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肥技术集成模式在香蕉生产上应用初探

2019-06-10叶美欢

广西农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叶施肥量水肥

叶美欢

(隆安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南宁 532700)

隆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香蕉生长,香蕉种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县年种植面积达1.5万hm2以上,平均总产量达37.06万t,香蕉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香蕉是一种生育期较长的作物,肥水需要量大且持续时间长,极容易因营养供给不足而产生脱肥现象,不仅影响产量,还波及产品品质。2010年以来,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趋于成熟和完善,在当地香蕉种植已得到普遍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存在施肥针对性不强、肥料品种选择不相适应、配比不合理,用量盲目性等生产问题。本试验针对这些问题,旨通过优化相关施肥技术,集成先进的香蕉施肥模式,解决上述的施肥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地点及土壤条件 试验地点选择在隆安县南圩镇灵利村的香蕉种植基地,地势开阔平垣,光照充足,有良好排灌农田基础设施。成土母质为石灰岩,土种名称为石灰性田,土层深厚,肥力均匀,耕作层20cm,无明显侵蚀。试验前采取耕层混合样进行化验,土壤pH值7.9,有机质含量为38.9g/kg,全氮2.3g/kg,有效磷20.8mg/kg,速效钾86mg/kg,耕地质量属中上水平,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

1.1.2 供试品种 威廉斯B6,为当地近年种植面积较大的香蕉品种。

1.1.3 供试肥料 桂林那威有机肥厂的生物有机肥 (有机质≥45%,总养分含量≥5%);比利时进口的狮马复合肥(15-15-15);深圳芭田生态有限公司的芭田长效肥(26-12-10),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尿素(含N 46%);云南滇白钙镁磷厂的钙镁磷肥(含P2O517%);加拿大进口的氯化钾(含K2O 60%)、祁县同力化工有限公司的硝酸钾(13-0-46);山西三喜化工有限公司的硝酸钙(含N 15%)和硫酸镁。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 共设3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55m2,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名称和试验内容详列如下。

处理1:对照处理。不施任何肥料+清水滴灌。

处理2:施肥技术集成模式处理。即水肥一体化+长效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肥量根据采土化验、香蕉需肥规律和试验地块的供肥能力而定,本地块通过计算结果推荐施肥总量667m2施N 50kg,P2O515kg和K2O 60kg。具体为生物有机肥1200kg、钙镁磷肥62.4kg、芭田长效肥36kg、尿素62.4kg、氯化钾57.6kg、硝酸钙39.6kg、硝酸钾48kg和硫酸镁15.6kg。

处理3:常规施肥处理。即水肥一体化+常规施肥技术+有机肥,施肥量采用当地推荐施肥量及其比例,施肥总量每667m2为施N 51kg,P2O517kg和K2O 64kg。具体为施生物有机肥1200kg、钙镁磷肥60kg、狮马复合肥48kg、尿素62.4kg、氯化钾48kg、硝酸钙48kg、硝酸钾60kg和硫酸镁15.6kg。

1.2.2 施肥方法及各物候期肥料施用量

基肥:处理2和处理3的有机肥、钙镁磷肥全部作为基肥土施施用。

追肥:长效肥、复合肥在香蕉抽出10片大叶前,穴施1次,占总追肥施肥量70%;在花芽分化期再穴施1次,占总追肥施肥量30%。

尿素、氯化钾、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镁等肥料,经水溶解后,通过水肥一体化的设施输送到香蕉根际,每次每株追肥用水量0.6m3。各时期的施用量具体为:香蕉抽出10片大叶前,每月施肥2次,共2次,每次施肥量占总追肥施肥量5%;抽出10~23片大叶期间,每月施肥2次,共4次,每次施肥量占总追肥总量的15%;抽蕾期追施1次,施肥量占总追肥施肥总量15%;初果期追施1次,施肥量占总追肥施肥总量15%。

