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强细胞强组织的高校班团一体化模式研究

2019-06-03任增亮

科教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共青团

任增亮

摘 要 班级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的“细胞”,是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的基本抓手和首要阵地。针对长期以来班团运行过程中存在班强团弱、职责不清、协同不强等突出问题,本文从“强细胞、强组织”的角度出发,通过岗位设置、运行机制探索,加强发挥组织育人优势,推进班团一体化改革建设。

关键词 班团一体化 共青团 班团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4.008

Abstract Class League branch is the "cell"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basic grasp and primary position to improve the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of the League and expand the effective coverage of the League's work. In view of the promin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team for a long time, such as the strong team, the weak team, the un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weak coordin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ong cell, strong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post setting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s the advantages of organiz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s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eam and the league.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class and League; the League; class and League reform

班级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的“细胞”,是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的基本抓手和首要阵地。长期以来,团支部和班级在工作职能、目标定位、岗位设置、管理考评等方面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团支部活力提升和作用发挥。因此,深化班团一体化运行研究,推进班团一体化建设进程,对于提升班级团支部活力,发挥班级团支部政治核心作用,深化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领域有关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增多,通过对高校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确立了各种班级建设的新模式观念。文献中强调了学生对班级制度的认知和接纳,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行为;近年来,国内各高校也开始对班集体建设方面进行过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建议班级运行模式多样化、加强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强调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的重要性。2016年以来,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针对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共青团改革等方面印发了一系列文件,例如《共青团中央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各高校积极开展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研究。江南大学积极研究落实上级精神,积极落实学校共青团改革和班团一体化改革。

“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或互不协调的事物通过有效的方式在同一体系互相配合形成协同效力。班级和团支部按照合适的工作模式和机制,达到其协同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目标。本文主要对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试点运行班团一体化模式,在岗位设置、运行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效果进行介绍。

1 高校班团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通过广泛调研,发现现阶段班团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团的功能弱化,班强团弱,团支部边缘化。同学们从初、高中阶段以来对共青团的认识不够、理解不透,导致传统思维中班级班长作用第一位。二是岗位职责不清,作用不强,存在缺位越位。大学班级中团支委、班委的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界定不清,甚至有缺位和越位的现象。三是工作协同不强,各成体系,工作难成合力。传统思维中认为团支委和班委各自成体系,工作缺少协商和交叉,导致班团工作的协同力不够,彰显性效果差。

从具体问题上升到共性问题可以看出现阶段班团关系界定不清晰、目标定位不一致、职能定位不清、组织运行不协调、管理考评少统筹。以上问题中,最关键的是队伍、岗位、机制的问题,故本改革模式主要从明确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完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明确主要目标是坚持党建带团建,通过班团岗位設置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切实加强班团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充分发挥班团集体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解决脱离团员青年的问题,使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的领导核心。

2“强细胞、强组织”的班团一体化模式的岗位设置

首先通过岗位设置进行强班级这一“细胞”。本着“精简结构、优化职能、均衡工作”等原则,本模式主要进行了三个变化。第一个是标志性的变化,采用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的模式,班长协助团支书进行团支部建设。本方案没有采用团支书兼任班长或者班长和团支书相互兼任的方式,主要考虑稳步推进、适度改革、工作均衡等原因。第二个变化就是增设发展委员,主要对接共青团改革方案中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统筹相关工作,但现阶段不单设岗,由团支委中的组织委员兼任。第三个变化是增设权益委员,将以前的心理委员、生活委员岗位合并成立权益委员,主要对应改革方案中完善学生权益维护机制。考虑稳步过渡和传统工作的定位,权益委员列入班委中。

这样团支委主要由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组成,班委由班长、学习委员、权益委员、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组成,形成4+5=8的模式,互相兼任,双方的人员数量基本均衡。岗位固定后根据岗位明确工作职责,详细制定了团支委、班委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换届选举等办法。重点是强调班级团支部书记要勇担责任,强化原有传统工作基础上,要加强班团一体化组织建设的工作。

