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多”缓解“老来独”

2019-06-03江云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空巢子女老年人

江云

一位67岁的空巢老人走进心理诊所,说她“心里太憋闷了”。常常,她会坐上公交车,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一连坐了几圈也不下车,“实在很孤独,出来透透气”。

空巢老人孤独感应该引起重视。俗话说,不怕少时孤,就怕老来独。子女成年离开家庭之后,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在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失落等问题。上海有关部门调查发现,60~70岁的老年人中有孤独感的占1/3左右,80岁以上者占60%左右。一些空巢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

缓解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的最好方式,当然是亲情关爱。老年人们最盼的就是子女们能常回家看看。作为子女,哪怕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陪老人。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可以多打电话给老人,多聊聊天。但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囿于当前的现实情况,不能光靠子女。空巢老人自己也应该振作精神,用好“三多”,主动排解孤独与寂寞。

多培养爱好。按心理学的观点,真正的快乐是在从事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的,是在获得成绩、增强信心得到自我满足时产生的。摆脱孤独的最佳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所以,空巢老人不妨有点小爱好,尽量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从读书、习字、绘画、练琴、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多出门走走。呆在家里孤单寂寞,不妨通过旅游接触外面的世界,走出狭窄单调的生活;不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1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运动还可以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是促进空巢老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不妨做做社区志愿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在发挥余热的同时,让自己开朗、开心。

多结交朋友。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广为交友,可以增加乐趣。朋友聚首,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乐趣,更何况有些朋友谐语连珠,逗人开怀,可以开阔胸襟。生活中难免有不高兴的事,有些事一时想不通,让朋友一解释,一剖析,就释然了,可以激发雄心。老年人相聚,常会谈起各自的打算和计划,这能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另外,空巢老人不妨交一些“忘年交”朋友。交些年轻的朋友,会受到年轻人的感染,让老年生活更加充满活力。

编辑:若愚 woxingzhai123@163.com

猜你喜欢

空巢子女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Tomb-sweeping Day
树上有一个空巢
空巢生日不孤独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教育子女陋习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