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06-01施保柱杨明华李岩涛

中成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参麦脓毒性休克

施保柱, 杨明华, 董 妍, 董 旭, 王 雷, 李岩涛, 刘 源

(1. 河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2. 河北省中医院护理部,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脓毒性休克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同时伴有其所致的低血压, 经液体治疗后仍无法逆转, 该病发展迅速, 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脏器, 致死率较高[1], 患者原发性感染病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可侵入血液循环系统, 进而激活体内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 进一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及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 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影响器官灌注, 最终导致器官的细胞缺血、 缺氧、 代谢紊乱, 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3]。 临床上主要采用早期集束化治疗, 包括早期液体复苏、 广谱抗生素、 血管活性药物、 对症治疗、 原发病早期处理等[4-6], 近年来一些中药制剂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研究热点[7]。

参麦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 冠心病、 病毒性心肌炎、 癌症的中药制剂, 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重要脏器供血、 改善微循环、 抗氧化、 增强免疫功能等[8], 但是否能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指标尚不明确。 本研究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 心功能评价指标、 肾功能指标、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指标的变化, 探讨其联合常规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 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收治于河北省中医院的106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3 例,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14 年制定的《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6]执行(脓毒症伴有其所致的低血压, 经液体治疗后仍无法逆转)。 纳入标准包括(1) 有明确的感染症状; (2) 存在全身炎症反应; (3) 收缩压<90 mmHg (1 mmHg=0.133 kPa); (4) 有组织灌注不良表现, 如少尿(<30 mL/h) 超过1 h 或急性神志障碍。 排除标准包括(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2) 严重的免疫缺陷; (3) 年龄<18 岁; (4)对参麦注射液过敏。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收集2 组患者性别、 年龄、 吸烟史、 合并症、 体质指数 (BMI)、 原发感染病因(肺部感染、 腹腔内感染、 泌尿系感染、 血液感染、 其他感染) 等基线资料。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1) 早期集束化治疗, 如早期液体复苏、 广谱抗生素、 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0621)、原发病早期处理等; (2) 对症治疗, 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纠正酸中毒、 控制血糖、 控制血脂、 预防应激性溃疡等; (3) 依据患者病情需求, 采用小剂量激素(氢化可的松,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0887) 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13020889, 100 mL/瓶) 200 mL, 静脉滴注(20 滴/min), 1 次/d, 用药5 d。

1.3 观察指标 2 组患者均在治疗7 d 后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 (1) 临床疗效指标, 包括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 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9-10], 然后抽取患者桡动脉血2 mL, 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检测乳酸(LA) 水平, 试剂盒购自南京比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心功能评价指标, 患者监护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型号BeneView T5) 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型号LOGIQ C9) 检测心脏功能评价指标, 包括平均动脉压(MAP)、 心排血量(CO)、 左室射血分数(LVEF)、 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 心率(HR); (3) 肾功能检测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24 h 尿量(UV),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型号日立7600-110) 检测尿素氮(BUN)、 肌酐(Cr)、尿酸(UA); (4)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指标, ELISA法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 细 胞 介 素-6 (IL-6)、 降 钙 素 原(PCT), 试剂盒购于南京比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7.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表1 显示, 2 组性别、 年龄、 吸烟史、 BMI、 原发感染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2 临床疗效指标 观察组7 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13.2%; 对照组8 例患者死亡, 病死率15.1%,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显示, 治疗7 d 后2 组APACHE-Ⅱ评分、 SOFA 评分、 LA 水平显著下降(P<0.01), 以观察组更明显(P<0.01)。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n=53)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 n=53)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性别/[例(%)]男性 35(66.0) 37(69.8)女性 18(34.0) 16(30.2)年龄/岁 50.3±13.1 50.5±13.2吸烟史/[例(%)] 26(49.1) 24(45.3)体质指数/(kg·m-2) 20.4±2.8 20.9±3.0原发感染病因/[例(%)]肺部感染 25(47.2) 24(45.3)腹腔内感染 16(30.2) 18(34.0)泌尿系统感染 6(11.3) 5(9.4)血液感染 4(7.5) 5(9.4)其他感染 2(3.8) 1(1.9)合并症/[例(%)]高血压病 16(30.2) 15(28.3)糖尿病 11(20.8) 9(17.0)

表2 2 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s, n=53)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表2 2 组临床疗效指标比较s, n=53)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分治疗前 28.2±4.2 29.0±4.7治疗后 15.2±2.3∗∗ 11.5±3.0∗∗▲▲SOFA 评分/分治疗前 13.4±3.5 13.7±2.7治疗后 5.8±1.9∗∗ 3.6±1.5∗∗▲▲LA/(mmol·L-1)治疗前 16.0±2.7 16.3±2.3治疗后 6.1±1.5∗∗ 3.9±0.9∗∗▲▲

2.3 心功能评价指标 表3 显示, 治疗7 d 后2组MAP、 CO、 LVEF、 CI、 SV 显 著 升 高 (P <0.01), HR 显著降低(P<0.01), 以观察组更明显(P<0.01)。

