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数字化的途径和方式

2019-06-11康丽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数字化

康丽华

摘  要:目前民族体育大多采取保护当地环境的方式,此类保护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全面、系统化的保护。同时,采取环境保护方式,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通过民族体育资源数字化的方式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湘西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数字化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体育  课程资源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a)-0173-02

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结缘,少数民族交错聚居,古风民俗浓郁神奇,被人称为历史文化的“聚宝盆”。土家人的摆手舞、毛古斯、苗寨的苗鼓、土家苗族人的八宝铜铃舞、荡秋千、舞龙灯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关注就越来越少。同时,由于人们对民族傳统体育项目缺乏保护意识,便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逐步弱化、变异与消失,甚至面临消亡的危险,民族传统体育同样面临着种种冲突。

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传承方法很难完整、真实、生动地再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原貌。目前民族体育大多采取保护当地环境的方式,此类保护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全面、系统化的保护。同时,采取环境保护方式,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显然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在信息化的时代,利用现代科技保护和保存传统文化是未来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向。

1  湘西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数字化是民族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湘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地,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如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极具历史价值的打飞棒、苗拳、骑竹马、掷鸡毛球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系统和全面记录,建立永久性的档案和数据库,同时结合学校民族体育课程实践,利用民族体育资源数字化的方式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2  改编传统的资源整理方式,实现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信息化

湘西州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数字化打破地域、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改变传统的课程资源收集整理方式,为湘西州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快捷方便的查阅途径,拓展广大群众了解湘西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途径。通过对湘西州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从流传区域、流传形式、竞技特点、竞赛规则、改编过程和实践效果进行数字化记录,有助于推进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信息化。同时,对实现湘西州民族文化校园传承教育工程的推进具有跨越式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更好传承与弘扬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极具重要的价值意义。

3  创建湘西民族体育信息网络教学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把湘西民族体育进行数字化处理,经过网络平台实现无时间、空间、地域限制,把开发好的湘西民族体育课程资源更好的展示出来,便于地区与地区、学校与学校、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方便民族体育运动参与者更好的掌握民族体育的运动知识。湘西州正在大力推行民族文化校园传承教育,通过对湘西州民族体育的调查、整理、记录,进一步的筛选、改编、改造器材等方式,把一些优秀的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引进体育课堂。再把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能为学校在进行民族体育校园传承教育实施提供便捷查询方式。

4  民族体育器械同步信息时代,合理创新体育器械数字化

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大多源于生活,也是很多人小时候娱乐时间的主要项目,在今天很多的地方的体育课堂上也可以看见很多民族项目的身影。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市场上有一种自动计数的跳绳,这是我们民族体育器械数字化的一个成功的项目。把更多的民族体育器械数字化,让我们民族体育与时俱进也是传承民族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我的一个自制教具《智能读数毽子》为例:毽子起源于汉代,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同时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运动,它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健康。由于踢毽运动的娱乐性和灵活性,使它在深受国人青睐的同时,也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必选内容之一。

在体育课堂中毽子教学的组织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单人踢毽子、对踢、接力踢等等。不管是哪种踢毽子的方式,在教学中都是以计算踢毽子的次数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现在我们教学中所用的毽子都是市场上面的普通毽子,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通常要一个人踢,另外一个人计数,或者自己踢自己数,这种传统的方式就容易出现同一个人踢的毽子,踢得同学和计数的同学不一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踢毽子的同学太过于认真数毽子个数,没有注意到踢毽子的技巧,导致踢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完成技巧练习。而在教学比赛中也常常出现同学之间因为毽子的个数不同发生争执,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老师在进行踢毽子测试的时候也容易因为班级人数多不能很好地兼顾每人踢的毽子个数,只能根据学生数的数量登记,有时测试者报的个数和负责计数的学生所报数目不一致,只能选择一方所报数目而难以公平地处理。这些情况的出现让笔者反思到,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类也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自动计算学生踢毽子的个数呢?如果每个毽子上都有自动计算毽子个数的装置,那么教学中更加方便,也能把体育教学器材数字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化时代的便捷,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自制教具《智能读数毽子》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1)特点:本教具把微型计数器和毽子进行改装组合,使踢毽子的教学更便捷,解决因毽子计数不统一引发的各种问题。让体育教学更生动、更科学有趣。

(2)用途:本教具可以自动计算踢毽个数。在体育教学和教学竞赛中可以实现计数智能化,减少计数人员,增大练习密度,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用为了计算踢毽个人而忽略踢毽技巧,能使学生全心的投入踢毽技巧的练习,同时避免因毽子个数不统一出现的各种矛盾。

(3)价值: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还能把民族体育与现代科技融合,使民族体育器械数字化,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民族体育项目。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类文化资源都以开放性和互动性来展示在大众的视线中,在这种生活环境下,作为湘西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民族体育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原有传承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宪平,刘少英,熊静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0,23(2):31.

[2] 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龙佩林,刘少英,白晋湘.西部开发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4):1-3.

[5] 孙庆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67-71.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