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ABC分类动态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2019-06-03吕硕亮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9期
关键词:分类生产设备

吕硕亮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新乡 453000)

1 设备ABC类定义

ABC分类法是通过帕累托曲线转化而成,也被叫做主次因素分析法。主要依照事物之间“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合理分类,将A类作为最关键的少数,B类或C类为次要的多数,并将A类作为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设备管理中合理应用ABC分析法,是指根据相应标准将种类众多的设备进行合理分类,随后按照各种类型,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措施,进而提升设备工作效率。在设备ABC分类中,其分类特点如下。

(1)A类设备。此类设备往往具有精密性、体积大、稀有等特点,属于整个设备体系中的主要生产设备或主体生产设备,具有主导功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及工序。如此类设备出现故障,极易影响产品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产品质量,严重威胁人员、生产系统等安全,甚至会出现严重污染问题,进而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2)B类设备。相比A类设备,B类设备对生产过程造成的危害会相对小一些,此类设备在整个生产体系中用量大,种类繁多,如出现损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生产链,或导致主要生产设备故障停机,生产线无法有效连接,甚至会降低机组的可靠性、经济性,或出现污染问题。但B类设备往往存在替换设备,如出现故障,采用替换设备即可,基本不会影响整个生产过程,相比A类设备,总输出能力较小。

(3)C类设备。A类、B类设备除外,还存有C类设备,此类设备作用性较低,数量多,成本低,便于维修,通常都存有替代设备,如出现故障,基本不会影响生产质量、产量等,且不会导致主生产链停产。

2 设备ABC分类动态管理在企业的应用

2.1 规范ABC类别的确认办法

伴随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为确保生产运行正常,提高生产能力,设备管理极为关键。在现代化企业设备管理中,要实事求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既要抓住主要矛盾,也要关注一般问题,完善整个设备体系,促进整个生产链的持续、健康发展,将设备的功能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设备生产、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ABC分类法的应用,可合理划分各类设备,做好分类工作,更能发挥设备的能效。在管理过程中,要求针对设备ABC类别确认进行动态管理,按照设备分类标准、规定,通过设备使用单位及管理部门共同做好设备分类工作。如设备首次投产,在完成第一次确认后,按照设备性能变化实际情况,如精度、用途等,需间隔1~2年再次进行确认。

同时,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内,根据ABC类别确认时,必须对设备特征进行综合考量,一般情况下,A类设备价格必须在50万元以上,B类设备价格必须在10万元以上。当设备特征较为明确,确认极为便利时,不用填单即可直接确认;反之则需要填写“ABC类别确认单”。具体操作方面,可按照“ABC类别确认单”(表1)规定实行动态管理。

2.2 做好ABC类设备管理

由于设备种类繁多,为实现管理目标,简化管理程序,可按照ABC分类法的“关键的小数,次要的多数”原则,合理分类,且根据各类情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1)A类设备管理。根据ABC分类法,A类设备综合权重较大,将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为此针对此类设备,购置需慎重,重点管理,重点维修。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设备管理规定,针对A类设备做好“四定”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使用人员、检修人员、维护程序及方式等确定。

在设备管理中,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特别是安全方面与技术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备使用规范。同时,管理中还要做到“五优先”,如表2所示。

表2 设备A类管理优先原则

A类设备严格按照定人、定机操作原则,在没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严禁启动设备。针对操作人员,需先加大培训力度,做好专业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技能,待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保证此类设备运作正常,需提前做好关键设备损耗件储备工作,当出现磨损情况,在未产生较大危害时,及时更换部件、配件,避免影响生产效率,或出现停机故障。

针对设备运转情况,需定期进行检查,做好检测记录工作,保证精度准确,如出现隐患,可及时消除,并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转性能与状态。

在使用维护过程中,相比其他类设备,A类设备具有特殊要求,具体如表3所示。同时,要求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进行A类设备过程档案建立与保管。

表3 A类设备特殊要求

(2)B类设备管理。相较A类设备,B类设备对整个生产过程影响较小,可按照生产计划合理购置,正常化管理,根据计划要求做好检查、维修工作。一般此类设备购置由设备科负责、统一平衡、合理调度、执行专人专机,操作人员同样需要持证上岗。在各设备管理使用中,根据生产规划及生产需求,定期做好检修工作。B类设备主要以预防维护为主,在管理维护方面没有A类设备那么严格。为避免过度维修,或出现不必要的过剩维修现象,在经济性原则下,一般可执行事后维修方案。

(3)C类设备管理。C类设备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种类繁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可按照生产所需,适时做好养护维修工作。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专业保全计划编制,一般采用事后维修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设备不同,则其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可按照ABC分类特征,实施动态管理,以此提高设备管理的针对性,实现设备应用效能。

3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设备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加大设备管理力度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ABC分类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可根据生产过程中设备的重要性进行合理分类,将A类设备作为重点管理及维修的对象,最大限度地执行状态监测维修。B类、C类设备相比A类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量、质量、成本等影响较小。但在设备总种类方面,所占比例较大,高达80%左右,且种类繁多。为此必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实行ABC分类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性能与作用,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类生产设备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分类算一算
用旧的生产新的!
调试新设备
分类讨论求坐标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