域性种植品种目录,防止出现盲目引种,无序种植,保证中药材质量,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根据本地区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律,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适时、适度发展。科学规划和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施“种子工程”,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及推广,确保中药材种质资源的纯正性,提高中药材质量。

3.4    提高中药材产业科技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

实施“科技兴药”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使资源、地理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传统中药材产业技术改革,支持内江地区中药材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依托本地中药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促进现代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本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加强中药饮片精细加工,依托大型医药企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扎实推进中药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依托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选择市场需求旺盛、品种独特的中药材,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积极合作,开展种植技术研究、种苗繁育、绿色中药材生产等优质高产技术的研发工作。利用“公司(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示范户)+农户”模式,探索实施中药材基地建设的农场化,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发展。

3.5    推进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内江中药材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抓好内江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建设,通过开展中药材GAP基地认证,推广优良新品种,实行种植、管理与采收科学化。以中药材主导品种、特色品种为依托,推动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原料种植基地,促进优质、特色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打造集约化、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实行中药材产业化经营,能够将千万中药材种植农户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市场动态变化,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共同分享利益,保持中药材生产的均衡发展;由此,内江市要及时建立稳定的中药材产销构架,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积极为社会服务,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3.6    建设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

在内江建设一批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仓储物流中心,配套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创新“互联网+中药材”产业模式,强化中药材生产信息、价格动态的实时监测预报,引导中药材产销双方无缝对接,逐步在内江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初加工、包装、仓储、销售和运输一条龙的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通过内江市中药材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形成一批产品优势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经济效益较好、节能环保先进的中药材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群。

进一步推进内江市现有医药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和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药食同源养生保健产品、日化用品及健康用品等,将传统中医药的养生文化精华与现代人健康需求相结合,丰富中药材的产品结构。开展中医药科普、中药材采摘、体验等特色旅游活动,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创建,积极创建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中医药发展融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四川”建设,形成了中医药的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内江中医药不但“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建立,而且呈现出“中医药+X”的事业与产业发展、助推四川健康旅游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周孟林.四川中药产业发展未来核心: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J].四川省情, 2013(10):26-28.

[2] 四川省中药志研究所编.四川常用中草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1.

[3] 佚名. 我市被省列为川天冬产业基地[J].内江科技,2001(2):2.

[4] 范昕建,段俊国,彭成,等.构建四川中医药科技自主创新体系[J].四川省情, 2007(3):30-31.

[5] 杨祥禄.四川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路[J].四川省情,2009(2):29-30.

[6] 徐云霞.基于GIS的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8.

[7] 段院生,余夕帆,王沫.黃冈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 2014(8):1947-1950.

[8] 王静波.长治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15(16):137-139.

[9] 洪治.中医药如何"走出去”[J].小康,2017(19):44-47.

[10] 王丽华,杨志勋.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2):28-32.

[11] 李颖,李晓琳,杨光,等.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1):9-12.

[1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13] 周成名.关于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的建议[J].北京农业,2004(12):13-13.

[14] 赵智,刘琳,欧定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53-59.

[15] 李敏,赵文吉,敬勇,等.“十二五”川产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选育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6):804-808.

猜你喜欢

内江市中药材发展现状
马波、余先河对内江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我和爸爸
内江市区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