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方剂治疗瘿病的效果观察

2019-06-06赵芳段萍卞秀娟

智慧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瘿病结块有效率

赵芳,段萍,卞秀娟

(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瘿病一般是由于情志内伤,水土失宜,饮食失衡等导致痰凝、气滞、血瘀壅结颈前,导致颈前喉结两旁存在结块肿的情况,主要涵盖气瘿、泥瘿、肉瘿、石瘿等,从西医角度分析即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1]。甲状腺肿大一般是由于体内没有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发生呈代偿性增生肥大或者炎性肿大。现对本院段萍老师自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门诊的42例瘿病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诊治的42例样本均选自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段萍老师门诊分析的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每组包括21例患者。

参照组中女性16例,男性5例,年龄选取范围在20~72岁,中位年龄为(45.52±5.21)岁;

实验组中女性15例,男性6例,年龄选取范围在21~73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4.62±5.87)岁。

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对比意义。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标准;(2)经检查FT3、FT4、T3、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3)年龄均超过18岁;(4)3月内不曾应用甲状腺素药物实施替代治疗患者;(5)患者与家属表示对本次调查内容知晓,自愿签字认可;(6)提交医学伦理会得到认可。

排除标准:(1)内分泌疾病患者;(2)免疫疾病患者;(3)精神病患者;(4)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5)其他原因引发甲减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初始使用左甲状腺钠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605,2009-11-18;生产单位: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剂量为50μg,随后将用药剂量增加到100至150μg,每日一次,进行6个月治疗。

实验组予以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方剂,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以下组方,即为黄芪30g,炒苍术10g,陈皮10g,生山药20g,炒神曲10g,佛手10g,枸杞15g,山茱萸7g,杭菊花4g,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进行1个月治疗。

如医院收治的患者,马红梅,46岁,女,主因“乏力,怕热,颈部疼痛2月”就诊,2月前出现不存在明显诱因的四肢倦怠乏力,低热,体温在37.2℃-37.8℃之间,合并颈部疼痛,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对症治疗后降低体温,但还是存在感乏力,心烦易怒,颈前疼痛,口干,时有咳痰,饮食降低,腰膝酸软,大便溏,月经量少,小便调,舌质淡胖,舌质中间有裂纹,脉滑数。

查体:双侧甲状腺一度肿大,明显触痛,质硬,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甲功检查显示:血沉升高,TSH0.005U/L下降。

中医诊断:瘿病的脾肾亏虚,经西医诊断显示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此时予以上述药方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计算实验组与参照组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瘿病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

1.4 评估标准

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均消失,FT3、TSH、FT4、T3、T4水平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FT3、TSH、FT4、T3、T4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判定为有效;不符合上述判断指标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示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选择SPSS 19.0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对输入的42例瘿病患者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实验组与参照组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采取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实验组与参照组瘿病患者FT3、TSH、FT4、T3、T4,采取t检验,P<0.05,差异显著,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8%对比参照组的71.42%,差异显著且P<0.05,故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

表1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2.2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FT3、TSH、FT4、T3、T4水平

治疗前实验组瘿病患者FT3、TSH、FT4、T3、T4水平等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数据指标无分析统计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瘿病患者FT3、TSH、FT4、T3、T4水平等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且P值<0.05,表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验证意义。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后FT3、TSH、FT4、T3、T4水平等对比治疗前,P值<0.05,表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验证意义。

3 讨论

中医对于瘿病的治疗存在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晋代《肘后备急方》中,使用海藻酒;随后在《急千金药方》中存在13条和治瘿有关的项目,内服九方中,大部分都是使用昆布、海藻[2]。唐宋后逐渐加入新药方,于《普济方》中记载。瘿病主要的特征即为颈前喉结两旁存在结块肿大现象,肿块一般随患者吞咽动作进上下移动,初期结块类似樱桃大小,具有缓慢的生长速度,存在不一致的大小,大的结块类似于囊和袋,初期发病光滑、柔软,长此以往质地较硬,扪及结节。瘿病主要包括气郁痰阻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火旺证等类型,因此需要依据不同类型予以辨证施治[3]。

表2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FT3、TSH、FT4、T3、T4水平对比加(±s)

表2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FT3、TSH、FT4、T3、T4水平对比加(±s)

注:a和参照组对比,P值<0.05,b和治疗前对比,P值<0.05。

组别 例数 FT3(pmol/L) TSH(mlu/L) FT4(pmol/L) T3(mmol/L) T4(mmol/L)实验组 21治疗前 0.45±0.34 36.54±3.04 6.44±0.66 0.58±0.31 28.99±4.22治疗后 2.01±0.22ab 6.55±0.21ab 13.54±0.32ab 1.55±0.21ab 75.66±2.61ab参照组 21治疗前 0.46±0.22 36.98±3.67 6.56±0.98 0.59±0.29 28.83±3.11治疗后 1.64±0.23b 5.32±0.33b 10.54±0.32b 1.21±0.25b 64.55±2.65b

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方剂组方中的黄芪味甘,微温,具有保肝、抗衰老、利尿、抗应激的通;炒苍术具有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明目的作用;陈皮性温,味苦,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的作用;生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作用;炒神曲味苦,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的功效[4-5];佛手具有理气化痰、舒肝健脾、止呕消胀的功效;枸杞性凉,具有补虚益精、滋肾润肺的功效[6-8];山茱萸具有固肾涩精、滋肝补肾的功效;杭菊花微寒,甘苦,具有平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9-10]。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瘿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3%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2%,差异形成统计学分析意义。此外,实验组瘿病患者FT3、TSH、FT4、T3、T4等与参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在瘿病治疗中应用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方剂相比较于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瘿病结块有效率
地沟油制备复混肥防结块剂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奶粉里为什么有结块
空气炮在解决水泥库出库溜子堵塞中的应用
含腐殖酸复合肥防结块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探讨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