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中小学的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管控框架构建研究

2019-06-03方海光汪时冲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终端管控

李 欢 ,方海光 ,张 鸽 ,汪时冲

(1.首都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2.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一、引言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走进了中小学校园,“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模式在中小学数字校园中逐渐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汤跃明、付晓丽、卜彩丽,2016)。Kleopatra Nikolopoulou提出“将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融入到教育教学,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额外的担忧,但仍然有利于数字校园的构建”(2018)。“教育教学中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极大程度地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生在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充分地讨论,并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乔军、吴瑞华、熊才平,2013)

薛胜兰等人在研究中对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的应用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查;(2018)胡钦太等人也针对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管控策略。(2014)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目前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数字校园应用时的有关影响因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管控对策和提出建议。通过问卷的方法对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和教学研究机构人员五个不同角色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结合当前已有的关于本研究的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智能移动终端如何在中小学实现有效应用的相关管控策略框架。为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应用发展提供真实的反馈意见,也为以后的研究做基础准备。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相关研究应该思考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智能移动终端带来的诱惑不能做到很好的自控,为了更好地实现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校园的有效利用,必须要有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数字校园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相应的校园系统并利用来实现校园电子化,将资源集成和整合,实现校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赵磊,2018)现在的中小学校园中计算机技术的配置基本都已经完善,例如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搭建、电子化教务系统的建构等等都已经在大多数的中小学校园中成为现实。“智能移动终端是智能终端和移动终端的结合,最熟知的就是手机和 PAD。”(Bartholomew,S.R.,&Reeve,E,2018)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都是自由的,可以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并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解决问题。这样也符合当前中小学校园中强调的碎片化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智能移动终端应用于中小学的移动学习模式是混合学习的新思路,也是数字校园发展成熟的必经之路。管控字面意思即为管理和控制。

“对‘管控’一词有人将其和管理等价,也有人认为管控就是控制,多数人赞同管控是管理和控制的综合。”(赵庆,2010)管控强调的是一种关系的协调,通过管理和治理得到优化的实现效果。“管控旨在教学中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王伟、王峰,2009)本研究认为教学中的管控是通过管理和控制对学生实施监督和指导,辅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面对智能移动终端等一些新的媒体技术时不能够做到自控,这也就更加突出了管控在中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不是简单地掌握书本知识,当今社会的学习更多指的是根据需求来完成知识的掌握。方海光等人提出“智能移动终端教育应用将随着技术深度融入而越发和学习深度融合”(2011)。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便于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内容和自己的需求结合起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当下的教育发展趋势。

三、中小学智能终端现状分析

为了对目前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现状有基本的了解,本研究设计了针对中小学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主要是从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和教学机构研究人员五个角色类别进行划分,通过填写不同的问题来收集数据。通过问卷获得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数字校园中的使用现状,并更准确地得知从哪些方面对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有效合理的管控。问卷中相关问题汇总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在数字校园中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被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色所认可,学生、家长及学校关注智能移动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其应用的管控存在着高度的需求。如果想在数字校园中通过终端使用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状态,其管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四、中小学数字校园中智能移动终端的管控框架

从前面的问卷数据中得出当前国内现状的情况,针对现状的问题可以看出,在中小学数字校园中的各个角色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都有不同的担忧。基于相关的研究和现状,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管控框架,主要从操作管控、制度管控、时间管控以及软件管控等四个方面对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数字校园的使用管控框架进行阐述。

1.操作管控

操作管控主要是指课堂实时管控和非学习行为管控两方面。课堂实时管控是指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时,教师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监管学生的学习动向,避免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与学习主题无关的活动发生。由于中小学生本身的自控能力较差,配合课堂实时管控可以使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课堂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效果也得到保障;非学习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与教学活动无关的行为。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非学习行为的管控,要帮助学生管理自己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非学习行为,同时控制住学生非学习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

表1 问卷问题汇总表

图1 中小学数字校园中智能移动终端的管控框架

2.制度管控

制度管控是指制定相关的条例来对学生实施管控,例如可以制定如下条例:在进行不需要智能移动终端的学习活动时可以将手机放到指定的区域统一管理;在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时候严禁登录不法网站、传播不良信息;在违反使用制度时要接受扣分等处分,等等。这样的制度管控可以做成标语,以便学生熟记于心。这样的制度管控在提高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学习效果上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律的良好品质。

3.时间管控

时间管控是指针对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时对时间进行管控,分为使用时长管控和使用时间点管控。使用时长管控主要是指对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使用时间长短进行管控,让学生学会有效管理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同时家长和教师进行适当的控制,使学习效果最优化。使用时间点管控就是指学生不可以无时无刻地使用智能移动终端,教师和家长要对学生的使用时间点进行恰当的管控,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4.软件管控