2.4 肾功能评价指标 表4 显示, 治疗7 d 后2组24 h 尿量显著升高(P<0.01), BUN、 Cr、 UA显著降低(P<0.01), 以观察组(24 h 尿量除外)更明显(P<0.01)。

2.5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 表5 显示, 治疗7 d 后2组CRP、 TNF-α、 IL-6、 PCT 显著降低(P<0.01),以观察组更明显(P<0.01)。

表3 2 组心功能评价指标比较s, n=53, 1 mmHg=0.133 kPa)Tab.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evalua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n=53, 1 mmHg=0.133 kPa)

表3 2 组心功能评价指标比较s, n=53, 1 mmHg=0.133 kPa)Tab.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evalua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n=53, 1 mmHg=0.133 kPa)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MAP/mmHg治疗前 50.0±4.8 49.7±4.7治疗后 76.0±5.8∗∗ 83.3±4.0∗∗▲▲CO/(L·min-1)治疗前 3.7±0.9 3.8±0.9治疗后 4.8±0.6∗∗ 5.2±0.6∗∗▲▲LVEF/%治疗前 32.1±3.6 32.6±3.8治疗后 42.9±3.9∗∗ 47.2±4.2∗∗▲▲CI/[L·(min·m2)-1]治疗前 2.0±0.4 2.0±0.4治疗后 3.1±0.4∗∗ 3.5±0.4∗∗▲▲SV/(mL·s-1)治疗前 65.4±4.3 65.3±4.8治疗后 71.2±4.6∗∗ 79.7±3.9∗∗▲▲HR/(次·min-1)治疗前 122.8±9.3 123.9±12.4治疗后 87.4±7.1∗∗ 80.8±7.8∗∗▲▲

表4 2 组肾功能评价指标比较, n=53)Tab.4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evalua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表4 2 组肾功能评价指标比较, n=53)Tab.4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evalua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5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24 h 尿量/mL治疗前 368.2±57.1 376.5±56.5治疗后 1 507.2±120.1∗∗ 1 501.4±56.1∗∗BUN/(mmol·L-1)治疗前 15.6±3.9 15.7±3.3治疗后 6.2±1.3∗∗ 4.4±1.1∗∗▲▲Cr/(μmol·L-1)治疗前 227.8±33.2 217.2±40.2治疗后 94.0±14.6∗∗ 67.8±19.1∗∗▲▲UA/(μmol·L-1)治疗前 478.9±63.7 487.3±86.6治疗后 296.9±38.6∗∗ 211.4±23.0∗∗▲▲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 脓毒性休克发病率显著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中的致死率居高不下[1,11-12], 其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组织低灌注患者采取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 早期有效的静脉抗菌药物、 对原发病和基础病的处理[6], 其中心功能障碍和肾功能衰竭是较早的并发症, 若加以改善则对其预后具有明显的作用[13-14]。 研究显示, 给予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相应干预措施, 控制继发血小板减少症时, 对治愈有着重要作用[15],而且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心功能, 促进血流动力学, 对缓解临床症状及疾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16]。

表5 2 组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比较, n=53)Tab.5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response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53)

表5 2 组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比较, n=53)Tab.5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response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5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CRP/(mg·L-1)治疗前 74.8±9.7 73.6±12.0治疗后 58.6±6.9∗∗ 13.6±3.2∗∗▲▲TNF-α/(pg·mL-1)治疗前 123.4±24.6 119.7±20.2治疗后 74.7±10.5∗∗ 27.5±8.2∗∗▲▲IL-6/(pg·mL-1)治疗前 325.7±50.3 328.1±51.1治疗后 277.2±31.1∗∗ 119.0±24.3∗∗▲▲PCT/(ng·mL-1)治疗前 7.4±1.3 7.6±1.0治疗后 6.4±1.0∗∗ 2.5±0.6∗∗▲▲

炎症是临床常见病理过程, 也是机体抗病过程中的有利反应。 尽管关于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现阶段认为其主要为原发病引起的复杂免疫反应, 进而产生大量炎性因子, 致使机体炎性反应强度增加, 引起循环系统障碍, 多器官出现低灌注, 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7],故采取抗炎措施可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和病死率降低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 在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 合并脓毒性休克者血清CRP、 PCT 水平显著升高[18], TNF-α、 IL-6 水平也较高[16], 故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18-19]。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 麦冬提取物组成的中药制剂, 前者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 人参炔三醇等,而后者主要成分是麦冬皂苷、 黄酮等, 均具有多种药理活性[20]。 前期报道,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腹膜炎大鼠的生存率[21], 也具有抗癌[22]、 心肌保护作用[23]; 本研究发现, 与常规治疗比较, 加用参麦注射液后临床疗效指标提高20% ~40%, 心功能评价指标提高10%, 肾功能评价指标提高30%,血清炎性反应因子降低量均>60%, 表明联合用药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常规治疗。

综上所述, 参麦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疗效、 心肾功能、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 能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参麦脓毒性休克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集束化容量反应监测治疗高龄重症肺炎致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血清NGAL联合乳酸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参麦、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