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治理与标准化在SAP设备管理系统的作用

2019-06-03特邀撰稿人北京承泽星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仝文革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9期
关键词:收集整理统一管理系统

特邀撰稿人:北京承泽星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仝文革

在进行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时,需要进行设备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收集整理工作,但随着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分析概念的提出和业务操作的需要,对原有项目实施的数据整理工作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希望对此变化和要求进行讨论。

数据标准化在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中的作用

/设备数据标准化的内容/

在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基础数据,例如,工作中心、功能位置、设备、BOM、任务清单、设备分类、特性、设备种类、计划员组、工厂区域、工单类型、通知单类型等内容,这些基础数据从其在系统中的维护类型、所起的作用来讲,又可以分为前台操作数据、后台配置数据。前台操作数据是用户日常需要在SAP系统中录入和维护的数据,后台配置数据就是在SAP系统后台配置、供用户在前台选用的数据;从业务操作层面所起的作用来讲,SAP系统前台操作数据又分为静态基础数据、业务操作数据,静态基础数据是设备管理业务发生的对象、业务单据记录的主体,业务数据是具体的业务发生过程需要记录的数据。

针对上述设备数据的分类情况,我们可以看出,SAP系统的后台数据只有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形成各部门用户共同认可的标准清单后,才能供各部门用户一起选用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因此,需要进行标准化设置。

在前台操作的静态基础数据也是各部门共用的基础数据,它们作为业务发生的主体、各部门共同管理的对象,也只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之后,才具有各部门用户共同使用的基础,因此,也需要进行标准化设置。

业务操作数据虽然不需要完全对其内容进行标准化设计,但仍然需要对其字段的名称、用法、录入值等进行规范化要求。

/数据标准化的作用/

设备基础数据标准化,首先要对SAP设备管理系统内容进行统一和规范,确保各个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选用、统一的口径使用、统一维度统计分析,还要考虑SAP系统与企业在用各设备管理外围专业系统间的业务与数据集成、跨系统间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化设置与统一。

要进行跨系统间的数据标准化与统一,还要同时确定以哪套系统的基础数据为核心来要求其它系统与该系统的基础数据相对照和统一;同时,还要依据各个系统在设备管理业务中的具体作用、业务关联关系和数据传输关系,确保各个系统应该保存的核心数据,从而减少冗余数据的重复录入。根据作者的经验,SAP系统是一个集成了财务、物资和设备管理的大系统、大平台,正常情况下,要以SAP系统的设备基础数据为核心,要求其它外围系统对应SAP系统设备基础数据进行统一和标准化设置。

综上所述,数据标准化不仅可以在SAP设备管理系统内部形成数据的统一和规范,还要求进行跨系统间的数据统一和规范,确保企业各设备管理部门按照同一套数据标准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基础数据整理

在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结合设备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的要求,需要对各类设备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才能在SAP系统进行配置或通过导入程序导入SAP系统,供用户使用。

数据整理是对SAP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各类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设置、分散化收集、集中化分类编码、统一化部门使用的工作过程。因此,要进行数据整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各类基础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设置,统一标准和内容;其次,要按类别、按部门分配数据收集整理任务,制定数据收集、整理计划和责任人,在规定期限内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用户手中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成可供大家共同使用的规范化数据。

经过整理的设备基础数据,应该具有标准统一、内容完整、信息准确的特点,同时,还要避免数据重复录入的现象。

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中的数据治理

在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过程中,一直采用的都是数据整理的概念,而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及大数据分析概念和功能的引入,系统实施企业越来越多的讨论数据治理的理论和作用,并开始在企业内部设置数据治理部门,开始对包括设备基础数据在内的企业生产经营数据进行治理。