软件管控是指对学生使用的智能移动终端所涉及的软件进行管控,主要包括设计管控软件和非学习信息显示的管控,依靠教学研究机构人员设计相应的软件来实现管控。设计管控软件是指对学生使用的智能移动终端中的软件进行管控,可以设计管控软件在学生使用学习软件时自动关闭其他与学习主题无关的软件,也可以管控除了学习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都不能下载。非学习信息显示的管控是指教学研究机构人员设计软件对智能移动终端上显示的信息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直接将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屏蔽,在学生学习时不能操作其他非学习信息,从而减少对学生造成的干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学习的效果。

五、中小学数字校园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管控框架

智能移动终端在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应用重点表现在课堂上的应用,一般课堂活动包括复习回顾、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强化练习,内化迁移、反思评价四个环节。针对这样的具体课堂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具体教学活动所涉及的管控框架,如图2所示,以此来说明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具体课堂中所涉及的管控措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优化学习效果。

图2 中小学数字校园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管控框架

在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的环节中,中小学生的自控意识较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时长,所以必须有外界参与来对使用时长进行合理的管控。配合合理的制度管控,例如可以设置制度规定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具体的时长、内容等等。也可以在后台通过管控软件对学生的终端进行管控,屏蔽非学习信息显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行为的实时管控,当学生不能有效利用终端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管控,对学生的使用时长进行管控,同时将非学习信息进行屏蔽管控,从而更好地优化学习效果。在归纳总结、强化练习的环节中,可以对学生使用时长进行管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归纳总结的学习活动,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内化迁移、反思评价的环节中,要对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使用时长管控、使用时间点管控,同时要启动管控软件,对非学习信息进行屏蔽管控,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进自主学习。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活动中加入适当的管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自主学习并优化学习效果。

六、案例分析

1.案例一:中小学智能移动终端学校管控制度应用

针对中小学生现在已经普遍将智能移动终端带入校园的现状,中小学可以通过制度进行管控。制度中不仅对学生使用的范围、时间等做出详实的规定,更对学生的违规情况以及惩戒办法清晰公示,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管控效果。以北京市某中学为例,其具体的条例如下:①学生可以携带智能移动终端进入校园,但只能在指定的区域、时间内自由使用,指定时间和区域外严禁使用;②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的时间是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学生不可以随意使用;③在禁止的时间和区域内,如遇特殊情况必须使用时,应当经过教师的同意;④禁止在升旗、集会等各种校内集体活动时使用;⑤严禁登录手机色情网站,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⑥有违纪行为者,进行批判教育并告知家长,没收智能移动终端暂由教师保管,情节严重者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⑦浏览不正当的网站属于严重违纪行为,永久禁止学生带智能移动终端进入校园等等;⑧学生、家长、班主任签订“三方协议”保证学生可以遵守管控制度。

2.案例二:学生智能移动终端管控软件设计与应用

针对学生用户可以设计一款专用的智能软件,通过软件自身管控和管控端的远程监督来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对学习上的内容进行疑难解答,同时消除智能移动终端本身造成的顾虑。具体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对该软件实行防止暴力刷机的功能,这样管控功能就不会轻易失效;第二,作为针对学生的软件,其内置的公共市场要设有严格审核的功能,只有适合学生使用的软件才能进入,学生无法通过其他应用市场安装软件,且提供的应用都是绿色无毒的;第三,该学生软件的特定浏览器可以设置自己特有的属性,在导航页上放置学习类网站网址,不仅可以方便学生获得学习资源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同时设置一个网址屏蔽库,主动屏蔽黄、赌、毒等不良网站;第四,该软件可以实现管控人员在管控端监控学生当前浏览网站或浏览记录的功能,这样根据学生上网情况管控端就可以设置不同的限制等级、屏蔽指定网站;第五,通过对软件的设置,即使没有禁止学生使用,在管控端的管理者也可以直接操作禁用软件,从而放心让学生使用;第六,设计软件专属的浏览器,管控者可以通过网址记录查看学生的上网历史,从而针对学生的需求添加或者屏蔽网站。

实际上,当不想让学生玩手机时,软件可以直接被管控端远程锁定,在锁定模式下,该智能移动终端只能使用通讯录和拨打电话功能,除非输入管控端设置的解锁密码才能够正常使用。拥有以上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可以更好地将各个管控端的顾虑降至最低,在中小学数字校园中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实现以上软件管控的智能移动终端的部分界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中小学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管控系统的时间管理和使用管理应用

七、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中小学数字校园中的不同角色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不同角色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担忧情况,得出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结论,从而制定出了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管控框架。主要从操作管控、时间管控、软件管控和制度管控四方面出发进行架构,通过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实施课堂实时监控、非学习行为监控、使用时长监控、使用时间点监控等具体措施,提高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的效率,并对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管控框架的规划应用。

通过列举出“制度管控”和“软件管控”两个具体的案例说明通过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管控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提出的管控框架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应当继续细化分析,进一步优化管控措施并在中小学加以实施。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结合技能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完善管控措施,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终端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莲心宝宝有话说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