对照处理与试验处理区等同用水量的清水,通过水肥一体化的设施,输送到香蕉根际。

1.2.3 日常田间管理 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除施肥不同外,其它田间管理各处理均相同。

1.3 试验过程

2018年3月5日整地、起畦,3月7日移栽,并施放基肥。种植株行间距规格为2.75m×2m,每667m2种120株。试验每小区面积为55m2,每小区共10株。香蕉定植后,每个小区选定5株作为定点观察株,于3月20日起,每隔30d调查一次,观察各处理的生长势和各物候期出现的时间等。

追肥施用情况:于4月25日和8月12日,处理2分别每株穴施长效肥0.21kg和0.09kg;处理3分别每株穴施复合肥肥每0.28kg和0.12kg。

于5月15日和5月25日追施10片大叶前肥;于6月10日、6月20日、7月1日和7月10日追施10~23片大叶期肥;于9月10日和9月25日,分别追施抽蕾期和初果期肥,将其它肥料按设计比例,采用水肥一体化方式施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产量结果

试验于2018年12月19日成熟收获,采用小区整收计重,结果列于表1。试验结果可见,处理2及处理3与处理1比较,每667m2分别增产1766kg和1429kg,增产率分别达98.7%和79.8%。处理2与处理3比较,每667m2增产337kg,增产率10.4%。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标准。表明处理2能较好协调和满足香蕉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需求。

表1 试验产量结果表 单位:kg/667m2

2.2 不同处理对香蕉生长势的影响

香蕉早生快发是高产稳产的基础,从试验定点观察结果统计,处理2比处理3优势明显。表2为定点观察生长势观察结果表,可见生长前期和生长后期,出叶数量差异不大,而且5月下旬到6月下旬一个月内,处理2比处理3多抽出2张叶,同样株高同期高出6~8cm,表明处理2比处理3的中期营养供给具有较好地平稳性且充足的特点。

表2 生长势观察结果表

2.3 对香蕉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收获时对不同处理定点观察香蕉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各处理平均值列于表3。试验结果的处理2的茎粗、株高、断蕾前总梳数、抽蕾后青叶数均比处理3及处理1取得良好试验效果。处理2与处理3比较,平均茎粗多粗1.2cm,株高高出15.2cm,断蕾前总梳数多0.5梳,青叶数增加0.7张,果指长增加1.4cm,果个数增加13个,单穗重增加2.9kg,说明施肥技术集成模式处理,表现出较好地营养供给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表3 不同处理主要生物学性状

2.4 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选取成熟度相同的3穗香蕉,从中选取果穗位相同且具有代表性的香蕉5梳,每梳蕉中随机选取2个果,按相同处理混合,带回实验室做催熟处理。催熟后,分别测定香蕉果肉中的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结果列于表4。从中可以看出,处理2的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食率及干物质含量均略高于其它的两处理,与处理1比较,差异较为明显,与处理3比较表现出良好地提高产品品质的效果。

表4 不同处理对香蕉品质的影响

2.5 经济效益比较

处理2与处理3每667m2产量及产值比较,处理2产量为3556.6kg,比处理3增产337.6kg,以香蕉价格3元/kg计,每667m2增收1012.8元,节肥折纯量7kg(氮为1kg、磷为2kg、钾为4kg),以肥料纯量N 5元/kg,P2O54.2元/kg,K2O 5.5元/kg计,每667m2节肥增收35.4元,每667m2增收节支共1048.2元,施肥技术集成模式处理取得增产、节肥、增效和增收的效果。

3 小结

施肥技术集成模式在香蕉生产上应用,可较好协调和满足香蕉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需求,明显地提高香蕉土壤生产能力,与当地的常规施肥模式比,每667m2增产337kg,增产率10.4%。并表现出较好地营养供给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改善产品的商品性,取得节本增收增效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大叶施肥量水肥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玉米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咏松
“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大叶绿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