3“强细胞、强组织”的班团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机制

本模式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是按照“强细胞、突出核心;强组织、协同运行;强整体,统筹全局”的三个层面展开。

3.1 强细胞、突出核心

通过班团核心的运行进行强细胞。政治核心、组织核心、引领核心、服务核心作用的发挥最关键的是要靠组织建设和工作过程强化意识和落实。班级团支书要带领班团,通过组织运行,切实发挥政治核心、服务核心和引领核心作用。特别是要利用好团的职能,做好團的主业,发挥团的优势。发挥政治核心,就是重点以推优入党,“三会两制一课”为抓手,比如严格按照年度团员评议的结果作为推优入党的人选参考,各项工作做到规范有效;发挥组织核心,加强团支部对班集体建设的参与、指导和监督;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等,做好班级团建,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做好班团事务协同落实。做好引领核心,还要选对人。精简岗位,互相兼任,压实工作,让真正优秀的同学担起责任、发挥作用。在班团干部的选拨上,要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副班主任指导责任;要落实高年级学生党员带班制,在重要事情如推优入党等到会监督指导。做好服务核心,就是通过职能完善和工作设计,把同学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推进服务型班团组织建设。

3.2 强组织、协同运行

做好班团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建设。做好两个联系,在联系班团干部基础上,建立学院分团书记与班级团员青年直接联系机制。做好校院两级培训,加强校院级青马培训、校院班团干部培训、学院分团委各部门对所有班团干部的工作职责和能力的培训;固化四个例会制度,班团例会制度、院分团委、学生会工作例会制度和班级团支委班委联席会议制度。采用稳抓核心、内外结合、多平台多体系推进的思路。做好班团一体化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建设。

联系就是结合落实改革方案中的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要求,加强和班团干部以及普通团员的联系,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问题。通过培训和例会,加强对班团一体化运行的指导和监督。多平台就是统筹各项工作机制,始终将班团一体化运行的概念和思路贯穿其中。

3.3 强整体、统筹全局

改革的核心在班团,还要全面统筹、顶层设计。从班级层面,要尊重团员主体地位,强细胞强基层;从学院层面,要畅通渠道联系青年,强组织强服务;在校级层面,要党建带团建,强引领强凝聚。加强校级部门之间的协同。

4“强细胞、强组织”的班团一体化模式的试行成效

改革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作用发挥和班风学风方面。一是促进了班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素质能力提升。班团一体化的理念和意识已经深入每个学生内心,并且时刻将此应用到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二是共青团的作用发挥更加突显。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性增强、内容和层次更高;推优、年度团员评议更加规范严格;同学们对共青团的认识更加明确。三是班团协同机制无处不在。学院学生组织活动、班级活动、团日活动,院级和校级活动班委和团支委更加紧密合作,工作责任心更强,效率更高。四是促进了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班风、学风更扎实,学生学习、生活更加积极,班级更有活力。

5结语

本试点思路从班级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的细胞,以及班级是高校学生整体组织的细胞观点出发,从“细胞—组织—整体”的思路,将核心放在班团的岗位设置改革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上。用全局视野再对实践的细节进行协同指导,而不是直接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纵向与横向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班团一体化改革方式,稳步推进,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将改革焦点放在实际效果上,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期望对高校班团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亮.浅谈高职院校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的建设[J].高校视窗,2010(3):150-151.

[2] 戴月波.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117-119.

[3] 葛媛媛.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科教文汇,2018(412):7-8.

[4] 夏京璟.浅谈当前形势下高校班团建设工作[J].文教资料,2017(16):146-147.

猜你喜欢

共青团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绍兴:让青年遇见更好的共青团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基于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共青团建设研究
“共青团主题车厢”运行
试论共青团干部应当具备的四种能力
我不会忘记
建议出版共青团知识台历
全国青年小发明活动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