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B 15208.2-2018《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修订解读

2019-06-04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赵磊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国标国家标准

■ 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赵磊

关键字:微剂量 X射线 透射式 行包 安全检查 国家标准

1 标准修订工作简介

1.1 修订背景

国家标准GB/T 15208.2-2006《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 测试体》颁布于2006年,标准内容是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图像技术指标试验用测试体的技术要求,主要参考了美国ASTM-F792-01标准。但是美国 ASTM International 2008年发布了 ASTM-F792-08 Standard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the Imaging Performance of Security X-Ray Systems 标 准, 与 此 同时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2008年发布了ANSI N42.44-2008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heckpoint Cabinet X-Ray Imaging Security Systems 标准。这些标准中对图像质量、设备性能等都提出来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内设备也已经接近或达到这些新要求。其中ANSI N42.44-2008标准主要是对行包安检设备的电器安全、电磁兼容、图像性能、辐射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测试限值。该标准类似于国标GB 15208.1-2005,但是在电磁兼容、图像性能以及辐射安全方面的要求由于使用环境和国家法规的不同略有不同。

根据国内外安检产品类型、应用场合以及安全形势的变化,2005版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系列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因此标准各个部分都要重新编制。作为第二部分的GB/T 15208.2-2006《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测试体》进行修订是非常必要的。2014年9月2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了《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4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4]67号),将国家标准《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列入2014年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140179-Q-312《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微剂量X射线行包安全检查设备》,立项中标准的名称已经做了变更。

此次修订主要起草单位包括: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于此同时,来自国内与微剂量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有关的研究、生产、检测、设备制造等共10多家单位以及几十位业内各方面的专家也参加了新版标准的修订起草工作。修订后的GB 15208.2-2018《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以下简称新版国标)已于2018年11月19日正式发布。读者可关注新版国标的发布并在国标委网站上下载浏览,结合本文增加对新版国标的理解。

1.2 新版国标修订的原则

(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符合国家和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

(2)立项时名称为《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微剂量X射线行包安全检查设备》,改为现在名称《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在不产生歧义的前提下简化标准名称。因此,于2017年10月23日至24日的送审稿审查会议上确定名称为《微剂量 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 第2部分: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2 新版国标修改的主要内容

2.1 标准名称

新版国标修改了标准名称,这是根据新的系列标准的要求修改的,本标准是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的技术要求。

2.2 范围

标准的适用范围也做出了修改,重点是理解修改内容的含义,这里强调的范围有两点:一是“透射式”,二是“行包”。“透射式”需要与后面的“背散射式”对比理解,对于“行包”的字面理解是行李、包裹,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小型的安检设备,为了协调本部分与系列标准中第三部分的涵盖范围以及便于理解,本标准适用设备范围限定为“设备任意一个检查通道入口截面的高度和宽度均小于1.1m”,此限定同时参考了美国相关标准。

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这部分很简单,请读者自行阅读标准。

2.4 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12个术语和定义。由于旧版的国标只是测试体的技术要求,因此没有特定的术语和定义。新版国标修改的内容较多,除了引用GB 15208.1-2018的术语定义以外还有本部分需要的术语定义,前11个术语都是2005版GB 15208.1中定义的内容,由于不适宜在新版的GB 15208.1中定义,因此调整到本部分;新增了一个“透射式行包安全检查设备”的定义,强调内容在标准适用范围处已经详细讲解了。

2.5 通用技术要求

增加了第4章通用技术要求。由于现在双视角的X射线安全检查设备正在逐渐普及,更多视角的设备也已经在机场等重要场所广泛应用,因此本章在对性能指标的要求中特别强调了所有指标对“任意一个视角”都是需要满足的,而且在做评价结论时要以最差的值作为整个设备的性能指标结果,这对于设备厂家来说要求提高了很多。原则是鼓励技术创新,更好的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具体的指标部分前四项都做了分级,这里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市场应用场合的需求不同,像展会、法院、博物馆等地方基本对于线分辨力、穿透力、空间分辨能力等没有特别高的要求,都广泛使用技术指标较低的设备,这类设备节省占地面积、功耗低、价格便宜,有利于节约采购和使用成本,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性能指标时考虑了这些实际的需求,对于安全需求较高的场所,比如机场、高铁、重要会议等需要更高技术指标的产品,编制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分级设定了较高的指标供高端用户市场使用,其他共性的技术要求都在新版国标第1部分中明确,本标准直接使用。

2.6 试验方法

新增加的试验方法第5章很好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点内容:(1)穿透力测试由于测试体圆形铅块修改为四分之三圆形铅块,因此判定时就可以通过图形缺口方向来辅助判断;(2)“单次检查剂量测试”,剂量计放置于水平中心位置而不是物理空间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于操作也更符合实际运行时的辐射情况;(3)“周围剂量当量率测试”,明确了将散射体较大的截面对齐射线出束方向,这里是为了明确操作规程有利于测试结果一致性。

2.7 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以及随机技术文件

新版国标新增的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都是引用新版国标的第1部分,这里都比较简单请读者自行阅读新版国标。

2.8 附录

一是附录A是测试体,这部分内容是旧版国标相比,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了测试体使用的防护衬板的材料和密度;(2)测试体A中的TEST1使用的线改为了实心铜线,线径增加了两个新线型,固定铜线的聚酯薄膜板的厚度修改为0.1mm,在制作测试体时,用户或者测试机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排布不同的布局;(3)TEST2使用的合金铝阶梯类型更换成了5A02,d.TEST3中的线对去掉了2.0线对,新增了一个0.8的线对;(4)TEST4中圆形铅块改为四分之三圆,钢阶梯改为了三个,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使用,厚度范围从15mm到46mm不等;(5)TEST6原标准中“有机玻璃”的表述不够严谨,修改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6)TEST7中的铝合金阶梯的材料都统一为5A02的类型;(7)TEST9/10中为使内容更为严谨修正了部分描述。

二是增加了附录B“周围剂量当量率测试用散射体”,这里沿用了2005版GB 15208.1中的散射体的主体要求,增加了软松木密度的要求。

三是增加了附录C“测试图像评价记录表”,沿用了2005版GB 15208.1中记录表的主题框架和结构内容。

3 结语

本次GB 15208.2-2018国家标准相对于旧版国标的修订基本可以算是重新编制,这里涉及到整个GB 15208国标体系的变化,将原来的单一类型设备的标准体系变更为不同类型设备部分标准体系。本文对修改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以及修订的原因都进行了详细叙述和说明,有利于各类人员加深对新版国标的理解和使用。读者可下载或购买新版国标结合标准条文阅读理解,对于标准应用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改进建议可及时向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标委会或者作者本人反馈。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国标国家标准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唐红新:演绎产业扶贫“国标蓝本”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安全检查员
新国标颁布 肥料检出植调剂按假农药处理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