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2019-06-11赵变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赵变霞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现阶段,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更是差距显著。东部沿海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很多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却寥寥无几。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把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是对农村集体经济机制体制上的改革,是对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1    制约我国乡村集体经济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发展不协调,强分弱统,

集体经济职能弱化

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统”是指集体经济,“分”是指家庭承包经营。近年来,国家在“分”的层面上不断地巩固和完善,例如农业税及“三提五统”的取消、国家粮食直补政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的推出,更让农民吃上 “定心丸”。而在“统”的层面上,长期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举措,削弱了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服务功能。中西部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长期以来经营收入为零,集体经济组织主要靠上级拨付的转移支付资金来维持村级基本运转,常年入不敷出。

1.2    农业产业发展薄弱

农业在我国三大产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但是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尚未形成。农业不兴,则农村不强、农民不富。农村生产技术装备与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投入大、产出小,传统农业仍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作物的主要耕种模式,现代农用机械、现代化水利设施(滴灌、喷灌)、无土栽培等现代化、集约化的耕种模式未得到广泛运用。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新兴产业缺乏技术与资金,这些都是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因素。

1.3    農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缺乏人才资源,空壳化现象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蜂拥至县城或者大城市务工,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青壮年难以维持生计,纷纷外出寻求生计。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弱妇幼病残,文化素质低,思想落后。农村空壳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

1.4    村民集体化意识淡薄

村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普遍存在,随着农业税的废除及“三提五统”的取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对集体的义务减少,大部分村民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集体的利益,例如长期占用集体机动地耕种而不上交集体承包费,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村干部也不愿意得罪村民,少部分人侵犯了大部分人的权益,集体经济受损。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习总书记在党章中提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类组织做好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然而现实中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却没有起到其凝心聚力的作用,农村两委班子不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现象此起彼伏,有的村甚至出现了因村支书、村主任闹矛盾使得集体连续十年无经济运转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2    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2.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制度支撑

农村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是新形势下完善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要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只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破除束缚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公有制经济,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系,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

2.2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体系的必然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破除束缚集体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培育新型农民、规模化种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有利于增添农村各类要素的潜力,完善现代农业的经营体系,增添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华二村2015年试行产权制度改革,集体年收入从2005年改革时的330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100万元,年均增长超过9%;广东省佛山市的南海区,2015年村组78万名社员股东人均分红是5172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2.3    实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农村的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民群众对此高度关注。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有利于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让农民共享农村改革的发展成果。至2015年底,全国4.7万个试点村民小组实行这项改革,已经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近2600亿元。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能够真正推动农村产业振兴。

2.4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党组织增强凝聚力、提升组织力、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领导是前提,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自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集体经济是这个框架的重要基础。办好农村的事,关键是靠好的带头人、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弱化,党员干部队伍思想觉悟不高,为民服务的信念不强,畏难及不作为思想蔓延,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严重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集体手里有一把米,农村的许多事情办起来就比较容易,不仅能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村干部及村民集体意识,也起到夯实农村社会治理基础、提高基层凝聚力、改善村组织软弱涣散的作用。

3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3.1    拓展发展渠道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拓展发展渠道,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经济开发区、城镇商业区、城乡社区等区位条件较好、产业集聚较高的区域,兴建或购置商铺店面、农贸市场、仓储设施、职工宿舍、標准厂房、写字楼等物业,实现“飞地”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适度规模流转或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对具有民俗传统文化、山水自然风光、红色革命遗址、历史人文资源的村,通过自主开发、引进主体参与等方式,积极发展休闲、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可以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集中运输等综合服务,以劳务承包方式承接社区服务、道路养护、绿化管护、家政服务等劳务服务,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例如我市某镇10个村已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发展建立村级企业,董寺村的面粉厂、中寨村的铁粉厂经营情况显著。

3.2    创新经营机制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整合利用积累资金和财政扶持资金,通过入股或者参股农业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共建、异地发展、集聚发展、扶贫开发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探索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使用运作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与其他经济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引进资本、引进项目,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3.3    培养经营队伍

通过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组织班子,强化党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倡村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依法选举担任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深入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把在外优秀人才、经营能人集聚起来,鼓励回乡创业。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农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汲取优秀的发展经验来发展本村集体经济。探索实施经营管理绩效与经营者挂钩、“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村干部报酬补贴制度。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得农民通过分享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收益红利来达到收入增长、共同富裕的目标,部分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建设等项目,使得农村面貌得以改善,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钟欣.盘活集体资产 增添发展活力 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农民日报,2017-01-04.

[2] 李慧.盘活农村“沉睡”资产[N].光明日报,2017-01-04.

[3] 王浩.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17-01-04.

猜你喜欢

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探讨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