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思维不能缺席

2019-06-11詹筱锋

教师·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思维

詹筱锋

摘 要:思维乃学生学习和消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其今后的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发表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1-0044-02

一、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化学科,其中不乏一些小学生无法理解的核心内容,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自身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不足,而家长和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又习惯应用形象思维表达,导致小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应用形象思维去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以至于当他们面临抽象的数学知识时,便容易进入学习的误区。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构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够让他们在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迅速找到突破点,然后顺着这一思维深入研究学习内容,更好地掌握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纵观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很多数学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解书本中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自行记忆书本中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具体意义和演变的过程。学生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引,在知识前面手足无措,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时间一长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思维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能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当学生拥有思维时,才能应用思维来思考数学知识,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逐步改善学习数学的态度,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二、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情景导入时思考

数学课堂中,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情境,不仅能够点燃学生进入新知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的引导中,去积极观察,在思考中提取有效信息。

如讲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时,课一开始——

师(神秘地):今天,身高大约170厘米的天王巨星“周杰伦”来我们班了!

生(东张西望地寻找):他在哪儿呢?

(学生在找不到的情况下质疑)

生1:怎么可能?

生2:可能是照片吧……

这时,教师适时拿出照片,把实际身高170厘米的周杰伦“缩小”若干倍放在口袋中,图片上的“周杰伦”身高只有17厘米。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图上身高和实际身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该用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比例尺”。从本节课一开始,学生的思维就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植入趣味性与探究性,将会深深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二)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深度体验时思考

经历体验是在感受、理解、参与、联想等多种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情境中,通过主动认识获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把握数学的本质,从深度的学习体验中产生思维碰撞,促进思维发展。

例如,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例7時,教材采用的素材是“工程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此类问题,经历把现实问题转化量化的过程,通过各种现实表象,找出隐藏的数学问题。

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在完整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充分从题目中获取已知条件与问题。学生在以往解题经验的引导下自然产生疑问:道路的总长度未知,怎么办?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理解“单独修”和“合修”两个词的基础上提出思考方向:如果道路总长度是已知的,是不是问题就可以解决?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了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接着,学生通过假设道路的总长后,自行解答,并理解具体每一步求什么。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就发现:不管道路有多长,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①总天数和总路长有关系吗?②为什么每个同学假设的总路程不同,得到的总天数却不变?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不变的是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均占总长度的几分之一,从而明确可以把道路总长度假设成单位“1”,学生在深刻的体验学习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经历从具体数量逐步到抽象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数据中思考与分析,思考内在的联系,分析不变的原因,深入体会了“变中有不变”,从而学会从本质的角度分析思考例题内在的数量关系。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动手探究时思考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边体验边思考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中观察分析比较,在思考中寻求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归纳概括学习数学的方法。

如讲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一课时,在导入情境后,教师引导学生做个实验——

师:一把1米长的米尺,你能把他画在纸上吗?

生:(质疑)根本画不下!

引发思考:画不下怎么办?

教师适时引导:有什么好方法能把一米长的尺子画到纸上呢?

生:可以把1米缩小后画到纸上。

教师追问:你准备用图上几厘米来表示实际1米呢?请你画一画。

这时学生出示了多种方法。

生1:我用1厘米表示1米。

生2:我用2厘米表示1米。

生3:我用5厘米表示1米。

……

这时,教师介绍,大家在图上画的1厘米、2厘米、5厘米叫作图上距离。而实际的长度1米,则叫作实际距离。为了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我们用比的形式来表示。从而揭示了比例尺最原始的概念,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过程水到渠成地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学生在质疑、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多感官的参与中,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不仅为问题解决提供了阶梯,而且使学生思维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