数据整理和数据治理的主要区别: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其主要工作包括数据的清理、数据转换、分类编码和收集整理过程,其中数据清理是前提、收集整理是过程、导入系统使用是目标,在该过程中,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检查数据一致性,去除多余数据、补充完善数据条目;而在数据治理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各类数据的使用和分析价值,即从“有用”的角度重新对设备基础数据的整理内容进行划分,此时,除了强调设备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唯一性外,还要对每类基础数据的内部信息进行确认,只收集整理在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使用、在报表统计分析中会用到的信息、以及后续进行大数据分析时可能用到的信息,这是数据治理的主要原则;而根据传统的数据管理思路、认为可能会有用的一些信息,例如,设备技术参数中的大部分信息,都经过分析、确认后作为无用信息而不予收集整理,从而大大减轻SAP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收集整理工作量。

在上述数据治理过程中,确认基础信息的“有用性”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原则,因为,有些信息在现有情况下是有用的,而在以后未必有用;有些信息在现有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以后可能有用;有些信息甲部门或用户认为有用,而乙部门或用户却未必认为有用。因此,根据“有用性”确定基础数据的收集内容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由许多部门和领导参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讨论和确认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设备管理工作大数据分析的工作质量。

因此,企业数据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而艰巨的工作,在进行SAP设备管理系统实施时,要合理划分数据整理和数据治理的工作界限,在不影响系统建设的同时,有效的开展设备治理工作。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治理标准化的主要问题

在进行基础数据治理标准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数据划分标准的不统一,不同的领导和用户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就会造成虽然经过标准化设计、但还是有许多数据标准化使用用户对标准化内容存在疑问,而不能更好地使用标准化信息的现象。

下面就设备分类为例,对这一在设备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且使用非常普遍的标准进行讨论。

对设备进行分类,就是希望把具有同种性能,完成同种工作,在技术、功能方面具备可比性的设备、设施进行归类管理,从而实现同类设备数量、状态的统计,故障和维修费用的统计分析,以及以后按设备类别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找出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措施。

但企业规模、人员配置、管理水平、人员认知的不同,大家对设备分类的划分标准就有不同的认识和要求,例如,作者之前在中石化曾经主导对炼化设备分类进行讨论时,曾经对是否把普阀归入设备分类、多少价值的普阀归入设备分类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因为中石化的下属企业规模不一样,人员配置水平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大型企业中,对各类价值较大的特阀都管理不过来,普阀就不会纳入其管理范围,而小型炼化企业,尤其是油品销售企业,本身就没有多少设备可管,如果不把普阀纳入其日常管理范围,他们也就没有多少台设备可管理了。

从设备分类的划分要求来讲,又要把企业可能用到的设备类别都要包括进来、要满足中石化所属企业的所有分类使用要求,所以,只能把普阀纳入设备分类的划分标准中,最后通过备注的形式,注明普阀的概念和价值,以及要求企业自行制定选用标准和台账管理标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虽然统一了中石化设备分类,但许多设备分类的选用并不统一,企业间的设备统计、分析工作难以进行。

另外,由于设备、装置制造技术的进步,许多生产装置尽管名称一致、分类相同,但由于采购、安装年代的不同,生产厂家的不同,或后续技术改造程度和采用技术的不同,造成这些同类、同名的装置在生产能力、生产性能、甚至生产过程和产品方面完全不具体可比性,从而使得装置的分类标准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对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治理时,既要考虑标准化的必要性,又要考虑数据治理的困难性;既要确保SAP设备管理系统的顺利实施,又要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标准化、数据治理和保证项目实施进度中取得平衡。

SAP设备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治理过程

设备基础数据的治理可以划分为如下几项工作过程:基础数据治理种类确定、后台配置或选用数据清单和内容确定、静态基础数据治理顺序确定、静态基础数据治理内容确定、静态基础数据治理计划与责任人确定、静态基础数据收集整理与确认。

设备基础信息收集与整理会影响到设备管理系统的使用效果和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实施SAP设备管理系统的企业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从项目实施源头打好系统数据使用基础。

设备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和治理工作是一项涉及数据类种多、数据间关系紧密、数据信息非常复杂,而数据使用部门和用户又非常多的工作,它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作者也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供大家进行讨论。至于企业应该怎样做,还是要结合系统实施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确定。

猜你喜欢

收集整理统一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企业渠道选择研究的收集整理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浅谈高速公路档案收集整理和信息化建设
港口工程施工技术档案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