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岗位可以退学者本色不能褪

2019-06-11孙玉松

科学导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声望名声声誉

孙玉松

教授退休,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放下了教学重担,也放下了科研责任,应该颐养天年了。可是,有的科研人员或许是久居象牙塔,不谙俗世纷繁复杂,面对找上门来“礼贤下士”的老板和项目,不加调研考察便匆匆答应“出山”,不仅落得自己的名誉声望受损,甚至连累了曾经供职的高校院所一起“吃瓜落”。

笔者以为,因河北华林集团涉嫌传销而被有关部门查处引发关注的南开大学退休教授李建民不是第一例,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部分科研人员缺乏对科研的敬畏,没有真正闯过“名利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科研名声有多么宝贵。

按说,教授学者退休后发挥余热,既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又能为祖国和社会贡献更多成果,是一件大好事。可有部分人,在职时由于各种制度和单位的约束,尚能按部就班;一旦退休,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为了追逐金钱和物质利益,不仅对参与的科研项目和社会活动不加辨别,反而借助在职时积累的声誉和名望,主动为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项目“摇旗呐喊”。这样的教授学者,毁坏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影响和连累了整个科研队伍的声誉。

这样的“发挥余热”显然不是好事。

教授学者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寄托着公众和全社会对科学的尊重和向往。如果他們都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反而利用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谋取不当私利,就会让科学形象蒙羞。

莎士比亚曾说:“把名誉从身上拿走,我的生命也就完了。”科学是引领人类进步的火种,科学家和教授好比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不能放松对自己科研声望的要求。即便离开了科研一线,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也应该守住底线,更不能沦为违法企业的“挡箭牌”和骗子公司的“幌子”!

不管是何种诱惑,都是一个“贪”字在作祟。作为教授学者,即便退休了也要对科研抱有敬畏,懂得自律。唯有坚守初心,守正做人,爱护自己的名声,才能够保护好科学的声誉,让自己的人生不留下“科研污点”。

猜你喜欢

声望名声声誉
名声和荣誉
名声和荣誉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Top 5 World
悼李公正中先生
跟踪导练(一)5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