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挖掘

2019-06-06白如山章君吉韦玉秀

关键词:阜阳市缓冲区龙头企业

白如山,章君吉,韦玉秀,吕 丽

(阜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农业现代化研究近年来一直方兴未艾,源于政策层面和学术层面的双重影响。2016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2016)》《安徽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阜阳市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等重要文件。这些政策表明国家更加注重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化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另一方面,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不断深化、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战略、农业产化的融资路径、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等方面。代表性作者如曾尊固等[1]、方觉曙[2]、翟有龙[3]、陈顺[4]、师谦友[5』、李二玲[6]等。基于“空间”视角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从宏观层面看,利用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化表现出较大空间分布性,地带内部差异构成了总体差异的主要部分[7];基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研究认为龙头企业以东部地区聚集为主[8],西部地区比重有一定提高,东部地区比重有波动;农业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份聚集企业多,一省农产品丰富度与其龙头企业数相关性亦很显著。从微观层面看,刘世薇研究发现龙头企业在中心城市市区集聚较多且受地方农业资源类型、分布、市场需求等影响[9];龙冬平等基于企业区位决策行为的微观视角研究认为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区位选择受4个变量的综合影响[10];贺亚亚等认为农业地理集聚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和地区差异[11]。从行业层面来看,经济作物的平均专业化水平更高;从地区层面来看,地区之间的平均分工差异在地区分工水平上均有所提高。

从国内相关研究看,虽然农业产业化空间集散研究已经积累了一些基础,发布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报告和案例研究,但由于农业产业化兼具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特性,又渗透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且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等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宏观的规划、个案的解析上,鲜有比较系统的量化分析,这与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的地方需求相比,无论是其广度还是其深度,都存在较大距离。为此,本研究在吸收和消化前人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基础上,以阜阳市为案例地,综合运用统计数据、企业调查和数理模型尝试对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挖掘研究。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计量模型借鉴文献[12~16]中运用的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模型。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样本源于阜阳市农业委员会(http://www.fysnw.gov.cn/)2015-2017年度公示的46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基本数据;并参考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cn/)皖农产办函〔2016〕3号通知文件中龙头企业类型归属标准并结合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际情况,将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类别划分为粮食类、特色类、油料类、畜牧类、电子商务类5种产业类型和按产业链工序划分为生产类、加工类、服务类3种工序类型;随后,通过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地理坐标,利用ArcGIS10.2制作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图。

2 结果分析

2.1 总体分布

利用ArcGIS10.2的Spatial Statistics Tools中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进行运算,结果如下:,即实际最邻近距离均值与理论最邻近距离均值之比R=0.472 7<1,表明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总体上趋于凝聚型,且聚集的程度较高。

2.2 企业类型结构分析

阜阳市五大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类型中,粮食类龙头企业数量最多,共计172家,约全市龙头企业总量的37%;其次为特色类龙头企业,共153家,约占总量的28.6%;电子商务类龙头企业亦较多,有77家,约占企业总量的16.6%;油料类龙头企业比较少。据此数据分析发现,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类型结构呈现如下特征:以粮食类和特色类龙头企业为主,电子商务类、畜牧业类龙头企业次之,油料类龙头企业偏少的结构特征如图1。

图1 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结构类型图

2.3 均衡度分析

通过Excel计算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各区县中分布均衡状况,其不平衡指数S≈0.52,表明龙头企业在阜阳市域分布不均衡。基于研究样本绘制龙头企业在各区县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如图2。可以发现,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主要分布在太和、临泉、颍上等地,其龙头企业数据接近全市的50.6%。

2.4 集聚特征分析

2.4.1 总体特征

利用ArcGIS10.2软件的Density工具生成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密度分布图如图3,发现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呈现集聚分布,且表现出沿核心城市、沿颍河经济增长带多点集聚分布的特征。具体来说,空间分布形成一核一带多点的集聚区:以阜阳市城区为最为典型集聚区;颍河为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带;颍上县、太和县、界首市、临泉县为三个集聚节点,而其他地区多以零星分布为主。影响创新型企业空间分布不均的因素复杂多样,阜阳市作为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安徽省“百亿江淮粮仓”的集散地,拥有大量的农业创新和创业人员,这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反映出阜阳城区的农业龙头企业领跑全市,已成为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区域。

2.4.2 类型特征

各产业类型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各异。图4a~e反映了不同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在阜阳市域的空间分布形态,其呈现的主要类型有:①点-轴式分布型:阜阳城区为高密度集聚核心和沿颍河经济带向外围区企业密度逐渐减少,如粮食类产业类型企业;整体上呈现阜阳城区聚核与颍河经济带结合的点-轴式空间分布特征如图4a和b。②双核式分布型:龙头企业数量少,空间集聚度较高,如油料类龙头企业,形成以阜阳城区与临泉结合点为双核高密度集聚区如图4e。③多核分散式:龙头企业数量较多,空间分布相对较均匀,形成多核分散式发展的特征,如电子商务类、特色类农业龙头企业如图4c和4d。

