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2019-06-09张思嘉

时代人物 2019年21期
关键词:延边博物馆中学

随着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入,很多人关注到博物馆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继续,为博物馆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本地区的博物馆资源进行了课程开发的学术讨论,为博物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学校校本资源的改革也为其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本文以延边博物馆为例,整合多个博物馆的数字资源,以延吉市第一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分析,实地踏查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博物馆资源的必要性

博物馆所承担的不只是娱乐和教育功能,还有文物的保存、修复、研究的功能。博物馆藏品是能够反映人类社会和人类环境的代表性实物,能够作为博物馆信息的传达工具。因此对博物馆资源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博物馆的展品本身,还应包括博物馆本身拥有的展品和相关研究资料和博物馆的人力资源,如讲解员、研究员等。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选修课程中,对实物、图像音频等史料提起了重视,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进行研读,所涉及的主要实物史料应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等。从教学效果上看,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可以使学生从封闭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知识殿堂,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素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博物馆资源的可行性

学生的热情很高,他们认为相较于文字,实物资料会更直观,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也表示愿意配合。认知水平上,高中生有能力在教师或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从文物中获取历史信息,且他们在理解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可以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纪律和安全。

从博物馆和学校的角度看,大多数博物馆客流量并不大,在进行协商后,是可以承受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游客。博物馆也可举办一些活动和讲座扩大教育意义。在技术性层面上,数字化博物馆和展品开放,文博文创类产品不断更新,为通过网络认识非本地的博物馆拓展了途径。如故宫博物院官网中收录了大量不同展馆的展品图片及介绍,并已按展品功能、朝代等分类,为我们利用文物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很多情况下,一些未做旅游开发的遗址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就延边州来说,州内分布大小遗址40余处,主要博物馆有延边博物馆、龙井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和龙市博物馆、延吉市历史博物馆、图们市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本地的历史课程资源。随着交通的发展和教学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与博物馆开展此类合作能够得到家长以及社会的支持。

三、馆校协同现状调查分析

为提高本研究的准确性,我们将调查问卷发放至延吉市第一中学,分析出了一些博物馆资源在该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情况。

在对待历史课的态度上,近半数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能给人渊博的知识,课堂较为生动有趣,部分同学表示高中历史知识点太多又难于理解,降低了自己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在博物馆资源方面,学生大多数对本地的博物馆有所了解,也认为引入博物馆资源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帮助,希望在课堂中引入博物馆的元素让课堂更有趣。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去到外地时,会主动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学生对于二者结合的热情是比较高的,这也符合高中生欲将自我从枯燥的理论和试题中得到放松的心理。在与课堂的结合上,教师使用较多的是文物图片和影视资料,学生则更倾向于实地踏查以及引入文物知识,影视图片资料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馆校协同依然任重而道远。首先博物馆方面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表示自己不会浏览甚至不知道博物馆的网站和期刊杂志,也没有购買过博物馆发行的文创产品。很多博物馆都会根据本馆的特色来定期举办一些宣传类的讲座和展览,但由于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通畅,这些信息不能及时发布到学生中去。加之学生课业繁忙,很少有机会实地踏查和关注博物馆网站上发布的信息,不知道如何加入相关活动、订阅期刊等。其次,学校出于教学进度和学生安全等多方面顾虑,并未集体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也没有组织过学生参加博物馆的相关主题活动。由于历史教师大多出身非考古或文博专业,自身掌握的文博知识也比较匮乏,在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上,大多使用一些教材上的图片,不能挖掘文物自身蕴藏的知识和价值。

四、相关建议

运用网络资源,探索数字化博物馆。这一部分需要教师做更多功课,将博物馆网站上呈现的展品和文字资料,分享给学生。也可通过博物馆出品的文创产品,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文物与现代用具的结合,认识到古今交融的价值。同时掌握一些基础的文博和考古知识,将文物资源与课程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印象和理解。

进行馆校合作,共同开展历史教学活动。馆校合作中,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入当地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与博物馆积极联系,约定讲解时间和讲解内容,使教学活动不止流于形式。同时,馆校合作可以不拘泥于学生到馆的实地踏查,学校也可以将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请到学校为同学们展开讲座等。应放开思路,不拘泥于讲授和参观。进行一些征文、竞赛活动等,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也能丰富文体活动。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讲授、研讨、观看录像、实地考察等方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同时应注意实地参观博物馆的时间和频率,不能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还应起到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寓教于乐。

对于博物馆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问题,我们应该开放思路,形成多种结合方式,将博物馆资源渗透入教学中。在对博物馆资源的理解上,放开视野,看到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不局限于本地的博物馆,扩大博物馆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博物馆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有实施的可行性,也会给历史课堂带来更多趣味,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是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 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志》,华夏出版社,199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2017年。

[3] 董保强:《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文教资料》2016年第12期。

[4] 郑京日:《吉林省高效特色历史课程联盟的构建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9期,第62页。

[5] 郑京日:《依托研究特色与优势,打造高效教学新品牌》,《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SVP.2,第178~179页。

[6] 张思嘉:《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延边博物馆为例》,《卷宗》2018年10月下,第92页。

[7] 吕武斌:《延边地区初中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8] 刘东:《博物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应用——以西安地区为例》,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基金项目——世界史重点学科建设(201300012018033)。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邮寄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民生路100号康星顿203华团汇,伦佩洪15820536405

猜你喜欢

延边博物馆中学
博物馆
延边州组织“V游延边 发现精彩”活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延边啊,延边!
露天博物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