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的咖喱美食

2019-06-10罗树妹

烹调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米糕香料咖喱

罗树妹

咖喱(也叫咖哩,masala)起源于印度,它是由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粉末或酱料,具有驱寒祛湿的效果。“咖喱”来源于泰米尔语,即“许多的香料加在一起煮”。马来人(巫族)十分喜欢在菜中放香辣味的咖喱来调味,不过其咖喱都爱用椰浆(椰奶)去减低辛辣和提升香味,所以味道都是比较平和。他们还运用了多种香料,如罗望子、月桂叶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中带点清润,充满南洋风味。

马来人用大米粉和糯米粉做成浓浓椰子味的多种米糕。而平时马来人餐桌上的主食是一种米糕:将蒸熟的大米饭打烂成糊状,切成3 cm左右大小的方块,蘸着咖喱菜汁当主食吃。

椰浆饭是马来人的主食,也是他们爱吃的一种特色饭。将鲜椰子肉磨成浆水,与大米同蒸,蒸出的大米饭具有椰子的香味。再将蒸好的米饭用大片鲜绿的香蕉叶盛着,配上极丰盛的菜,让人食欲大增。一般的配菜有咖喱、牛肉、黄瓜、小鱼干、水煮蛋、烤花生和黄花丝。把椰浆饭当做早餐和正餐来吃,是马来人的主要饮食方式。

除了米糕和椰浆饭,此外还有桑粑,它也是马来西亚的特色主食。将虾发酵后做成虾酱,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捣碎,浇上酸橙汁使之略带药味。在马来西亚,很多人的饭菜是米饭、桑粑、蔬菜三样混合在一起的,缺少了哪样都觉得不完整。若再加上洋葱、大蒜、生姜、香料种、小鱼干,就是比较丰盛的一餐了。马来西亚人进餐时不坐椅子,把食品放在席子上,围坐着吃马来西亚特色的桑粑加马来菜。餐后点心一般有木薯糕和炸香蕉。

娘惹咖哩鸡,“娘惹(Nyonya)”是一个族群的总称,始于明朝之后。随着郑和下西洋的众多随从,很多在南洋一带生活下来,和当地的男女通婚,生下的孩子,女孩就叫“娘惹”,男孩就叫“(Baba)”,到了现在娘惹就成了他们的泛指。娘惹在延续中华民族古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很多马来等地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娘惹文化。如娘惹马来语、娘惹服饰、娘惹珠绣、娘惹餐具、娘惹菜肴等。他们从小学习的娘惹菜是以传统中式食物和烹饪手法,并擅长将马来西亚的香料及材料,运用中式的烹饪方法变化出不同菜肴,而这种烹煮方法则称为娘惹菜,娘惹咖喱鸡即为其典型。

娘惹咖喱鸡是以马来西亚地道香料做成的咖喱,由于是自家配制,辣味和浓度可以自己调配,做出来的咖喱就少一点辣而多一点香浓,配合鸡和一碗白饭或薄饼,堪称绝配,因为白米饭和薄饼能起到平衡口感的作用。咖喱和鸡是惯常的搭配,烹制时也可加入少许土豆,但不宜喧宾夺主。而且土豆不宜过油,煮熟去皮后放入咖喱鸡中滚稔(变粉)便可。做法如下:土豆去皮切滚刀块,炸熟备用。将鸡切块,加适量盐、少许咖哩粉拌匀。再下入咖哩粉翻炒片刻,然后下鸡汤,以适量的盐调味,慢火炖煮至鸡熟,下椰浆和葱花,煮至将熟,放入土豆块再煮至汤汁稠,味香浓时即好。该菜椰香诱人、咖喱味浓,具浓郁的南洋亚口味。

沙嗲是一种烤肉串,类似我国的烤羊肉串,分为羊肉、鸡肉和牛肉三种。制作方法是将肉块用咖哩粉等香料腌渍好后,用细竹签串好,放在炭火上烤熟,再蘸着用花生酱和牛肉汁调好的佐料吃。马来人特别喜欢将沙爹与洋葱头、黄瓜丁一起蘸着花生酱汁吃。

椰浆牛肉咖喱这是一道美味的马来佳肴。原料有牛肉、辣椒、洋葱,加上肉桂、苜蓿、肉豆蔻等香料,用文火慢慢烧炖而成,味道鲜嫩爽口,香甜多汁。配上米饭、米糕或是用椰浆蒸成的糯米饭一起食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咖喱叻沙(叻沙又称喇沙)是在马来西亚存在的娘惹文化的地道食品,通常用作面条的汤底。材料包括虾米、虾羔、蒜茸、干葱、辣椒、香茅、南姜及椰汁,制法是将它们煮多个小时。它是用面条浇上调料,配上鸡肉块、豆腐及豆芽一起享用。微辣的滋味配上淡淡的椰浆味,一口咬下含有饱满咖喱汁的豆腐块,咖喱汁在嘴里散开,滋味非常美妙。

猜你喜欢

米糕香料咖喱
不迷信天然也不嫌弃后天雕琢
香料点睛之笔
米糕大战(环球360°)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咖喱传奇
米糕“牙医”
“米糕牙医”
2014年4—9月印度香料出口量增长12%,达到42.16万t
米糕,韩国人一生离不开
咖喱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