图2 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洛伦兹曲线图

图3 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总体分布图

图4 阜阳市各类型农业龙头企业核密度估计图

2.4.3 各产业链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图5a~c反映了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不同工序分工分类基础上的空间分布形态,其呈现的主要类型有:①点-轴式分布型:以阜阳城区为高度集聚核心和沙颍河为轴向向外围辐射企业密度逐渐减少,如生产类企业如图5a。②双核式分布型:服务类龙头企业数量少,空间集聚度较高,形成以形成以阜阳城区与临泉空间组合为双核式集聚区如图5c。③轴带式分布型:加工类农业龙头企业呈现以界首、太和、阜阳三区、颍上为主轴的集聚增长带如图5b。

3 影响因素

图5 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密度估计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发现影响农业龙头企业空间格局的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市场环境、气候环境、创新文化、交通条件等[7-10]。其中不少学者就人力资本、创新文化、气候环境等与农业龙头企业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多为定性描述分析,为此,本文结合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综合运用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曲线拟合等方法,重点探究开发区、交通等因素对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分布影响的规律性特征。为制定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发展政策的提供基础参考。

3.1 龙头企业与交通的空间关系

基础设施是任何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对农业龙头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特别是便捷的交通条件已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布局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对包括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在内的阜阳市主要交通线路进行数字化提取后,分别选择半径为0.5 km、1 km、1.5 km和2 km的缓冲区分析,并与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在阜阳市主要交通线0.5 km、1 km、1.5 km和2 km缓冲区范围内,分别有295家、95家、35家和14家企业,占全市龙头企业的63.6%、2.47%、7.5%和3.0%如图6a,而距离主要交通线1 km以外的不同缓冲区内,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总体上呈递减趋势,根据拟合的幂指数曲线模型,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与主要交通线的距离远近关系呈幂指数递减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7如图6b。可以看出农业龙头企业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交通指向性集聚特征。

3.2 龙头企业与开发区的空间关系

龙头企业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开发区指向性集聚特征如图7。开发区作为政府推行优惠政策、提供资金等支持以及营造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阜阳市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坐标为基础数据,分析开发区与农业龙头企业分布之间的关系。缓冲区分析结果表明龙头企业数量呈现由内向外围呈多项式递变趋势。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分布在距离开发区2 km范围内,共有创新型企业93个,占创新型企业总数的20%;其次在2~4 km缓冲区内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迅速减少为76个,仅占总数的16%;而在距离开发区6 km以外的不同缓冲区内,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呈递增趋势,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曲线,农业龙头企业分布数量与距开发区距离远近呈多项式函数变化趋势,且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84,农业龙头企业分布总体上呈现一定的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3.3 龙头企业与水系的空间关系

缓冲区分析表明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分布数量从河流水系两侧向外围呈现多项式指数递增趋势。且集中分布在河流水系1 km范围之外区域,共有196处,占样本总数的42.4%;在0~0.5km缓冲区内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骤降为117处,占样本总数的25.2%;而距离河流水系0.5~1 km缓冲区范围内,龙头企业数量为129个如图8。根据拟合的多项式曲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与河流水系的距离远近关系呈多项式递增趋势,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1.0,可见,水运交通、水资源要素对农业龙头企业本身的区位选择影响不显著。

4 结论

图6 道路缓冲区及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7 开发区缓冲区及拟合曲线示意图

图8 河流缓冲区及拟合曲线示意图

本研究以农业龙头试点企业为数据基础,尝试综合运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从行业细分和空间视角两个维度对阜阳市农业现代化企业类型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总体上趋于凝聚型,且聚集的程度较高;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类型结构呈现如下特征:以粮食类和特色类龙头企业为主,电子商务类、畜牧业类龙头企业次之,油料类龙头企业偏少的结构特征。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呈现集聚分布,且表现出沿核心城市、沿颍河经济增长带多点集聚分布的特征。从行业类型划分看,不同类型农业龙头企业空间分布形态各异,主要有点-轴式、双核式及多核分散式等4中空间形态。基于产业链划分维度,农业龙头企业主要呈现点-轴式、双核式和轴带式空间分布特征。随后,进一步探究交通、开发区、河流水系等因素对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分布的规律性特征。结果表明:阜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具有显著的交通线指向性特征,且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97;农业龙头企业与开发区空间关系也呈现多项式递减变化的特征,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达0.84;而与河流水系呈现多项式递增变化趋势,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为1.0,说明水运交通、水资源要素对农业龙头企业本身的区位选择影响不显著。

5 小结

农业龙头企业区位选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仅讨论了交通、开发区、河流等因素,并未详细且全面考虑包括市场需求、劳动力、信息技术、产业政策等因素对龙头企业分布的影响。限于数据样本获取量和时段的局限性,后续研究有待进一步挖掘农业龙头企业的时空演化和影响机理等。

猜你喜欢

阜阳市缓冲区龙头企业
“十四五”期间阜阳市将新建4个高速公路项目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一类装配支线缓冲区配置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阜阳市纤检所组织召开市内大商场负责人座谈会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
初涉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