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

2019-06-09牛晓晰

时代人物 2019年21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思政辅导员

牛晓晰

新时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先后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存在落后于时代、吸引力不强、落地难等困境。在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辅导员因贴近学生,熟悉学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定天然优势,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主要力量。为此,本文从辅导员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主动作为,争取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现实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挑战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昂首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外需要应对这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对内,需要为我国新时期伟大事业建设而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信念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渴求越发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学生的坚定立场、正确价值观念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这就为高校思政教育效度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环节中与学生最为贴近的群体,更应顺应时代需要,对学生进行精细化深度辅导教育,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督促大学生养成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二)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思想受到多元文化挑战,摇摆不定

当今时代下,全球信息化高速推进,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在带来一定便利同时,对高校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形成冲击。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现实,2018年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全体网民的70.8%,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叨叨27.9%。网络传播具有繁杂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多元化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想浪潮在网络空间激烈交锋。高校大学生正值思想价值观形成确立阶段,经常性沉浸在信息鱼龙混杂的网络空间,容易受到各种激荡思潮冲击,更深陷入人生的迷茫和动摇,对成长成才受到影响。

(三)新时期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吸引力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主流意识话语表达面对学生却存在“说而不进”“置若罔闻”的困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广,却难以对学生形成真正入脑入心的感召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方法上也存在与新时代下显示有一定脱节的问题,在理论层面的深刻引导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激情与兴趣。各高校尤其是学生工作部门也在积极探寻尝试改进思政教育方法,但思政教育形式创新往往难以紧跟学生思想潮流。

二、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建议

(一)牢记使命,坚守立场,主动作为提升工作水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首要任务既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面对新时代背景下,伟大事业建设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辅导员应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初心,坚持“明道”、“信道”、“传道”的和谐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团结稳定古今、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转达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由此,作为思政教育主体,辅导员应站稳立场,提升理论水平,用思想与情怀引领学生。只有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起源发展,指导思想,理论构架有明晰深刻的认识,有深入系统的了解,才能入情入理,将严肃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教育成果切实落地,让学生入耳入心。

(二)持续思想引领,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融合至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

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中,处处有辅导员的身影,离不开辅导员的投入。这也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所在,在课堂、在谈心室、在宿舍,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连贯的思政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借由自身稳固清晰的知识体系正本清源,用深刻知识带领学生回顾艰苦的革命岁月,领悟中国共产党初心;用经典原著指导思想为学生深入解释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坚定所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体系说明中国发展数十年成就的来之不易,勉励学生继续奋斗,用青春激扬中国梦。谈话过程中,争取通过古今中外各项体制的比较,引导学生切实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通过讲述马列思想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中的指导运用,传递给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时代性,深刻性和落地性上的巨大优势;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展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各方面的巨大成就,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联系在每一处美景每一个传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创新的自豪感。用十九大精神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来感染学生,用最新的发展成就,来说服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爱党情怀传递给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思想深处。在管理服务中,时刻不忘育人职责,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抓住影响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普遍问题排忧解难,解读政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国家的关怀爱护。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

《学记》中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现代高校学生思想相对独立,思政教育特点尤其要讲究用情怀引导学生学,用梦想鼓励学生学。辅导员在实现全过程思想政治引领中积极探寻教学载体,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包上糖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教育核心的严肃思想。如在学生活动中,创新性采用党史情景剧比赛的方式,通过发动部分同学研读材料编剧本,深挖渊源练表演等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内驱力,让学生代入到革命先烈抗争奋斗历史中,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情景剧展演过程中,促使更多学生通过同龄人创造的剧目了解党史,普及党史知识,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濡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各种参观、红歌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作为课堂活动补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的热情,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了解到热爱,对相关知识留下更深刻印象。

而同时,辅导员也可以运用自媒体作为精细化教育手段的有力辅助。一方面,平日里学生与辅导员在自媒体上互动交流能够拉近师生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日常交流中潜移默化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另一方面,遇有热点事件时,辅导员利用自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对各类事件、意见的官方解释和评论引导,抢抓先机,构建网络话语权,避免学生在网络各类意见中迷失。为此,高校辅导员应当提升对时代变化,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做好舆论导向引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性。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形势更加复杂,党中央对辅导员队伍提出更高要求更大期望,将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战线上的主要力量,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辅导员更加应该加强理論深度和高度,用思想指引学生深入学;抓住全程育人,将思想引领融入教学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创新教学方法,用情怀激扬学生爱国梦;全方位引导学生思想进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尽力尽责。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思政辅导员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